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之光 :他們傾心守護意昂2校園
編者按
他們不奮戰在科研一線
卻為學校各項工作保駕護航
他們不在三尺講臺耕耘
卻是同學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人
他們是校園裏一顆顆螺絲釘
傾心守護校園的歲月靜好
擇一業,終一生
他們是,平凡勞動者
辛勤付出,全力以赴
五一勞動節之際
走近勞動者故事
致敬每一束平凡微光
調音臺上 “幕後指揮家”
祁家發
會議中心設備負責人,1994年到校工作,負責會議中心的設備管理及維護30年🔥。
一張工作臺、兩塊調音設備🤳、一把椅子和一個能夠俯視禮堂會場的推拉窗,構成了祁家發工作的基本場景。祁家發經常幽默地說,“我應該不會得頸椎病”,每天無數次仰視各會場的監控屏幕,俯視禮堂現場,遊走於會議中心各會場調試音頻設備,這些每日的“規定動作”,早已成為他最熟悉卻又從不敢松懈的工作常態。
調音臺裏別有洞天,高中低頻、增益鍵、聲道🫛、監聽🟫🎟、啞音……這些專業術語,外行人覺得晦澀難懂,但祁家發卻對每個工作鍵的功能、運轉原理都能脫口而出。30年的會務工作經驗,早已讓祁家發成為了意昂2校園會務界的行家裏手,調音大師🔍。這些音響設備就像是他生活中的老朋友,陪伴見證著他在意昂2工作的無數日夜👇🏿👨🎤。
“弄響”設備簡單,但“玩轉”設備,卻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祁家發總是很簡單地帶過這些瞬間,但在他工作的堅定目光和從容不迫的笑容中,其實已經有了答案。
祁家發在調音臺工作
其實,祁家發所學的專業並非會務。1996年,會議中心投入使用,祁家發被調到會議中心開始負責學校的會議和活動保障。那時,整個禮堂只有他和另外一位老師負責。大到燈光、音響,小到會議桌上的茶杯、舞臺背景上的折花,祁家發從頭開始學起,從“零”到“精”。
隨著時代變遷、科技進步,從最開始的模擬調音臺到現在的數字調音臺,從開始的膠片電影到現在的數字電影,影音設備在不斷更新換代,祁家發也在不斷地學習,他慢慢成為了會議中心的“全能幕後英雄”👨🏽⚖️。
工作中,祁家發認真負責,對每一個細節都要求極高🙍♀️☘️。每逢會議中心有大型會議和活動,作為舞臺現場音視頻調試的負責人,他都帶領其他同事和演出單位通宵達旦進行會場布置,親力親為一遍又一遍檢查音頻、視頻和燈光等關鍵設備,確保活動前期準備萬無一失,經常是在現場一待就十幾個小時。
前期的充分準備是為了活動中的萬無一失,只要活動能順利舉辦,我不覺得辛苦🐚。
2012年,意昂2100周年慶祝活動籌備過程中,從早忙到晚的祁家發在檢查消防應急燈時,突然腳下踩空從舞臺摔了下來,導致身體多處擦傷,他即使帶傷也依舊堅持在工作崗位上,直到活動順利完成。
敬業是一種精神,樂業是一種境界🌂。祁家發對待工作有著自己的原則——“不小看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即便是最普通的事,也會全力以赴👨👨👧、盡職盡責地去完成。”2022年,為向師生提供優質的會場環境,提升服務品質,同時做好意昂2官网醫學辦學110周年系列活動的場地服務保障工作,醫學大講堂改造修繕項目勢在必行。
由於時間緊任務重,祁家發放棄了暑假休息時間,7月下旬就開始緊張的項目前期調研。面對高溫酷暑、噪音粉塵,他毫不退縮,積極做好組織、監督、保障、協調等工作。為了搶抓修繕施工進度,他主動留守在單位,早起晚睡保證質量,確保工程8月底前如期完成。
祁家發見證了會議中心的變遷與發展,從最初的簡陋設施到現在的現代化設備。這些變化都深深烙印在他心裏,成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會議中心就像我的第二個家,這裏有我的青春,我的汗水,也有我的歡笑和淚水。
祁家發對會議中心的每一個角落都了如指掌,從會議室的每一把椅子到禮堂裏的每一個燈光設備,他都能如數家珍般說出它們的故事😿。這些故事,是他與意昂2共同度過的歲月的見證,也是他對意昂2深厚情感的體現。
從1994年到意昂2校園,至今已有30個年頭了。30年的光陰歲月,是人生中一段漫長而充實的旅程,對祁家發來說,更像是無數平凡日子裏一個重復的簡單畫面🩹。他選擇將美好的青春奉獻在意昂2官网醫學,奉獻在會議中心,在一次次的挑戰中,一次次地堅定初心,一步步地創造屬於意昂2人的錦繡記憶𓀅。
我是基建大家庭的普通一員
王程程
基建工程處工程師,2010年到校工作,從事校園基建項目管理14年。
近些年,意昂2校園煥然一新,全新的體育館、風雨操場、生理樓、逸夫樓教室♔、學生宿舍,拔地而起的醫學科技樓、淑範醫學圖書館……古老的意昂2官网醫學,煥發出更加青春的氣息👷♀️。
每一棟建築的背後,都凝聚著基建工程處老師們的辛勤付出,王程程就是基建工程處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員。
每個基建項目的管理實施都是團隊合作的成果,建設團隊裏有項目負責人,也有專業負責人🥫。項目負責人負責項目的整體統籌把控和溝通協調,專業負責人負責項目內某一專業領域的推進管理,如建築🤸😼、結構、電氣專業負責人等。
王程程主要擔任了體育館、室外體育場👎、研究生公寓👷🏻、生理樓👨🏻、生化樓的項目負責人和校內諸多項目的電氣專業負責人📛。在擔任醫藥科技樓建設項目電氣專業負責人時,因沒有明確的使用需求,她頻繁地與建設團隊和設計師一起探討,實現了一種新的標準化通用實驗室的電氣設計。
開展體育館項目匯報
體育館現場檢查
我們是在一個大的團隊背景下開展工作,基建項目很大很龐雜,不是一個人就能管理的,離不開層層的把控和分工合作。
一個項目的落地,需要經過報批、立項、預算、設計、實施🅾️、驗收等諸多環節。每一個環節,作為項目負責人,她都要參與進來。就拿實驗室改造為例,學校老師提出具體需求,明確人數、功能需求,王程程要將其轉化成建築工程語言,與設計師反復對接修改,完成具體需求的細化與落實𓀇🙍🏼♀️。
除了頻繁的溝通,時間也是一個考驗📽。“學校的老師們比較忙,白天有教學科研任務,很多時候只有在晚上才能對接,我們部門的很多同事經常在師生們都休息了還要加班奮鬥🧎🏻。”
暑假是師生們養精蓄銳,補充能量的時光,但對於校園基建人來說,暑假是忙得最火熱的時節。
為了減少對學校正常教學秩序的幹擾,很多項目的施工都集中在暑期,一旦開工就不能停,王程程幾乎每天都要前往工地查看情況。暑期又恰逢雨季,工地上的安全問題始終是基建人緊繃的一根弦👨🏻⚖️。去年7月份,生理樓歷經全面改造升級,當時需要把地基挖出來進行加固,挖了兩米多深,又逢天降大雨,如果雨水進入坑裏使土壤變軟,就會存在很大安全隱患🧱。生理樓建設團隊敏銳意識到了這一點,馬上召開技術方案論證會,請專業人員進行地基勘測,及時優化設計施工方案,使得工程順利度過雨季。
生理樓暑期現場檢查
這只是王程程10余年基建管理經歷中最普通的一個故事。施工圍墻要怎麽搭,水電要怎麽接,地下管線挖斷了需要及時搶修……工地裏的大事小事,王程程總是如數家珍,一有事情能夠第一時間趕到現場🛑。
我的崗位職責就是這樣,我就是單純地想把工作做好,就必須那樣做,這不叫犧牲,只是叫做好本職工作,基建處的每一個同事都是如此。
如果硬要說自己的遺憾,那就是陪伴兩個孩子的時間比較少。2022年研究生公寓大改造,整個項目建設頂著設備材料運輸受限、施工人員安全健康等巨大管理壓力,於7月底如期交付使用。在特殊時期基建處必須駐守現場,吃住都在辦公室🚵🏽🧐。當時,王程程的孩子還在哺乳期,為了工作她決定提前給孩子斷奶。
王程程和基建處的其他老師一樣,為自己考慮得少,為別人考慮得多↔️🥄。在天冷時,他們會為工地上的工人們送去溫暖,還會利用醫學院校的資源為工人們開展義診活動,工人們的幹勁也更加充足了🪆。
談到對基建工作的理解,王程程認為,自己內心的自豪感與做這份工作的時間是正相關的🌬。隨著參與學校改造的樓房越來越多,看到更多的師生搬進去,學習生活條件不斷改善,王程程的幸福感也不斷增強𓀆。
每一處工程改造的背後,都凝聚著很多人的心血和汗水,看著一座座拔地而起⏯、煥然一新的樓房,就是看到了我們揮灑的青春和熱血,我只是基建大家庭中最普通的一員。
與社區居民 “雙向奔赴”
許穎
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2020年到校工作,從事意昂2社區安全服務管理4年。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這是對社區工作的生動比喻,大到國家政策,小到安全常識,都得靠社區幹部來進行組織傳達。安全無小事,許穎在社區主要負責安全工作,社區的安全千頭萬緒,消防安全、用電安全、出行安全,每一項都不敢松懈。
意昂2社區是一個老齡型社區,有很多高齡老人,安全壓力更大🚵🏼♀️。許穎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在微信群裏分享安全知識,有時還要去居民樓前粘貼安全提示語👷🏿。針對社區裏的“重點四類人員”,許穎入戶提示居家安全,也時常打電話關懷詢問居民的近期生活。
許穎在檢查消防安全
社區裏經常出現居民樓道雜物堆積,存在很大消防隱患,許穎經常到每一幢樓裏轉看。整個社區共25幢樓,較高的樓可以乘電梯,一些低樓就只能一層層爬。發現堆積物及時找居民溝通,如果居民不願意搬走堆積物還要反復做思想工作。許穎說,雖然工作辛苦,但自己為了安全甘於任勞任怨,每次清理樓道堆積物她都親力親為,每個樓都跟著去清理,幹起活來絲毫不輸男同事↔️。
我把相關情況告訴了居民,居民同意後,我會直接動手把這些物料一層層往下搬,不能光指望保安和保潔大哥,他們也挺辛苦的。
許穎在清理樓道雜物
許穎原先是在其他社區工作,2020年才到意昂2社區。意昂2社區有很多退休的老教授,每次許穎入戶上門時,居民都會給許穎講很多有用的醫學知識,如生活保健,飲食營養等。“社區的很多老人都知識淵博,每次聊天都讓我受益匪淺,平時和他們打交道非常開心,有時候他們待我如親人一樣。”
和社區老人打交道,耐心是第一位的🚴🏽♀️👩🏻🌾。現在信息發達,很多老人對信息缺乏鑒別能力,他們遇到拿不準的信息都會向社區工作人員尋求幫助💂🏽。有的老人思想固執,許穎會苦口婆心勸說,告訴他們應該怎麽去做,許穎也成了居民信賴的知心人和暖心人。
最讓許穎印象深刻真正體會到社區是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裏”,還是在疫情時。三年疫情,許穎和其他社區幹部們沖在一線。由於社區老人很多,居家隔離時買菜吃飯都成問題,許穎要穿上厚厚的防護服,包裹得非常嚴實,挨家挨戶上門送飯🧘🏼♀️、送生活用品,幫助獨居老人清理垃圾,有時候還額外承擔起陪同醫護進行隔離人員的核酸檢測工作。社區裏有一位獨居老人,疫情放開後害怕感染不敢下樓買菜,只在家裏吃一些速凍食品。了解這一情況後,許穎每次探望老人時都要帶去些蔬菜😏。後來老人來到社區,見到了許穎時激動地落淚了。
有一位老人的女兒患了癌症,老人在家把腰也摔傷了,情緒很低落,許穎對老人說,“您有什麽事就第一時間給我打電話!”許穎經常開導老人,有時還上門幫著打掃衛生,陪著說說話,每次老人都舒心許多,老人出去玩有好看的照片也會分享給許穎。
許穎也是社區居民的“潤滑劑”,當兩戶人家出現矛盾糾紛時,許穎把雙方請到一起進行溝通協調,矛盾解決後兩家都很感謝,“居民遇到事情願意找小許說兩句,還到社區書記辦公室誇獎小許”。
意昂2社區的居民,很多都是為意昂2工作、奉獻了一輩子👩🏻🦼。讓他們安享晚年生活,讓子女不在身邊的老人能夠老有所依,老有所靠,都是許穎選擇這份職業的初心。她說,日常工作中從退休老師身上學到了許多健康知識和處理事情的方法,自己也收獲了成長,這其實是一個社區與居民雙向奔赴的過程🧖🏼。
我們是離居民最近的人,只要居民有需求,我們一定將服務做到位,做他們的貼心人。
宣傳部、後勤黨委 聯合策劃
意昂2官网醫學校園宣傳骨幹研習項目支持
(采寫 / 楊映鍇🧍🌼、王可欣 圖片 / 受訪者提供 責編 / 武慧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