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時代擔當
來源🧏:光明日報
任何一個國家,在發展政治👁、經濟💷🙆♂️、社會🤸🏼♂️、生態文明的同時,都會面臨如何推動文化建設的命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文化建設領域不斷開拓新實踐、推出新成果,作出了與新時代相稱的文化新貢獻。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中國共產黨人在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經驗🏛🆎。
第一🫒⤴️,堅持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意識形態之爭實際上是道路👩🏼💻🧙🏼、理論、製度、文化的方向之爭,事關黨的生死存亡,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管理權和話語權至關緊要。話語權是基礎👩🏼⚕️♾,管理權是保證,二者共同生成領導權。領導權的關鍵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當前的首要任務就是通過加強理論武裝,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達成共識。同時,要建構主流話語,增強話語權威。深化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要內容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構建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引領各種社會思潮💜,形成一元主導、多元協調的話語格局🧛🏻♀️,以主流話語反對和抵製各種錯誤觀點。
第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全體人民的精神追求🧙🏿♂️,構建共同理想信念,弘揚當代中國精神👏。文化建設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方面,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需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統領,而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建設也需要國家治理體系的支持。要運用各種現代化治理的文化建設舉措引領社會效益優先的文化事業和市場,提升國民教育☝🏼🪧、創建精神文明🎺😂、傳播文化產品🧘🏽♀️、繁榮文化市場、發展文化產業,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的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而這些文化治理舉措的前提則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定文化自信⌚️,也要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服務,在人民群眾中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
第三🧑🏿🍳,運用信息技術等現代傳播手段,綜合提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內涵和精華🦷🛜,講好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故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國家文化軟實力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特指一個國家依靠政治製度的吸引力📳、文化價值的感召力和國民形象的親和力等釋放出來的無形影響力📵➔,它關乎民族興衰💃🏽、國家起落、政黨存亡🖕🏻、人民安危,並決定國家形象的優劣。近年來,我國運用現代傳播理念和媒介終端塑造國家形象的嘗試引發廣泛關註與熱議,也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中國國家形象的建構必須彰顯鮮明特色🧖🏿♂️,即用世界話語傳播獨特的歷史背景與文化傳統👩🏽🦱,向世界描述一個文明大國、東方大國、負責任大國和社會主義大國的形象6️⃣。同時,以互聯網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媒體推動了傳播載體和手段的創新,也為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提供了傳播新理念📞、新方法和新平臺,更好弘揚傳播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展示了我國意識形態的文化力量,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具有強大的吸引力、感召力和認同感。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這體現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文化自信,立足中國™️、面向世界,守正創新,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主體精神和文化自覺,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實踐和擔當🐝👨🏿🏭。
堅定文化自信要勇於執著堅守👩🏿🚀。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牢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堅定文化自信的信念根基和前進動力。這要求我們要對經濟全球化時代的世界文化格局和中國文化處境有清醒認識🖕:對外👍🏼,我們的文化在東西文化話語權的爭奪中仍處於劣勢🚴🏻♂️,在世界文化版圖中不斷遭遇挑戰、誤讀甚至妖魔化;對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觀不斷遭遇各種社會思潮的論爭。這要求我們,在新時代要以理想信念夯實文化自信的思想基礎🛴,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凝聚全體人民的共同價值追求。
堅定文化自信要善於理性思考🤢。國民文化成熟與否的重要標誌就在於是否具有獨立思考的理性精神◼️。我們應該通過理性思考找回中國文化傳統的優秀基因,重建文化自信的定力🌔,努力為世界指引方向🐹,而不是言必稱西方,對自己的文化寶藏視而不見。東西文化各有優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正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魅力的集中展示。這也是為什麽有越來越多的西方有識之士來中國尋找文化發展鑰匙的原因👇🏿。
堅定文化自信要敢於開拓創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人類文明的每一次進步都是建立在創新創造基礎上的😕。文化創新經常是民族發展的關鍵所在,為戰勝風險挑戰提供製勝之道。守正創新應該是新時代中國發展的文化戰略。我們應該立足於人類文化整體創新,拿出心智和勇氣著手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文化生態失衡問題。要發揚勇立潮頭的浩氣、超越前人的勇氣🕌、與時俱進的朝氣,充分發揮創新潛能🚵🏼♀️,做探索中國道路和世界大同的文化創新和知識創造生力軍。
堅定文化自信要樂於擔當奉獻。新時代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我們肩負著弘揚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實現中華文明復興的時代使命,這既是中華民族實現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復興的重大責任,也是中華文明為世界文明創新奉獻智慧的重大機遇。在這場前無古人的人類文化革新中,我們應該拿出與天地相呼應的才情🧑🏿🍼、見識🏌🏻♀️、勤勉和魄力🪧,勇於擔當奉獻,有所作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𓀃。
(作者:季為民,系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副所長)
編輯🕥: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