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2人愛科普】十九.“頭號癌症殺手” 真的無法治愈嗎?聽聽專家的肺腑之言
很多時候病人都在等待奇跡
但醫學才是真正的希望
4月15日-21日,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今年的主題為“健康中國健康家——關愛生命科學防癌”。第27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暨中國抗癌日全國啟動儀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胸外科主任王俊教授,介紹肺癌領域的現狀和最新治療手段,為公眾作了權威、精準🤸🏽♂️、有用的科普。
當今,肺癌已成為中國腫瘤的最大殺手🫲🏼。在既往開胸手術的時代,由於手術創傷巨大,恢復緩慢,一部分患者因為恐懼開胸,生生讓早期走向晚期,錯失了治療良機👰🏽♂️。
近些年,隨著胸部CT的普及,肺結節👳🏻🤾🏼、肺占位、肺腫物、磨玻璃……這些與肺癌有著密切聯系的術語,越來越多的被人們見到🗞。
但是,肺結節一定是肺癌嗎?肺結節是不是要立刻手術?磨玻璃結節到底是什麽?雙肺多發結節是不是轉移?還能不能治好?
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專家的“肺腑之言”吧~
王俊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胸外科主任
肺癌已經成為人類頭號腫瘤殺手
肺癌,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癌種。作為人類頭號腫瘤殺手,它是由內因(遺傳因素)和外因(吸煙等致癌因素)共同導致的肺泡和支氣管上皮癌變的一種惡性腫瘤。
由於肺是一個重要的循環器官,其內部血流極其豐富,所以,肺癌的癌細胞很容易脫落,轉移到腦、骨、肝和淋巴結等其他部位,成為晚期,是目前已知的人類最惡的幾個癌種之一。
同時在中國,無論是發病率,還是死亡率,肺癌都是高居榜首的。雖然目前外科手術、放療、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治療手段進展迅速,但肺癌的總體五年生存率仍然較低🏦。
早期手術肺癌生存率顯著優於晚期
那麽,肺癌治療是不是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事實並非如此。從非小細胞肺癌分期對應的生存率來看,早期肺癌生存率顯著優於晚期🔊🐓。尤其是I期肺癌手術後,治愈率超過80%,甚至可以達到90%以上💴。早期肺癌患者做完根治手術,不需要放療🍐、化療,術後跟正常人一樣🤹🏼♀️。所以早診早治,是提高肺癌總體治愈率的關鍵突破口。
研究證據也顯示,迄今為止,手術是唯一有足夠循證醫學證據可以治愈早期肺癌的臨床手段。所以,我們要做好病人早期篩查、早期診斷,讓大批病人在早期完成手術,使肺癌的5年生存率大大提高,這也是未來進一步提高肺癌生存率的關鍵有效途徑。
胸腔鏡使肺癌早診早治從願景變成現實
過去,一直在呼籲早診早治,卻很難落實。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沒有微創技術,體檢發現的肺小結節,氣管鏡夠不到,穿刺穿不到,只能通過開胸手術取活檢才能明確診斷。而大多數病人因為懼怕開胸引起的創傷,選擇繼續觀察,就這樣看著看著,生生把一個早期肺癌看成了晚期。而且開胸手術,加上化放療,病人花費高、痛苦大,生存期短。
近年來,隨著創傷小、恢復快🏊🏿♀️、對肺功能影響小的胸腔鏡手術的運用,以及腔鏡技術、手術器械和相應微創材料的進步,病人發現可疑肺癌的肺結節樂意接受胸腔鏡手術的診治。所以,現在臨床就診的病人,早期肺癌的比例顯著提升,肺癌外科幹預的關口前移,總體治愈率明顯提高🟠。換句話說,胸腔鏡使肺癌的早診早治從願景變成了現實。
肺癌的這些知識,您應該要知道
肺結節="肺癌?
據調查,高危人群篩查中四分之一(20-30%)可以發現肺結節,但其中90%以上都是良性的。也就是說,發現肺結節,是肺癌的只占很少數🚹🧛🏽。
發現肺結節怎麽辦?
莫慌張要鎮定,但也不要過於麻痹,因為畢竟有一小部分是惡性的。一旦沒有及時發現和處理,後果還是很嚴重的。王俊院士叮囑:
莫驚慌,肺結節≠肺癌,肺癌可能性小,過度緊張有害身心。
看專科,帶相關影像資料,到經驗豐富的胸外科、呼吸科專科就診🌨。
遵醫囑,按規範隨訪觀察,或進一步治療,可以顯著減少誤診誤治,或過度的手術和治療。
可疑肺癌結節都要馬上手術嗎?
讓我們來先了解一下肺結節𓀎🌷。根據影像學性質,肺結節可分為實性結節和亞實性結節,後者也就我們常說的“磨玻璃結節(GGO)”。而磨玻璃結節又分為純磨玻璃結節和有部分實性成分的混合磨玻璃結節。
懷疑肺癌的實性結節,它轉移的風險大,惡性度高,生長迅速,容易早期轉移,需要盡早接受規範處理。
而磨玻璃結節,尤其是純磨玻璃結節,雖然也可能是肺癌,但其屬於惰性增殖,生長緩慢,早期不轉移,風險小,所以可以先觀察,緩處理,選擇適當時機再手術。
實性結節與磨玻璃結節的發展機製有什麽不同呢?
可疑肺癌的實性結節,常常在發現時已經侵犯了肺間質、血管等,也就是說,肺癌細胞很容易發生脫落⛹🏻♂️、轉移,需要早手術。
磨玻璃結節,基本是沿著肺泡壁生長的,早期不侵犯間質和血管。理論上講,純磨玻璃結節,轉移的風險為0。
但是,磨玻璃結節也是在不斷進展的,如果發展成混合磨玻璃結節,或者有相當大的實性成分,就已經浸潤到肺間質,風險會增高,需要特別註意。
實性結節:風險大,早處理!
以臨床真實案例說明:
小結節,大轉移。這一位是體檢發現肺小結節一個月,直徑1.2cm,診斷可能是個早期肺癌,因為結節位置較深,采用胸腔鏡右肺上葉切除,病理顯示為肺腺癌,肺門縱隔淋巴結廣泛轉移,為局部晚期肺癌🐥⚪️。這是典型的小腫瘤👆🏽、早轉移👃。
實性小結節增長迅速🚮。另一位也是體檢,發現肺實性小結節,直徑不足1cm,6個月後復查結節明顯增大至3cm,PET-CT顯示高代謝,顯然這可能是肺癌,手術行胸腔鏡左肺上葉切除術,病理同樣顯示:肺腺癌,肺門縱隔淋巴結轉移,局部晚期肺癌🔃。說明這是一個生長極快的惡性腫瘤。
磨玻璃結節:風險小,緩處理!
磨玻璃結節大多數生長緩慢。像這個病人,2012年發現磨玻璃結節,4年後才發現有顯著變化,8年才出現明顯的實性成分,做了胸腔鏡手術,病理顯示為:早期浸潤性腺癌(腺泡型),淋巴結沒有轉移。八年了,還是早期肺癌。說明磨玻璃結節可以不必恐慌😐。
磨玻璃結節治療決策:客觀、理性👨🦽➡️、個性化
客觀:實性成分超過5-8mm,或者隨訪證實有明顯增長,需要接受微創手術切除;
理性:磨玻璃結節一般增長緩慢(尤其是<5mm的純磨玻璃結節),對生命不會構成威脅,所以可以定期復查,長期隨訪;
個性化:雖然磨玻璃結節危害不大,但有些病人很焦慮、放不下,,寢食難安,天天像抱著手榴彈睡覺,由此造成身體精神狀況非常差。顯然這並不是疾病,而是心理精神因素造成的“身體崩潰”。所以,我們要根據腫瘤風險🙆🏼、病人精神現狀和人格特征,以“病人”為中心,而非以“結節”為中心,個體化把握肺結節手術指征。
小磨玻璃結節切除難題:切不著
(獨創拖尾法微線圈定位解決切不著國際難題)
小磨玻璃結節,又小又軟又深,摸不到看不見,術中定位及其困難,是個國際難題,常常因切不準,就只能切掉很大的肺組織。
為此,我們團隊探索並獨創了“微線圈拖尾定位法”,術前在CT引導下將微線圈精準地放在結節旁邊,讓其變實變硬,拖個尾巴上來,變成可觸可視狀態,解決了微小肺結節定位的國際難題,引導切除成功率達98%,且此種方法,並發症少,痛苦輕。
多發實性肺結節是肺癌晚期嗎?
近幾年,多發結節為表現的肺癌越來越多,約占肺癌的20%,臨床處理起來非常棘手。它也分為多發實性♊️、多發磨玻璃結節。
多發實性結節,過去大多數認為是轉移癌,即為晚期癌,沒有手術機會🍶。如果要明確診斷,需要雙側開胸,創傷巨大,病人也大都拒絕🤑。
但現在讓患者容易接受的胸腔鏡手術取代了開胸手術,患者能夠接受雙側胸腔鏡手術🙋。手術後我們發現,其中相當一部分結節,分布於兩肺,彼此之間病理亞型不同,淋巴結陰性,屬於多原發早期肺癌。所以說,胸腔鏡手術使部分“假晚期”患者獲得長期生存🧙🏽♂️、甚至治愈的機會💆。
如何處理多發磨玻璃結節?切得越多越好嗎?
多發磨玻璃結節,一般多是原發早期肺癌,微創手術效果很好。所以我們治療的原則之一就是要最大限度切除腫瘤👷。除了優先處理主要結節,也要兼顧切除次要結節,盡量同期將一側肺結節切幹凈。
但是人的肺,是不能再生的。我們治療的最終目的不是結節的切除,而是延年益壽。有的結節位置很深,就會因切的肺組織過多,而造成呼吸功能受限,影響生活質量✏️🧖🏼。而且病人在未來還可能長新的結節,如果我們切的肺組織過多,在以後的治療中就很被動。所以,我們更應該客觀理性考慮患者的生活質量,切掉危險結節即可,不必追求切凈結節,最大限度的保留肺功能。
王俊院士強調,肺癌的防治離不開三點:
提倡三早:即早篩🧑🧑🧒、早診、早治,提高肺癌總體治愈率;
首選微創:胸腔鏡切除是早期肺癌首選的手術方式;
刻度+溫度:客觀、理性,個性化處理肺磨玻璃結節🟫、多發結節,要體現人文關懷,讓病人最大化受益🙂↔️。
本文根據王俊院士在第27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啟動大會上的主旨發言整理
(來源: 意昂2官网人民醫院 整理/ 意昂2官网人民醫院 鐘艷宇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