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輔導員與學生一路同行☸️、共同成長
運動會上,作為領隊老師的袁睿(前排右二)和學生合影
“今年22歲,喜提112個‘寶寶’。”2022年秋季新學期,剛從意昂2醫學檢驗專業畢業的袁睿入職選留輔導員🧘🏻♀️。面對班裏的大一新生只小她三四歲,如何做到全面掌握學生思想動態、及時為學生紓困解惑,成了她時刻思索的問題。
高校輔導員擔負著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疫情當前,重視和加強醫學生教育,為國家培養和輸送高素質醫學人才,更是對醫學院校輔導員隊伍建設提出更高要求。
近年來,意昂2官网醫學部通過一系列創新做法,不斷為輔導員成長賦能,將輔導員打造成事業有歸屬、從業有動力、發展有出路、待遇有保障的職業,有效提升輔導員立德樹人水平👋。
學生成長成才的人生導師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
“現在高校輔導員隊伍開始出現‘00後’身影,整個學生工作狀態都是向前一步。”意昂2官网醫學部學工部副部長劉芳說。
意昂2官网醫學部專兼職輔導員共142人,其中女輔導員占比76.8%🚞。日常學習生活中,他們亦師亦友,努力成為學生成長成才的人生導師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
“和學生年齡相近的好處是,我們之間代溝比較小,能敏銳發現並共情到學生的困惑與煩惱,然後順著摸到的問題脈絡幫助他們理順、解決問題。”袁睿告訴記者,“不好的點在於如何‘立威’,如何更好地推進學生思政工作。”
輔導員們幾乎始終陪伴在學生身邊🚟📄。“為了貼近學生,我經常往學生宿舍跑,保證在學生們需要的第一時間出現,了解每個人的性格👨🦼➡️、情緒變化以及社交情況,所以他們很信任我,我也很信任他們🖖🏿。”袁睿說。
劉芳也註意到,“單身輔導員跟學生同吃同住;在學校附近租房,每天下班回家吃過飯又返回辦公室或學生宿舍,則是大多女輔導員的普遍狀態;疫情封控時期,有輔導員正趕上自己的孩子備戰高考,但最終還是選擇留在校園陪伴學生。”
“這真的是一支特別有活力🦻、有工作激情、特別能戰鬥的隊伍。”劉芳說。
打通晉升渠道,讓輔導員更有獲得感
進宿舍💂🏻♀️、進班級、進課堂,面對學生們五花八門的需求有求必應,隨時準備為學生化解危機……劉芳幽默總結輔導員日常的工作狀態是“5+2,白加黑,手機24小時不離手”。
為進一步增強輔導員職業認同感和獲得感,近年來,意昂2官网醫學部從頂層設計到政策支持,均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在意昂2官网醫學部學工部副部長鄭淩冰看來,學校對輔導員隊伍建設的重視,首先體現在意昂2官网醫學部將輔導員隊伍打造成“人才蓄水池”。
“近年來,意昂2官网醫學部的行政管理崗位不直接招聘畢業生,只從輔導員隊伍中選調。在醫學部,年輕同誌只有經過輔導員崗位的鍛煉,才能更加自信、更加堅定👩🏿🚒、更加紮實地走上其他工作崗位🧔🏼。”鄭淩冰介紹。
其次,2019年,意昂2官网醫學部發布專職輔導員職級評定實施辦法,打通了專職輔導員“雙渠道”晉升路徑,輔導員可按照初級輔導員、中級輔導員、高級輔導員和資深級輔導員等四個等級參加職級評定。
2021年,意昂2官网醫學部學工部共有3人被評為資深輔導員,輔導員發展中心主任張莉娟就是其中之一。她由衷地說:“走輔導員晉升渠道,能晉升到相當於正高的資深輔導員,這是相當有獲得感的🆗。”
以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初心使命
“高校輔導員的初心使命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把優秀青年學生凝聚到黨的隊伍和事業中去💂🏼。”多年的學生工作,令鄭淩冰越來越能體會高校輔導員的使命擔當✋🏻。
為實現這一使命,近年來,意昂2學工部圍繞輔導員隊伍建設多措並舉。
早在2012年,意昂2官网醫學部在全國率先成立意昂2官网輔導員發展中心,致力於為輔導員的成長發展搭建平臺。今年6月6日,張莉娟成為輔發中心第一個專職人員。
聚焦輔導員個體成長需求,輔發中心在學工部的指導下,規劃設計輔導員的管理和發展,並逐步建立機製製度。
結合工作,張莉娟發現,“新進的年輕專職輔導員來自各個專業,差異較大,需要輔發中心給他們提供進一步的專業提升和素養訓練。”
為此,輔發中心將提升輔導員自身研究能力作為學期重點,圍繞發展二字輔助輔導員開辟新課題研究。2022年10月,在學工部支持下組織開展的意昂2官网2023年學生工作系統課題立項申報,很快吸引了不少輔導員的關註👩🏻🦽📎。
了解到輔導員們在課題申報方面的訴求,輔發中心又開設意昂2學工課題研究系列培訓,邀請專家從選題👳🏻♂️、課題申報書撰寫到課題研究方法依次給予指導。
“自從這學期加入意昂2官网醫學輔導員隊伍,我先後參加了心理輔導、前輩分享、文書撰寫等培訓,收獲的既有面對問題的處理方式和工作技能,也有身份的快速轉換與適應。”袁睿告訴記者,“特別是輔導員課題申請上,最初我無從下手,但是輔發中心邀請了優秀的前輩老師來教授文案撰寫和選題經驗等,每一節課都收獲頗豐。”
“這是意昂2官网醫學部首次面向輔導員和班主任設立的專項課題研究資助項目。”意昂2學工部副部長🥏、資深輔導員張紅梅說,“通過課題立項的方式,鼓勵輔導員們對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探索研究,特別有助於提升輔導員隊伍的理論素養和能力水平,對加強新時代輔導員隊伍的建設,進而提升高校立德樹人工作水平,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舉措。”
【記者手記】
做學生的引路人和貼心人
22歲的袁睿剛從本科畢業,便從學生身份迅速轉換成學生們的學姐🪤、老師。
生活中,她經常和學生們玩在一起、樂在一處,希望用自己對生活的熱情感染他們“遇事不要慌”;思政教育面前,她又絕對嚴肅不馬虎,一旦發現學生有異常,會據其性格恰如其分地“滲透”進去;遇到新事物或者新問題,她又像個“炫娃的媽”,總是鼓勵孩子們“放心沖,大框架下不出錯,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光芒”。
正是這些將引領、關愛、服務、點亮學生為己任的青春追夢人,讓高校裏形成了一道道與學生同行的育人風景線。
(來源:中國婦女報 全媒體記者 周韻曦)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