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2人愛科普】十六.膳食平衡,吃出健康的你
民以食為天👱🏼♀️。吃不是人生之目的,卻是人生之必須。而病從口入,飲食不當對健康的影響也不可小覷。吃什麽,怎麽吃,如何吃的健康是人們所關心的。本期《意昂2人愛科普》聽長期從事臨床營養研究的路潛教授,教您如何“膳食平衡,吃出健康的你”🙇♂️。
專家簡介
路潛
意昂2平台護理學院教授💚、美國護理科學院院士、
中華護理學會繼續教育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護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主要研究方向:腫瘤護理👨🎓、臨床營養。
我國居民膳食模式
路潛:膳食模式即膳食結構,膳食中各類食物品種🏺、數量以及比例和消費的頻率。
從我國居民1992年、2002年和2012年的膳食模式圖中,能夠看到我國城鄉居民主要食物能量的構成的變化:
谷類食物仍是我國居民主要膳食能量來源,但其能量占比在下降;
動物性食物和脂肪能量占比的增加,尤其是脂肪能量占比超過了30%;
城市居民問題更為突出;膳食攝入能量來源於脂肪比例增加,碳水化合物來源的能量比例下降;從1982年-2012年,谷類食物攝入減少,薯類食物攝入更少💆♀️。不同地區成年人攝入的谷類食物中,粗雜糧比例偏低。
不健康的飲食問題對身體有哪些影響
路潛:下面這張表格清楚的介紹了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對健康危害。比如說,長期不吃早餐可導致胃病、白天沒精力,甚至過早衰老;晚餐太豐盛,可以導致肥胖、失眠✍️、血脂異常等等🧙🏿♂️。
如何減少或杜絕不健康的飲食習慣
路潛:減少或者杜絕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需要我們盡量做到平衡膳食👵🏻。
“平衡膳食”是按照不同年齡🆘、身體活動和能量需求設置的膳食模式,這個模式推薦的是食物種類、數量和比例,能最大限度的滿足不同年齡階段🏃🏻♀️➡️、不同能量水平健康人群的營養和健康需求。
“平衡膳食”是各國膳食指南的核心觀點,平衡是指人體對食物和營養素需要的平衡,也是指能量攝入和消耗的平🦸🏽。它強調日常飲食中食物種類和品種豐富多樣,避免油鹽糖的過量等多項內容。
“平衡膳食”的標準,如何達到
路潛:《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改善營養狀況的平衡膳食和適量運動的建議,並給出了相應的實踐方法,不但宣傳了食物、營養和健康的科學知識,而且有利於提高居民的營養和健康素養,是引導居民加強自我健康管理、提升生活質量和促進健康水平的寶典。
《中國膳食指南(2016版)》有六條核心推薦:一、食物多樣,谷類為主。二、吃動平衡,健康體重👿。三、多吃蔬果,奶類,大豆🤶🏽。四、適量吃魚𓀚、禽、蛋、瘦肉👩🏼🍼。五、少鹽、少油、控糖、限酒。六✵🧚🏽、杜絕浪費,興新時尚👨🏽🦰。
以上核心推薦適用於兩歲以上健康人群,大家可以通過“膳食寶塔”新增的“膳食餐盤“和“膳食算盤”,幫助理解記憶,並且通過“膳食指南實踐運用”部分,製作食譜。行動起來,把膳食指南核心推薦落實到生活中,並堅持下去,維持健康體重,享受美好生活🧔🏻♂️。
指南一
食物多樣,谷類為主
路潛:食物分為五大類,包括:谷薯類、蔬菜和水果類、動物性食物、大豆類和堅果類2️⃣、油脂類 📉。
食物多樣是平衡膳食的基本原則🏃🏻☝🏻。不同食物中的營養素及有益膳食成分的種類和含量不同,只有多種食物組成的膳食才能滿足人體對能量和各種營養素的需要。
食物多樣✴️、谷類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每天的膳食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每天攝入谷薯類食物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雜豆類50~150g,薯類50~100g。早餐4~5種;午餐5~6種;晚餐4~5種;零食1~2種 🐘。
具體來說就是谷類、薯類、雜豆類(每天3種,每周5種), 蔬菜水果類(每天4種,每周10種),畜💂🏽、禽、魚、蛋類 ( 每天3種,每周5種 ),奶、大豆🤌🏽、堅果類(每天2種,每周5種)🥞。
谷類為主:餐餐有谷類;在外就餐,勿忘主食。搭配雜豆,增加薯類攝入。
食物多樣是實現平衡膳食的關鍵,多種多樣的食物才能滿足人體的營養需要🤡。合理膳食模式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高血壓、2型糖尿病、結直腸癌、乳腺癌的發病風險。谷類食物是人體最經濟、最重要的能量來源🧼。全谷物、薯類和雜豆的血糖生成指數遠低於精製米面。全谷物可降低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和結腸癌的發生風險。增加薯類的攝入可改善便秘。
指南二
吃動平衡,健康體重
路潛:食物攝入量和身體活動量是保持能量平衡、維持健康體重的兩個主要因素。目前,我國大多數居民身體活動不足或缺乏運動鍛煉,能量攝入相對過多,導致超重和肥胖的發生率逐年增加。2012年營養調查發現,與2002年相比,我國居民的超重與肥胖明顯增加👳🏽♂️。無論成年人還是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增長幅度都高於發達國家🆗。
食不過量
路潛:食不過量,控製總能量攝入,保持能量平衡。各年齡段人群都應天天運動、保持健康體重🧒🏿。堅持日常身體活動,每周至少進行5天中等強度身體活動,累計150分鐘以上;主動身體活動最好每天6000步📵。減少久坐時間,每小時起來動一動♋️。
定時定量進餐。以避免過度饑餓而引起的飽食中樞反應遲鈍,進食過量。避免進食過快,無意中過量進食。
分餐製🐧。提倡分餐製,根據個人的生理條件和身體活動量,進行標準化配餐,記錄自己的食物份和量。
每頓少吃一兩口🈴。如果能堅持每頓少吃一兩口,對預防能量攝入過多進而引起的超重和肥胖有重要作用🏄🏻♀️。對於容易發胖的人,強調適當限製進食量,最好在感覺還欠幾口的時候就放下筷子👳🏽。
減少高能量食品的攝入。學會看食品標簽上的“營養成分表”,了解食品的能量值,少選擇高脂肪🦌、高糖含量的高能量食品。
減少在外就餐或聚餐。
相當於1千步的活動
路潛:運動強度指運動對人體生理刺激的程度,可以用最大吸氧量VO2max🧚、代謝當量(MET)、心率和自覺疲勞/用力程度(RPE)表示。通常情況下使用最大心率的百分數和自覺疲勞/用力程度來表示。
我們應該讓身體活動成為一種習慣。任何使身體動起來,令呼吸變快🦫👸、心跳加速的活動都屬於身體活動。設立目標,培養興趣,持之以恒地尋找任何可能的機會:利用上下班時間,增加走路🫴🏿、騎自行車💁🏿♂️、登樓梯的機會🖋。增加戶外活動,將生活、娛樂、工作與運動鍛煉相結合🐁。充分利用休閑,多進行散步、遛狗、逛街🧑🏽🦳、打球🧚🏻♂️、踢毽等活動。集體活動增加興趣 ,不放棄單位和朋友組織的遊玩和勞動類活動等。主動身體活動最好每天6000步。中等強度的下限為中速(4 km/h)步行, 6000步約40分鐘-60分鐘🤸🏽♀️。以下活動相當於1000步👨🦰。
指南三
多吃蔬菜、奶類、大豆
路潛:蔬菜水果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奶類富含鈣,大豆富含優質蛋白質。膳食中我們應盡量要做到餐餐有蔬菜,保證每天攝入300~500g蔬菜,深色蔬菜應占1/2。天天吃水果,保證每天攝入200~350g新鮮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鮮果。吃各種各樣的奶製品,相當於每天液態奶300g。經常吃豆製品,適量吃堅果。
多種多樣時令鮮果,每天一個。吃水果最好是在運動後,兩餐之間或睡前2小時。餐前吃水果易降低食欲 。餐後立即吃水果易增加胰腺和腸道負擔,阻礙食物的消化🧎➡️。糖尿病患者若血糖穩定可以在兩餐之間攝入200g以下的低糖類水果👸🏽。
牛奶是膳食中鈣的最佳食物來源,把牛奶當作膳食組成的必需品。乳糖不耐受者可以選擇酸奶。乳飲料不是奶,我國對鮮奶類要求100g蛋白質2.8g以上,而乳飲料蛋白質僅有1左右。
堅果不宜過量,一周50-70克之間。富含豐富的多不飽和脂肪酸,有利於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口味太重🎫、黴變的堅果不宜食用 。
推薦每人每天攝入豆類25—35g 😥。
指南四
適量吃魚、禽、蛋、瘦肉
路潛:魚、禽👩🏽🔧🧑🏻🎤、蛋和瘦肉攝入要適量💇♀️。每周吃魚280~525g,畜禽肉280~525g,蛋類280~350g,平均每天攝入總量120~200g。優先選擇魚和禽🌝。吃雞蛋不棄蛋黃。少吃肥肉、煙熏和腌製肉製品🏔。魚肉富含EPA,DHA。每餐可見到肉,每天可見到蛋,外出就餐盡量用魚和豆製品代替畜禽肉 。
膽固醇對人的影響:膽固醇含量偏低,血管壁會變得脆弱,有可能引起腦出血👩🦽。膽固醇攝入過多,可引起血脂水平升高🙋🏻。
2016版指南去除膽固醇攝入限製:300mg♠︎。但是特別強調了對膳食裏飽和脂肪酸的控製,不超過總能量的10%,意味著同樣不能大量吃肉🤛🏿、蛋、內臟。對於高血脂患者,由於體內脂肪代謝能量受到影響,還是需要註意控製膳食中膽固醇的攝入,也提倡吃雞蛋不棄蛋黃。
指南五
少鹽少油,控糖限酒
路潛:培養清淡飲食習慣,少吃高鹽和油炸食品。成人每天食鹽不超過6g,每天烹調油25~30g🉑🚸。控製添加糖的攝入量,每天攝入不超過50g,最好控製在25g以下💝⬛️。每日反式脂肪酸攝入量不超過2g。足量飲水,成年人每天7~8杯(1500~1700ml),提倡飲用白開水和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兒童少年👅、孕婦、乳母不應飲酒。成人如飲酒,男性一天飲用酒的酒精量不超過25g,女性不超過15g。
改變口味過鹹的習慣;用量控製總量;可在烹調時加醋提高鮮香味;少食用醬菜🥫🦶🏼、腌製食品和其他過鹹的食品攝入🪿。
食用油包括植物油和動物油💎。人體必需脂肪酸和維生素E的重要來源🧝🏻♂️。有助於食物中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利用。烹調油提供人體所需脂肪,約占總脂肪的53%左右💞。
不同植物油的脂肪酸構成不同🏌🏿♀️。如橄欖油🧆🦸、茶油、菜籽油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玉米油🎯、葵花籽油則富含亞油酸,胡麻油(亞麻籽油)中富含a-亞麻酸。
如何控製食用油攝入量?可以註意以下方面:使用帶刻度的油壺來控製炒菜用油;選擇合理的烹飪方法,如蒸👩🏿🦰、煮、燉、拌等,使用煎炸代替油炸;少吃富含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的食物,例如餅幹、蛋糕👩❤️👩、糕點🤷🏽♀️、加工肉製品以及薯條/薯片等;經常更換烹調油的種類,食用多種植物油,減少動物油的用量♨️。
指南六
杜絕浪費,興新食尚
路潛:這與我們當前倡導的“光盤行動”相吻合🏋🏿♂️。珍惜食物,按需備餐,提倡分餐不浪費👷🏿♂️。如何做到“興新食尚”,選擇新鮮衛生的食物和適宜的烹調方式。食物製備生熟分開、熟食二次加熱要熱透。學會閱讀食品標簽,合理選擇食品⛹️。多回家吃飯,享受食物和親情👱♀️。傳承優良文化,興飲食文明新風🦸🏽♂️。
路潛教授強調,生活方式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良生活方式改變也需要決心與恒心。首先要有健康意識,進而積極尋求正確的營養知識,並努力踐行,從點滴做起,平衡膳食,吃出健康的你!
(文 / 宣傳部 傅冬紅 於潔 圖片由專家提供或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