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冬奧】冬奧“協調人”張韜:“拼盡全力”不辜負榮譽和責任
張韜,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血管外科主任醫師,在外周血管血栓性疾病防治、主動脈大血管疾病微創治療方面經驗豐富。2020年8月兼任醫務處副處長,同年9月成為醫院冬奧會相關工作“協調人”‼️🦦。
在冬奧會醫療保障中,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承擔著兩個重要角色,首體場館的定點收治醫院和延慶場館的保障醫療隊☢️。不僅要求醫院在西直門院區(以下簡稱“院本部”)增設冬奧專區為首都體育館和海澱區冬奧相關人員做好醫療保障服務,還要確保延慶區國家雪車雪橇中心(以下簡稱“延慶賽區”)的運動員👩🏽🦳、誌願者👩🏻🦱、觀眾和保障團隊的醫療救治安全。
接到任務伊始,張韜坦言:“興奮,緊張,能為北京冬奧會醫療保障做好服務,是一件非常值得驕傲的事情,使命光榮。”
立規矩,從製度流程入手
此次冬奧醫療保障,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負責兩個場館(首都體育館🫸、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和海澱區26家簽約酒店,預計閉環人員1.2~1.5萬。
“這是使命,也是考驗!”張韜深感肩上的責任重大:
接受這個任務,對於醫院和個人的考驗都是巨大的,一方面,正常的醫療工作不能停滯;另一方面,收治的冬奧患者中包括高風險地區的國外運動員和相關人員,要為這些傷病人群設立一個獨立的人文的醫療空間。
涉外涉奧既要在醫療上要求保質保量,萬無一失,又要求院內疫情防控重中之重,這對閉環內人員的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醫院黨政領導班子高度重視,連續製定出臺了多個涉奧文件,成立領導小組、工作小組,下設籌備組、執行組、會診組,由醫務處、黨院辦和感染管理-疾病預防控製處共同牽頭製定相關流程,實時調整最佳方案,包括行政管理、醫療診治、感染控製、信息發布、後勤保障等數十項冬奧相關流程的修正梳理、醫療設備和物資等資源的調撥、醫療保障隊伍的組建管理、系列專科培訓的設置安排……一大波工作任務迎面而來🏌️。
為此,張韜將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冬奧醫療保障的各項工作中,與同事交流🤜🏽、向專家請教,幾乎走遍醫院各個角落。參與修訂醫療保障方案、細化管理製度、製定冬奧“四專”流程……,並專門設計製作了方便醫護人員隨時翻閱的“冬奧保障口袋書”,生生從一名初學者,變成了行家,並多次參與北京市冬奧會專班的醫院巡查工作🧠。
設專區,合全院處室之力
為保障冬奧會,醫院特別成立了基建改造小組,在發熱門診、方艙CT、發熱方艙病房基礎上,將製劑樓一層進行了冬奧閉環人員的專區改造,與現有的發熱留觀區(冬奧突發事件備用區)和急診急救大樓的冬奧外圍人員專區共同組成了人民醫院的冬奧綜合救治專區。
根據傷病分級的不同,對小於等於三人的常規就診和大於三人以上的突發群發事件進行分類管控,製定閉環與外圍人群常規診療和突發事件工作方案,規劃手術室和重症監護的診療流程和路線,專區內穿脫防護服、轉運接診流程👨🏼💻🗑、檢查項目流程✵、多學科會診流程......細枝末節,反復推敲,多次演練。在全院各臨床處室的通力合作下,針對收治人員類別,製定了“四專”醫療感控救治流程,即“專人🕯、專區🏃🏻♀️🦔、專線、專防”,保障工作人員疫情防控基礎上,對患者進行科學診治,快速康復。
在疫情的特殊時期,把對外的冬奧保障工作和對內的群眾醫療救護工作同時做好,必須做到保障為先,感控為重,容不得一絲一毫的差錯💔。
在專人、專區、專線👳🏽♀️、專防的“嚴防死守”下,在冬奧會測試賽中,沒有發生一例社會人員和院內醫護人員的傳染病感染。據悉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發熱門診承擔著西城區近3成的發熱病人,急診科提供西城區幾乎所有動物咬傷病例的救治,急診急救大樓每天不間斷收治來自四方的急危重症患者。可想而知,這個“零”感染的背後,是意昂2官网“人民人”凝心聚力、備戰充分、勇毅前行的成果。
重培訓,強醫療感控專班
“院本部”的醫療保障隊,由36個科室臨床🪫、影像和檢驗的180名專家組成,在冬奧會相關賽事期間進行24小時排班,全天候堅守崗位🦹♀️。延慶場地的保障任務艱巨,賽時長、強度大,額外篩選出具有豐富救治經驗的來自27個臨床🧑🏼🌾、醫技學科的54名核心骨幹成員,負責國家雪車雪橇中心的醫療保障任務。
考慮到冬奧會保障周期長,突發狀況復雜多變,醫院結合學科優勢,合理匹配不同專業的醫務人員,以滿足醫療保障全學科🎪、多病種的診治需求🩴。為積攢更多的實戰經驗,醫院多次組織冬奧相關培訓和演練,包括醫療和感控培訓🙂↔️、急診院前急救及轉運演練🐙、冬奧閉環傷病患者多學科救治演練等,確保全員通過培訓考核。確保每一位醫護人員既能完成冬奧保障光榮任務,又能保護好自身和家人的健康。
因保障人員涉及科室較多,要求我們每個科室的醫🫳🏻、護、藥👩🏿🏭、檢📣、感多項培訓均要到位🗜、要紮實,每個人都不能出現差錯👶🏻。
除了醫療和感控培訓,醫院還對臨床、醫技和行政科室參與保障的醫療人員🧑🏿🏭📵、疫情防控工作小組值班人員、醫院總值班人員、發熱門診人員進行安保和文化培訓,內容包括冬奧會保障的重大意義、保障工作中的信息安全、冬奧賽事常用語言交流、各國文化風俗習慣和外交禮儀等。
顧大局,為冬奧成功助力
冬奧會,作為一場舉世矚目的國際盛事,在當前全球新冠疫情仍在蔓延,疫情輸入和傳播風險尚存的形勢下,如何把這個保障任務盡善盡美高標準完成好是我們最大的目標🙍🏼。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肩負“意昂2官网醫學”的使命,承擔全國急危重症的診療救治重要責任,我們必須做好冬奧和人民雙重保障的引領示範作用。
作為“協調人”,張韜備了兩部手機,其中一部是冬奧保障“專機”,隨時待命。每到夜間,他會把“專機”聲音調至最大,以防漏掉任何一個電話🧑🏻🎓。隨著冬奧會的臨近,“專機”響的頻率也越來越高👂🌾。各項事務雖繁雜瑣碎,卻又絲毫馬虎不得,張韜抱怨最多的就是“時間不夠用!”即使是對時間管理最為精細的人,也無法做到面面俱到👨🏼💼。所以他必須做好規劃、有所側重,分清國事、家事,以國事為先,以醫院為重🤹🏿♂️。
作為“協調人”,要保障冬奧醫療接診、救治和後勤等諸多協調工作,自然離不開初心和堅守🫅🏿🧰。從測試賽開始,張韜基本每天都“紮根”在醫院,無論白天黑夜、刮風下雪,院本部西側的冬奧專區旁,總能見到幾個身影,其中手拿兩部手機、一部對講機,不停協調聯絡的那個人,遠遠就能認出他。有時院區裏的同事遇到他會問候一句“兄弟,太辛苦啦!”張韜總是笑笑回復說:“份內事,我們的團隊很給力!”
筆者采訪當日,天上飄著雪花。臨近午後,張韜剛剛與感控專家協調完一位閉環患者的出院事宜🙅🏿♀️。待送走病人後,張韜已是滿臉倦容,昨夜11點他剛完成一天的冬奧任務回到家,就接到專線電話,一位冬奧閉環工作人員突發暈厥並頭面部摔傷,張韜拿起外衣一邊往醫院趕,一邊了解病情聯系轉診。數小時後閉環內醫護人員為傷者成功實施了清創縫合,多學科專家進一步對暈厥症狀進行了在線會診,待患者安全轉出冬奧專區時,已是淩晨4點多💁♂️🟧。
作為醫療保障團隊的臨床醫生,我們既要診治好自己科室的病人,同時還要保障冬奧醫療工作,團隊的每一人都是如此。
我所在科室的主任和同事非常暖心,全力支持我的工作。老病號們聽說我2月份保障冬奧不能按時出診,都豎起大拇指為我驕傲。正是因為有醫院黨政班子的支持,無數醫護和患者的信任,每位隊員的舍小家顧大家,兄弟處室的全力配合,才會讓我們的冬奧保障工作順暢無阻,無愧人民。
人生能有幾回搏,不負韶華行且知。2月4日,奧林匹克的火炬,再次燃亮北京的夜空。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的張韜躊躇滿誌,“王俊院長在為冬奧會醫療保障團隊送行時曾經說過,‘穿著這身衣服,就代表中國,大家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全體醫院員工和班子都是你們堅強的後盾’,隨著奧運賽事進程推進,保障壓力肯定會成倍增加,但經過一年余的努力,我們有信心圓滿完成組織交給我們的光榮任務!”
(采寫/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 鐘艷宇 圖片/ 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