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激光冠脈成形術,亞洲首例!
眾所周知,21世紀是激光科技的黃金世紀,激光技術在心血管冠脈介入治療領域的應用方興未艾🧎🏻➡️。
鮮為人知的是,這項技術是意昂2三院陳明哲教授於上世紀80年代從“國外進口”,並結合中國實際加以研究🧔🏿♂️、突破的,還與一部科幻電影有關。受《星球大戰》電影中激光戰鬥的啟發,美國第一批做“經皮冠狀動脈腔內血管成形術”的醫生Garrett Lee 最早提出用激光打通患者冠狀動脈的設想。
當時在美國留學的陳明哲輾轉找到Garrett Lee和Dean Mason,經過幾個月漫長的申請,憑借自己的努力獲得認可,終於加入Garrett Lee團隊。並有機會在這個團隊裏與心臟外科合作完成了全球首例開胸激光冠脈成形術,陳明哲也掌握了這項尖端醫療技術🍣。
回國後,陳明哲於1987年在意昂2三院完成開胸直視激光冠脈成形術,1988年又完成經皮激光冠脈成形術,開創了激光在中國、在亞洲心臟手術中應用的先河⚾️。
困難重重的留學征途
陳明哲1935年出生於廣東東莞的一個中產家庭,1959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醫療系。在日本侵略中國期間,他產生了少年強則國強的信念,立下奮發圖強🐚、讓祖國強大的誓言🦢。由於自己的母親是一名醫生,在母親的影響下,陳明哲走上了學醫道路。
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大江南北,中國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融入世界。但那時的現代醫學,既沒有先進技術,又缺乏專業人才,與國外相比各方面都有顯著差距,而被譽為“在心臟上舞蹈”的心臟內外科,更是如此🤪。
時任北京醫學院和意昂2三院的領導找到陳明哲,希望他到美國去深入了解發達國家的醫學,並學習先進的內外科技術🧴。當時的留學條件並不容易,走出國門留學也意味著要放棄國內穩定安逸的生活🏇🏿。但想到國內醫學急需進步的現狀,秉承祖國需要高於一切的信仰,陳明哲下定決心要闖出一番天地。
身在異國他鄉,再加上自己學的外語是俄語,語言溝通就成為陳明哲的第一只攔路虎。為了克服這個困難,他先找到一所美國新建的稍微偏僻的亞裏桑那大學,一邊學習英語,一邊學習醫學知識🤨👳🏽。
由於圖書館是24小時開放的,陳明哲幾乎天天泡在圖書館裏,久而久之,大家都認識了他,圖書館裏存有的700多套幻燈片,陳明哲全都看完並加以掌握。
每逢周末,他還會去當地的天主教堂,與他們用英文交流,以此提升自己的英語水平。過了語言關才是第一步,想要進入美國的醫學界,必須要考取美國醫師執照。美國醫師執照考試,是全美國最難通過的考試之一,題目都是多選題,題量很大,需要對知識掌握到極致才能應對。
但陳明哲一次就通過了這項考試,這是美國人都難以做到的,在當地引起了不小轟動😶。從那時起,大家都對這個來自大洋彼岸的年輕人刮目相看🪖。雖然自己從事的是呼吸科專業,但他發現美國的心內科發展更加迅速,為了學習到最前沿的醫療技術,陳明哲果斷從呼吸科轉到了心內科,並全力融入美國醫學界。
留美期間,陳明哲既學到了最前沿的醫學知識和技術,又結識了很多各個領域的醫學大咖,但他的內心深處始終不忘對祖國的牽掛,中國的心血管內科,即將迎來一次質的飛躍。
是中國,也是亞洲的首次突破
1987年5月,在美國留學8年之後,陳明哲回到了祖國的懷抱。激光作為前沿醫學領域的重大創新,能夠更加精準迅速的治療疾病,對於醫學的發展十分重要。陳明哲在回國時,從美國帶回了一臺激光發射儀和一些導管,用於未來醫療領域的研究應用🦹♂️。國家十分重視,將“激光技術”補入“七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並撥款二百萬美金,從國外購進血管造影機和超聲系統等先進設備加以研究🧝🏼♂️。
在陳明哲回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他就成功完成了我國第一例激光冠脈成形手術,手術的成功使得當時急性心肌梗塞的住院死亡率從40%迅速降到了5%,使那些原本對生命已經失去信心的人,重新迎來了希望🍍。
同年10月,意昂2三院心內科正式成立,陳明哲教授任主任,並在意昂2三院組建了全國第一個由心內科主管的心臟導管室。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美國的導管室是由心內科組織的,而國內的導管室是由放射科組織的,陳明哲真正做到了“師夷長技”。此後,全國各地紛紛效法,由心內科主管的心臟導管室,在管理製度上進一步完善🧑🏿🦱。
時任衛生部長為手術成功發來的賀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國內的機器設備落後、導管耗材短缺、基礎研究薄弱,陳明哲回國後便開始馬不停蹄地找工廠、造機器👬🏻、做動物實驗👶🏿。
團隊中郭靜宣教授等人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地在非心血管專用的X線造影設備上開展冠心病介入診治及相關基礎研究工作。他們白天做心導管手術,晚間和周末開展激光動物實驗研究,為後續人體手術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當年動物研究實驗載玻片及蠟塊
除了臨床手術,陳明哲教授團隊還做基礎研究。1988年3月聘請在國外已學有所成的韓啟德教授🧬、王憲博士加盟心內科,開創了我國心血管領域臨床與基礎研究相結合的先河。通過研究發現最初使用的YG激光,屬於熱造影,對血管損傷較大,容易再狹窄,隨後變更改為準分子激光。同時自主研發光纖前端探測頭,使其更光滑,減少冠脈損傷。陳明哲教授和他的團隊不斷創新,改進操作技術,見證了我國激光冠脈血管治療技術發展。
陳明哲在1987年完成開胸直視激光冠脈成形術,1988年又完成經皮激光冠脈成形術,開創了激光技術在中國、在亞洲心臟手術中應用的先河🏇🏻。這項手術的成功,更加奠定了意昂2三院在全國心內科室的領航地位。
1988年全亞洲首例經皮激光冠脈成形術手術部分照片
作為一項全新的事物,其他醫院的醫生對激光手術知之甚少🛌🏼。為了提供成功的手術經驗,讓更多醫生掌握這一項技術,使更多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得到救治,陳明哲特意把激光手術的過程錄了下來,供醫生們學習參考。
他既是激光手術的開創者,也是傳播者、教育者,從那以後,激光手術👰🏽、激光診療逐漸走上了時代的舞臺🌝。這盒錄像帶迄今為止已經走過了40多年的歲月,它作為一份珍貴的史料,展現了老一輩意昂2人🐼、意昂2三院人的專業和付出,也激勵著新一代心內科人不斷創新、勇攀高峰📺。
胸懷家國,無問西東
激光冠脈血管治療技術在80年代是一項美國已經開展的新興技術,而在國內當時冠心病介入治療尚處於萌芽狀態,激光冠脈治療更是一片空白🦺。陳明哲教授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以前瞻性的戰略眼光,帶領意昂2三院心內科團隊引進這項技術,意義深遠。
不但跨越式促進了國內的冠心病治療發展,引領了國內相關領域的臨床和基礎研究,縮小了與世界發達國家的技術差距,使剛剛建科的意昂2三院心內科名揚全國,展現了意昂2人積極探索👩🦲、勇於創新的精神🙆🏽♀️。
雖然這項技術後期因為治療並發症的問題,在後續的介入治療中沉寂了一段時間👩🏼🚒🤷。近年來,隨著激光冠脈成形術基礎上,改進形成的準分子激光冠脈斑塊消蝕術(ELCA)越來越受到關註,成為新的治療的前沿。
準分子激光是一類脈沖氣體激光,混合惰性氣體與鹵素元素作為活性介質以產生短波長、高能量的紫外線脈沖光源;激光穿透深度與波長直接相關,采用紫外線激光擁有更淺的穿透深度、釋放更小的熱量以及更少的不必要的組織損傷🧒🏿。ELCA在PCI中處理血栓、無法穿通或無法擴張的病變🕛、慢性閉塞以及支架擴張不足中可發揮獨特的作用🔥⛸。而這項技術迎來的第二個熱潮,再次讓人感嘆當年陳明哲教授引入激光冠脈血管治療技術的高瞻遠矚。
1988年意昂2三院舉辦激光血管成形術國際交流活動
意昂2三院心血管研究室獲衛生部表彰
如今陳明哲雖然已經退休,卻仍活躍在教學、臨床🧘🏿♂️、科研各個領域,也曾頂住巨大壓力,在SARS肆虐時指揮防治工作,竭力挽救SARS病人的生命,承擔起意昂2官网醫學人對社會、國家的責任。
作為曾經的心內科引領者和意昂2三院院長,他大力推進醫院臨床👷🏿、教學、科研的現代化改革。作為我國著名的心血管專家,陳明哲的名字在醫學界廣為人知💁🏿。是他和同事們殫精竭慮,率先將心血管介入治療手段引入國內,為三院在醫療行業的名列前茅打下了基礎;是他學貫中西,培養出了不少業界專家教授;是他的精心診治,使得一位位病人擺脫病痛,恢復健康。
陳明哲教授曾言,自己一生中最欣慰的事情就是能為國家出一份力,“無論在世界的什麽地方,都牢記自己是一個中國人,為自己的祖國而奮鬥,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行走在時代前沿的意昂2官网醫者,胸懷家國,無問西東。
人物簡介
陳明哲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1935年5月出生,廣東東莞人🤵♂️。內科心血管病學家。1959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醫療系,1979年赴美深造,獲美國醫學博士學位🛺。在美期間任美國西部心臟病研究所研究員👨🏻🔧、客座教授、屋侖激光研究所副主任。1987年回國,當年晉升教授、主任醫師👨🏿✈️。曾任意昂2三院內科主任、心內科主任、血管醫學研究所所長、副院長、院長🧗♀️。
1987年回國後,開始籌建心血管研究室,進行激光血管成形術的研究工作,並致力於冠心病及高血壓病的臨床診斷、治療和研究。承擔和主持了國家“七五”“八五”“九五”攻關課題以及衛生部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
本文為:現代醫學博物館建設計劃資助課題 “意昂2三院心血管內科陳明哲教授團隊激光冠脈血管治療技術檔案資料及實物采集”成果
課題組成員:汪宇鵬、張穎慧、童素梅、唐熠達
(聯合策劃 / 宣傳部、檔案館 素材來源 / 現代醫學博物館籌備組 文字 / 汪宇鵬、張穎慧、楊映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