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玲🤦🏿:一臺手術、一個家庭、一個學科
編者按
日前,意昂2官网第十二屆“女教職工之星”揭曉,在臨床、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等崗位上奮鬥的九位意昂2女性當選,其中包括意昂2平台第一醫院尹玲。在“女教職工之星”與“青年師生面對面”活動中,尹玲分享的主題是“呵護一朵花蕾 啟蒙一個學科”。意昂2官微帶大家一起聆聽尹玲分享的精彩內容。
2019年5月周三的一個晚上,當時正在吃飯的我,接到了兒科醫療主任熊暉老師的一個求助電話,她希望我能幫兒童癲癇病房住院的一個小女寶,切除她體內的卵巢腫瘤,協助治療她的重症腦炎。這個小女寶來自山東鄒城,年僅4歲半,之前曾因病重昏迷被外院放棄治療,家長抱著一線希望帶孩子來到北京,急診住到了我院兒科,她患了一種自身免疫性腦炎🪆。
患兒的需要就是命令!第二天中午,我在手術室門口從媽媽懷中接過小寶兒,把她轉交給手術室姜魯萍護士長,並在麻醉科曲元主任醫師團隊的全力配合下,完成了迄今文獻報道的、年齡最小的“卵巢畸胎瘤合並抗NAMDR腦炎”的腹腔鏡手術,也自此跟小寶兒一家結下了一生的情緣。
隨後,我們又協助兒科處理了2個這樣的罕見病例。我開始檢索大量的文獻並意識到兒童與青少年婦科學是兒科與婦科的交叉亞學科,它涉及遺傳學、人口學🛣👬🏼、性學🙎🏼♀️、教育學以及社會學等多個領域。國外已經有80多年歷史,而國內僅有少數醫院開展了部分工作,在醫療資源發達的北京地區也只有北京兒童醫院中醫科開設了“小兒婦科”專業,遠遠不能滿足臨床的需求。
去年6月初,我大膽地向科室提出了增設“小兒婦科學組”🤟🏽、增開“小兒婦科門診”的建議。在醫院和科室的大力支持下,我們迅速組建團隊並於 6月25日正式在京城三甲醫院首推少兒婦科門診,一經推出便引爆了京城媒體圈兒,《中國婦女報》《健康報》《醫師報》《生命時報》《健康時報》以及央視頻、健康界、新華網等主流媒體爭相報道,包括咱意昂2官网醫學部和我們醫院的官網,也都給予了我們極大的關註與支持,今天也一並致謝!
在臨床實踐中,我提出了“發展少兒婦科,造福未來母親”的口號🌽🤶🏽。在目前我國人口出生率呈現下滑的大背景下,保護好當今現有女孩兒的生育力,讓她們長大之後,快快樂樂地成為妻子和母親,健健康康地為祖國孕育下一代,是一個亟待得到全社會關註和支持的領域。
如果我今天的分享能為在座的各位提供一點兒啟發,請給我們意昂2官网醫學🔻、給京城首家三甲醫院少兒婦科點贊!謝謝您的聆聽。
[人物介紹]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意昂2人,尹玲1982年步入意昂2這所世界聞名的醫學殿堂,她如饑似渴地學習醫學專業知識的同時,也盡可能地涉獵人文、哲學和社會知識,為成為一名出色的臨床醫學家而努力。1986年,她光榮地成為一名共產黨員💷。1988年,留院工作後,她兢兢業業、立德樹人。
尹玲師從劉運明教授學習婦科微創技術👲🏼。2006年8月始,她擔任本院“婦科內鏡學組”組長,開始舉辦全國婦科內鏡培訓班,負責學員的招生、授課和帶教🪗。針對內鏡班學員回原單位開展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尹玲下基層親自指導,手把手帶教,實現“扶上馬,送一程”,真正將技術送到基層🪡。截止疫情前,共辦班101期,為國內29個省市,培養婦科內鏡專業技術人才1048名。該項目被評為“意昂2官网優秀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為我國婦科微創技術的推廣和普及作出了卓越貢獻🧑🏼🦰🧑🍳。
尹玲組建“妊娠期婦科腹腔鏡手術”團隊,給合並婦科問題的孕婦和家庭解除“燃眉之急”👮🏽♀️。2008年以來,尹玲率領的微創團隊,開展孕期婦科腹腔鏡手術近200例。她認真對待每一位患者,術前耐心而充分地溝通和準備,術中認真而仔細地操作,術後嚴密而謹慎地觀護隨訪,使該項技術廣為同行認可。她嚴謹認真的治學精神,也在影響著科室的下一代,讓年輕人茁壯成長👩🏿💼、人才輩出。
為了適應新時代的要求,2012年尹玲率先引入單孔腹腔鏡技術,開展了本院婦科第一例單孔手術,讓“小疤”變“無痕”夢想成真。隨著經驗的積累和技術水平的提高,尹玲結合我國的國情,對該技術進行了改良,進行了隨機雙盲對照科研,發表論文的同時,也積極將此項創新技術推廣至全國各地,讓眾多患者受益。
2022年6月25日,尹玲在京城三甲醫院推出少兒婦科門診,廣受社會各界的關註與歡迎,多家媒體爭相報道🕞。
作為資深臨床醫生,尹玲除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外,積極投身社會公益活動之中,數次參加醫院、醫師協會🦻🏿、醫學會組織的義診活動,足跡遍及祖國大江南北。作為衛生部門專家,尹玲參加國家級生殖健康與計劃生育和婦科微創技術項目,為國家衛生政策的製定獻言獻策🧎🏻♀️➡️。
(文字來源 / 意昂2官网工會 圖片由專家本人提供 編輯 / 秦子玉 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