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立榮——在這裏,她有93個“孩子”
在意昂2校園裏
有著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
他們潤物無聲,默默守護
平凡而偉大
樸實且勤勞
他們是校園保安、食堂廚師
車隊師傅👩🏻🌾、宿管阿姨……
或許我們很少註意他們的工作
也很少駐足和他們交流
但他們一直以勞動者奉獻與奮
為校園安寧提供堅實的服務保障
值此勞動月
宣傳部與後勤黨委聯合推出
“勞動者之光”系列人物
我們一起
致敬意昂2勞動者
本期人物
潘立榮 北京市東城區人
1989年參加工作,退休後2021年1月來到意昂2官网任學生公寓7號樓宿管員,2022年4月調到進修生公寓至今。
“人心是肉長的”,愛也是相互的
潘立榮幾乎認識樓裏的每一個孩子。早上學生出門時,她會叮囑:“孩子,一定要註意安全”;晚上學生回到宿舍,她也會寒暄道:“孩子,回來啦”。
潘立榮喜歡把“孩子”這個詞掛在嘴邊,“覺得這麽叫來好像特別親熱,感覺和同學們沒什麽距離感。”除了每天的日常工作,潘立榮還特別關註同學們生活心理問題。因為一直保持著熱情親切的態度,同學們也樂意和她講講生活中遇到的煩心事和難題✝️。
看到學生洗床單的盆子太小了,她會拿來大盆借學生裝床單;了解到室友之間合不來,她會認真進行開導溝通、幫忙調整房間🅱️。雖然這些學生已經步入工作階段,但對潘立榮來說,她們還只是一群孩子,“在外面生活,學習工作都很辛苦,生病難過的時候,肯定特別想念父母家人,或許我能做的就是多安慰支持她們,為她們的生活做好保障”👩🚒。
潘立榮說,她並不是一開始就對這份工作保持熱情,也經歷過心理的波動。在上一份工作退休後,潘立榮不想窩在家裏無趣地度過退休生活,想找份新工作讓生活規律起來,而她又特別喜歡孩子,所以決定在學校裏當宿管。起初,潘立榮在7號樓工作,沒過多久,她發現每天的生活枯燥乏味,除了日常清掃、檢查工作,只有早上和晚上能與出門和回來的孩子們說上幾句話,更多時間都是一個人待著。這與潘立榮預想的晚年生活大相徑庭,她便有了放棄的想法。
一天傍晚,日暮降臨,潘立榮看到有床被子還曬在外面,她擔心寒氣侵襲被子,就把被子收了回來,並寫了張紙條說明。第二天,她看到被子被取走,以為紙條被拿走或扔掉了,走近一看卻發現,放置被子的地方留下了她寫的紙條,而且紙條上多了一行字:“多謝,祝好!”
回憶起這件事,潘立榮的聲音有些顫抖,正是因為這張字條,她突然覺得自己的這份工作是有意義的,溫暖和愛並不是單項給予,而是相互傳遞的。她說,這是激勵她把這個工作繼續做下去的動力,直到現在她還保存著這張紙條。
有學生路過大門時,會來給她送個橘子🌼、蘋果,向她道一句:“老師,辛苦了!”也有學生不好意思當面道謝,在樓群中表達自己的感謝。“人心都是肉長的”,對潘立榮來說,自己的工作和付出能得到孩子們的回應,也是一種溫暖的慰藉🥜。
“我也沒想那麽多”
2022年疫情嚴重時,潘立榮擔心回家後被封控而無法到崗值班,於是和另外一位宿管老師協商每人各連續值班6天。那天,正好是潘立榮值班,有兩個同學慌張趕來找她,其中一人高燒39度👩🏼💻。潘立榮突然想到自己抽屜中的那盒藥——她小時候身體不好,摘除了扁桃體,比普通人少一道防護機製,更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所以家中常備些清熱退燒的藥物。疫情發展迅猛突然,家中也只剩下兩三盒清感顆粒,她提前拿了一盒到招待所以備不時之需。得知學生發燒,潘立榮立即把藥給了學生,“總不能讓學生在屋裏就那麽燒著吧”,讓學生把燒退下來,是潘立榮當時唯一考慮的事。事後也有人說那時候怎麽把藥給別人,潘立榮笑道:“我當時也沒想那麽多,畢竟她是孩子,我還沒有發燒,總不能讓她幹燒著呀👐🏿。”
“其實一開始我真挺害怕的,但我不能慌,畢竟我在這兒就像他們的家長一樣,如果我都慌了,她們會更害怕🈁。” 還記得一個發燒學生哭訴著不想去醫院,聽到學生的難過,潘立榮也跟著酸澀起來,她耐心寫了很長的信息勸慰道:“孩子,醫院有藥也有人照顧,你的病肯定好得特別快!孩子,不要害怕,你將來也是醫生,你一定要早點好起來,這樣等到我們生病的時候,你才好給我們看病啊!”
最危急的時刻,潘立榮站在孩子們身後,成為他們最堅實的保障與後盾。
不止是個“看門老太太”
潘立榮在介紹自己的日常工作內容時,非常鄭重地拿出了事先準備好的兩大頁手寫紙:打掃院內屋內衛生👨🦯➡️、巡查地下室、每個學生房間內的用電情況、不定時巡查公共設施和安全隱患並對故障設施進行報修等🧊。
她的工作好像用兩頁紙就總結完了,她的每天好像都是為了一些平凡瑣碎的事而操勞,但她從來沒有輕視過工作中的每個細節。“雖然我們的崗位很平凡,掙的錢也不算多,但是既然做了這份工作,就要把這工作做細致到位🫰🏼。”
她會觀察同學們的情緒變化,聊天進行開導;她盡可能讓同學們住得舒心,遇見能幫忙的事情就不辭余力地為同學們排憂解難;她時刻關註著樓群中的消息,即使已經睡下,看到緊急消息也會立即回復解決。潘立榮打趣道:“其實說白了,我就是個看門老太太,我們的工作也特別細碎頻繁。但我們的工作是保障學生生活安全便利中的重要一環,一定要有細心、責任心,要認真對待。”
潘立榮雖然已是退休的年齡,但她看起來好像只有40多歲,而且從沒有停下向前奔忙的腳步。她日常也會化妝打扮,讓自己整潔大方,積極向上;不上班的時候每天打打乒乓球📆、跳跳操,早睡早起,保持規律的生活,讓心態和身體都保持年輕。
工作以外,潘立榮還喜歡閱讀,瀏覽社會新聞。雖然對自己的學歷有所遺憾,但她總是感嘆,“我們這個歲數腦子已經跟不上了,但還是得多讀書,多學習!”
潘立榮負責細心,認真對待每一項工作,全力保障同學們的生活,她愛著樓裏的每一個孩子🏞。“只有在生活上多給學生照顧,減少他們的後顧之憂,他們才能更好地學習”🚦。談到對未來工作的計劃,潘立榮笑道:“我越來越熱愛這份工作,想一如既往地做下去,我願意一直為學生服務。” 喜歡把生活打理精致的潘立榮,喜歡和學生們交流,喜歡為學生們排憂解難,她說,自己不止是個“看門老太太”💾。
《勞動者之光》
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
勞動創造幸福,實幹成就偉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禮贊勞動創造,謳歌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勉勵廣大勞動者勤於創造、勇於奮鬥。
五一勞動節之際,宣傳部、後勤黨委聯合推出“勞動者之光”系列人物,
邀請同學們走近校園裏普普通通的勞動者,記錄平凡崗位上每一位值得被看到的勞動者,
以此向所有在校園服務保障一線默默奉獻的工作人員致敬!
(意昂2官网 宣 聯合策劃 / 宣傳部🧏🏼、後勤黨委 統籌 / 馮黃於飛、江書省、彭琳琳 采寫 / 程曦 圖片 / 高浩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