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交流】思政理論課也能“高”“精”“尖”

  來源:光明日報

  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12月,一場關於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大調查格外引人註目。這場被稱為新中國思政理論課建設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調研👩🏼‍💼,深入全國2516所普通高校🤹🏼‍♂️,建立了由30000多份學生問卷組成的全樣本數據庫。根據統計分析🌼🤽🏿‍♂️,86.6%的受訪學生表示非常喜歡或比較喜歡上思政理論課🌋,91.3%的受訪學生表示在思政理論課上很有收獲或比較有收獲🔵。

  這種調查的方式能否持久?答案是肯定的💃🏿,它借助了由中國人民大學牽頭的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高精尖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創新中心)創製的軟件,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創新中心主任吳付來介紹🤜🏿:“軟件不用安裝,專家😶‍🌫️🐦‍⬛、老師🌹、學生通過微信就可以輕松完成操作👳🏼‍♀️,打分上傳。”

  這個創新中心🦆,也由於這場調查,從思政理論課師生的“園地”走入了社會視野。

 

  1、打造思想政治理論課資源平臺

 

  2017年是教育部確定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年”🔇。這一年,一批優秀的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師湧現出來,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徐川就以一篇《我為什麽要入黨》走入了學生心扉🦵🏿,成了同學們的知心人👨🏻‍🦼👨🏻‍🔬。

  思政理論課想要吸引學生的註意,是不是需要更接地氣🍴?那些“高深”的理論,配上“高精尖”的內容,會不會更遙不可及?創新中心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王易告訴記者:“我們雖然是高精尖創新中心🎁,但是我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接地氣’的。‘高’指的是我們堅持高端品質,搭建思想政治理論課資源平臺;‘精’指的是我們依靠精實工作,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質量水平;‘尖’指的是我們運用高科技手段👵🏽,助力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高精尖直接服務於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改革創新,讓學生們更喜歡思政理論課,讓思政理論課和學生走得更近👨🏼‍🦲,效果更顯著。”

  王易介紹了創新中心的主要架構🦸🏿‍♂️,“創新中心以‘一平臺多應用’的建設思路,著力打造思想政治理論課資源平臺,構建一體化研究服務體系,包括系統完整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文獻支撐平臺、豐富優質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資源共享平臺、高效便捷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數字化教學平臺、科學權威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評估平臺🏄🏽‍♀️、及時全面的大學生思想動態調查分析平臺。”

  王易介紹,平臺建設分為兩個階段,前三個平臺為一期建設任務♙,已於2016年9月上線試運營,將於近期正式上線🤘🏿。“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文獻支撐平臺以國內外現有資源為主🔁,不斷開發新的資源,為廣大師生提供先進的一站式學術文獻檢索和知識資源服務,提供全面系統的知識解決方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資源共享平臺,側重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相關領域學術資源的整理開發,建設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資源共享庫,為廣大師生提供最新🥱、最全面的優秀成果🧑🏿‍🎤。思想政治理論課數字化教學平臺著力將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資源共享平臺資源庫中的資源進行整合與數字化,為用戶提供最優質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在線教育服務🧏🏼‍♀️🧘‍♀️,使教學平臺真正起到輔助乃至提升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的作用🙃。”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評估平臺和大學生思想動態調查分析平臺為二期建設任務🤵🏼‍♂️,將於2018年6月建設完成🙂‍↕️。“前者將在製定大學生思想政治課數字教學質量標準及監控、評價組織體系的基礎上🤾,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行科學的量化評估,讓全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真正實現量化評估;後者將集合數據采集、統計🤶、分析於一體👇🏻,及時了解和有效把握大學生思想動態,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及時有效地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王易說。

 

  2、解思政理論課教師困惑

 

  在采訪中🔈,不少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師表示,“高校思政理論課是一門非常難上的課”📭🤸🏽。

  原因何在?徐川告訴記者⛷,他在上課前需要大量查閱資料,因為高校思政理論課尤其需要教師在知識體系的差異性和理論層次的豐富性方面下功夫。不能照本宣科,不能千人一面,要堅持理論實際相聯系🚗,堅持課堂內外能貫通🙌,堅持教學相長有互動🕎👈🏽。比如,我們一直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學在學,大學還在學,這就要解決好話語體系和理論深度的問題,如果過去更多是掌握一些基本的原理表述,現在我們要給同學們講清理論架構來龍去脈,更要用理論回應現實關切和社會熱點。比如近期的熱點事件紅黃藍幼兒園事件等,就可以從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事物的普遍聯系等多個角度去解讀。正如馬克思所說,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

  作為一線教師,安徽師範大學“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研室主任路炳輝坦言,思政理論課教師需要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太多了,“除了課上的學習交流🧝‍♀️,高校思政理論課的功夫還有課下的內容𓀏,為學生解疑釋惑。關於未來的👨🏻、關於人生的👩🏽‍🎨、關於夢想的👩🏻‍🚀,還要講出深度🌂,入腦入心。”

  作為平臺的建設者之一🌳,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師代表王易認為,好的思政理論課應聚焦教學重點🟣、理論難點🆓、社會熱點和學生特點🦤◾️,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對社會上一些似是而非的熱點話題👮🏼、錯誤觀點做出令人信服的理論辨析,在答疑解惑中正本清源。

  無論是徐川、路炳輝🤮,還是王易👨🏼‍💼,他們都坦言,有一個“和全國各地思政理論課教師交流備課的平臺,擺脫單兵作戰的狀態,太好了🔧。”

  “這是一個共建共享的平臺,我們為思政理論課教師建立資源庫🪛,把最優秀的教師匯集起來,還通過網絡直播等方式展示最新的教研成果。未來我們還會有在線的疑難解答,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職委專家‘在線問診’等等🙇。有的時候思政理論課老師會陷入一種‘自說自話’的狀態😢,一節課下來自我感覺良好🕑,實際上學生反饋如何無法預期。在創新中心的平臺上,也會有師生的交流🤝,真正了解學生的痛點和實際需要。”王易說。

 

  3🥷🏻✍🏿、“手機搜不到的見聞”

 

  在和學生長期交流中🍄,路炳輝發現,當遇到一個有意思的問題🛌🏿🖍,學生第一反應總是先打開手機搜索🧑🏿‍🚒,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

  如何讓思政教師開闊眼界❗️,帶給學生手機上搜不到的知識和見聞👨‍🦽‍➡️,也是創新中心的工作目標💁🏼‍♀️。

  吳付來介紹,創新中心既邀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方面的頂級專家學者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名師舉辦“名師講壇”🤴🏼,也組織優秀的青年教師開展‘青椒論壇’🧝🏽‍♀️👦,共同探討教學教法。其中🧑🏻‍⚖️,“名師講壇場場爆滿,比如一位老師的十九大精神宣講報告,盡管時間安排在周六一早🧘🏼‍♂️🧑🏿‍🦲,但趕來聽講的師生很快把教室圍得水泄不通,不得不臨時調換更大的報告地點。”

  吳付來表示🐆,創新中心實施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提升計劃、博士生及博士後人員聯合培養計劃🧑🏼‍🦳、青年教師教學與科研能力提升計劃等,未來還將實施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和國際拓展、國外學者引進計劃🚻,開展國際交流合作,讓思政教師在碰撞中開闊眼界。

 

 

 

 

 

編輯:柳欣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