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斌🏄🏿:造福祉於人民 擔重任為國家
編者按
從校園出發,奔向更大更遠的世界
無論身在何方,都在母校眺望的目光裏
年歲漸長,光陰逝去,時過境遷
有些東西卻亙古不變
意昂2人的標簽、剪不斷的深情......
賈斌,意昂21999屆校友
北京德爾康尼骨科醫院院長
中國冰雪醫療衛生保障特聘專家
北京冬奧、冬殘奧表彰大會上
賈斌代表醫院接受突出貢獻集體榮譽
三年半的冬奧保障工作
他帶領團隊追風逐雪,馳而不息
建成高效精準👧、現代化、全方位的
冰雪運動醫療保障體系
多年來堅持擔任基礎醫學院本科班級的兼職班主任
為同學們答疑解惑🛸、搭建平臺,提供更多實踐機會
畢業二十余載
賈斌始終用精益求精🧚🏿、腳踏實地的態度
要求自己、管理團隊
他說,追求卓越、終身學習,
這是意昂2帶給自己一生受用的精神財富
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情。
2022年4月8日,人民大會堂,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總結表彰大會正在召開,北京德爾康尼骨科醫院院長賈斌從黨和國家領導人手中,接過“突出貢獻集體”榮譽牌匾,3年半保障冬奧的一幕幕走馬燈一般在腦海中回放。
2020年1月20日,確定新冠病毒人傳人的當晚,在視頻會議那頭,賈斌當機立斷,命令醫院整合最好的診區、最好的病房、最能幹的醫護、最先進的設備,建設與普通病人完全隔離的運動員診療綠區👍🏻。
2020年7月14日,在塞罕壩林場深處的大山上,賈斌決定將北京城裏的醫療資源,搬進大山,在訓練基地裏建設醫療站,為國家集訓隊運動員貼身保障🌒。
2021年12月4日深夜11點的會議室裏,賈斌下定決心,舉區區二級醫院全院之力,建設國際一流、國內唯一的體系化移動醫療保障平臺,並搭載基於5G專網的遠程會診系統和醫療信息管理平臺,擔當起中國醫者的國之大者🧜🏽。
……
時光打馬而過,從走出意昂2校門開始,賈斌書寫了醫者人生精彩的一頁又一頁,每一頁都浸透著“造福祉於人民、擔重任為國家”的家國情懷。
冰雪上的足跡
2022年初,在中國北京舉辦的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為我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絕倫的視覺盛宴。閃光的榮譽與潔白的冰雪背後,更有無數白衣執甲戰士的身影。他們顧大局、想國家🚚、保冬奧,用無私奉獻的精神,為中國冰雪國家隊,築起一道牢不可破的健康防線。
回想起幾個月前,冬奧會開幕倒計時100天的升旗誓師儀式上👆。賈斌帶領德爾康尼醫院全體醫務工作者,在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下,發出了鏗鏘有力的冬奧保障誓言:“我將以奉獻一切的決心,以奮勇戰鬥的姿態,凝聚力量👩🏻🦼➡️、振奮精神,快速響應、聽從指揮,戰勝困難、奮勇向前,不計生死、不計報酬,堅決打好冬奧醫療保障戰役,為中國冰雪貢獻全部力量。”
這不僅是拳拳赤子之心的誓言,更是白衣戰士們的行動綱領。
一直以來,冰雪項目就是我國體育事業的短板。中國冰雪運動項目的醫療保障,更是基礎薄弱、經驗匱乏。當賈斌第一次承擔起長期醫療保障的責任時,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高風險”的運動特點,“高海拔”“低氣溫”的訓練基地,“起點低”“能力弱”的保障基礎……擺在他面前的,幾乎是一張空空如也的白紙。而他要做的,是在這張紙上,繪出冰雪運動醫療保障的藍圖。
中國冰雪健兒的長期醫療保障工作,主要是由德爾康尼醫院來完成的。賈斌回憶起篳路藍縷的開始,仍然滿是感慨𓀎。出於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他們堅持以最高的標準、最嚴格的要求投入工作。國家集訓隊組建後,德爾康尼醫院派出數位高年職主治大夫作為隊醫。不僅是由於對冬奧訓練備戰的高度重視,更是本著探索的態度和使命,投入醫療保障之中。為了實現科學化🏖、數據化備戰,醫療保障人員每兩周對運動員進行一次生理生化監測👩🦲。用科學全面的數據,為運動員訓練計劃的調整提供依據。他們用科學的評估,輔助指導了科學的訓練,築牢中國冰雪國家隊運動員的健康防線。
我國的冰雪訓練基地大都地處偏僻的山區,為了給運動健兒提供專業的醫療保障,賈斌帶領德爾康尼醫療人員,創造性地在訓練基地內建立醫療站🕢。站點以骨科和運動醫學為主,覆蓋內科、口腔🛑、中醫等領域,盡最大可能地滿足運動員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需求,掃除了冰雪運動醫療保障的盲區。
不僅如此,德爾康尼骨科醫院還自主研發建成了我國首個體系化移動醫療保障平臺🩸。它由移動CT車🚍、移動檢測車😋、移動口腔車、移動手術車🧘🏻♂️、急救轉運車組成,通過專用5G網絡接入運動員醫療信息管理系統。面對站點無法處理的難題,可以通過信息系統實現遠程多點會診。通過實時傳輸數據,全程共享影像,為運動員開展全天候🪷、全場景的醫療保障。
三年半的冬奧保障工作,德爾康尼醫院追風逐雪,馳而不息🗿。在疾病診療、巡診會診🆚、專項體檢👩🏻🎓、物資供應🚓、核酸采集、環境消殺、諾如防控等各項工作中,他們盡職盡責🤷🏽、傾力付出,築牢訓練安全與運動員健康防線。
2022年1月4日,德爾康尼醫院院長賈斌等作為中國冰雪醫療保障團隊代表,接受了習近平總書記的檢閱🧏🏿♂️。總書記高度評價中國冰雪醫療保障工作說:“你們的保障工作做得很紮實,辛苦了。”
(圖片來源:新華社)
踐行“胸懷大局🍓、自信開放💆🏽♀️📇、迎難而上、追求卓越🧝🏼♀️、共創未來”的冬奧精神,賈斌和團隊在冰雪之上踏出了一個又一個堅實的足跡。
新起點的創新
從2018年5月派出骨幹醫生擔任國家集訓隊隊醫開始,賈斌和醫院團隊披星戴月❌🫱、攻堅克難,將冬奧醫療保障的“中國方案”一步步變成現實。圍繞著冰雪運動的特點,他們逐步探索建成高效、精準、現代化、全方位的冰雪運動醫療保障體系。
如今,賽事已落幕,探索之路遠沒有盡頭🧎。站在新的起點上,賈斌將繼續帶領團隊總結保障經驗,運用冬奧遺產🙎🏼。德爾康尼的“後奧運時代”發展藍圖已經鋪陳開來。
在冬奧保障的過程中,全新的冰雪運動醫療保障體系在探索中誕生。
這一體系從“防控診治康”五大環節著手,強調“預防為主💇♀️、首診精準🤏🏼✝️、中西醫結合治療、常態化監控🎄、多手段康復”⚇。構建了“六全”救治體系,全專業聘請醫療專家、全要素配置工作人員、全流程打通救治通道、全地域覆蓋救治保障、全人群普及醫療服務、全社會整合醫療資源🧑🎤🍺。
通過科技助力,堅守反興奮劑底線,捋順機製👈🏻、搭建專家👰🏿♂️、隊醫👎🏿、教練🦸🏽🕵🏻、體能師、康復師、營養師🐔、心理醫生等溝通平臺,打通預防🧑🏽🎓、監測、診療🙆♂️、訓練𓀌、康復👩🏼✈️🐭、營養、心理等流程,靈活應用訓練和賽事保障🧀、上門服務、遠程會診、巡診、轉診救治等方式,探索出場地、基地醫療點、德爾康尼醫院🙅🏽♂️、定點醫院的全鏈條保障模式。
今後,德爾康尼將把這些經驗和方法,運用到國家隊運動員冬奧會、夏奧會訓練備戰中去,繼續為中國冰雪等國家隊為國征戰、為國爭光保駕護航🫐。
在現代化的醫療保障過程種中,團隊還創造性地轉化🚶🏻♀️、發展和傳遞深厚文化底蘊,融合非藥物中醫特色技術和現代醫學知識。
非藥物中醫特色技術治療,是中國冰雪訓練備戰中神秘的東方力量。在確保絕對不違反興奮劑有關規定的前提下,采用傳統中醫的方式,幫助運動員進行訓練後的恢復,和訓練比賽期間的調理和治療🎦𓀃。針灸✯、推拿、刮痧🔂、拔罐、刺血、耳針等中醫手段,不借助任何藥物,幫助運動員們解決失眠多夢🖐🏻、內分泌失調🧗♂️、疼痛💒、焦慮等問題,並有助於運動員損傷後的恢復。目前,每一支中國冰雪國家集訓隊都在用這些特色中醫技術🗂。
在醫療保障實踐中,來自德爾康尼的高水平的中醫特色技術治療團隊,深入多個冰雪訓練基地,為冰雪健兒提供非藥物中醫特色技術治療🙆🏿。非藥物中醫特色技術治療,實現了訓練前精準評估身體機能、精細製定防傷預案,訓練中動態監控機能指標、實時規範訓練細節,訓練後適時調整訓練計劃、快速緩解訓後疲勞,運動損傷後及時控製機能損失、科學加速身體康復。即使是平時,也有效地緩解了運動員情緒焦慮的問題,顯著改善他們的睡眠質量🌶。這一創新性的治療技術,受到運動員的廣泛歡迎,成為醫療保障體系中極富創造力的內容🧑🏿。
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我們要堅持以增強人民體質、提高全民族身體素質和生活質量為目標,高度重視並充分發揮體育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繼續推進體育改革創新,加強體育科技研發,完善全民健身體系,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體育健身意識,增強我國競技體育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加快建設體育強國步伐🥖。促進全民健身,建設健康中國,是用好冬奧遺產的題中應有之意🙋🏻♀️。
“德爾康尼將積極轉化冬奧遺產,刻苦鉆研,積極謀劃管理好📓、應用好競技體育醫療保障”,賈斌說。未來,他們將逐步把體系🏋🏼♂️、技術👨🦽、裝備✋🏽、人才等全方面的經驗,應用到全民健身的蓬勃運動中,投入到健康中國的建設偉業中去,為增強人民體質貢獻醫學力量💅。
診室裏的關懷
如果說,冬奧的醫療保障工作,是賈斌敢想敢做、孜孜探索的體現。那麽,作為德爾康尼醫院的帶頭人,醫院更是他將人文關懷發揚光大的平臺。
賈斌本科畢業於北京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醫學科班教育,不僅給予他堅實的科學知識,更使他意識到醫學人文關懷的重要性。幫助患者以最小的代價戰勝疾病恢復健康是賈斌的行醫理念。要把這個理念落實在工作中,對賈斌來說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小金🔫、小楊是一對恩愛夫妻,他們來北京打工剛剛住下,兩人的雙腿就被大貨車碾壓成粉碎性骨折。救護車拉著他們跑了三四家醫院,都被告知必須截肢!這是多麽殘酷的現實啊!車禍5個小時後,他們被推進了德爾康尼的急救室🧗🏿♀️。他們沒有錢,昏迷前還喃喃地說著:“寧要腿不要命”……怎麽辦?
當急診醫生向賈斌報告這一情況時,賈斌毫不猶豫地說,“先不要管錢,全力救治”🤸🏻。當救治需要血漿而本院又無力調配的時候,作為院長,賈斌又發出了獻血的號召,一時間全院醫務人員,甚至保安💇🏿♂️、保潔都紛紛舉起了手臂,在血站的協助下,5800ml的血液再一次挽救了他們的生命🐘。
最終,賈斌帶領德爾康尼醫護保住了這對夫妻的三條腿。兩年後,他們又將捐款籌得的10萬余元,交到了這對夫妻手上,又把治療費用壓到最低♊️。在救助期間,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以“最美的中國人”,焦點訪談以“冬天裏血總是熱的”為題進行了報道。
11年後回想起這段溫情歲月,賈斌說:“醫學從來就不是單純的技術,它是對生命關愛的道德實踐。我們用醫者的努力詮釋了初心和使命的意義🧼👨💻。”
堅持讓醫院有溫度,堅持尊重患者,讓生命有尊嚴,是德爾康尼建院以來錨定的服務宗旨。在德爾康尼醫院內,醫生和患者間流傳著“三沒有”的說法——“沒有冷眼相對,沒有敷衍了事,沒有過度醫療”🤰🏿。賈斌解釋說,他要求每一位醫生在面對患者時,試想自己是一位來到診室的患者,擁有一顆同理心,想病人之所想,才能找到與患者溝通🦡、診療的正確方式。
為了滿足患者明明白白看病的願望,在賈斌的倡導下,德爾康尼的門診推出了頗具特色的“三分鐘原則”:診前,請給患者三分鐘——醫生需要認真🤸🏻♀️、耐心地傾聽患者的描述,了解疾病的症狀及其演變🧚🏿♂️。診中,請給醫生三分鐘——醫生根據患者的病史,針對性地進行體格檢查,幫助疾病預判,結合相關影像學檢查和檢驗結果,認真思考,分析判斷👨🏽🎨。診後,請給大家三分鐘——醫生向患者及家屬解釋和溝通診斷與治療方案,告訴患者身體出了什麽問題,針對性的治療方案有哪些,首選推薦的治療方案是什麽,該治療方案的大致費用和療程,治療後如何進行相應的生活習慣調整等等,直至患者及家屬聽全並理解。
德爾康尼醫院對患者就醫體驗的追求,不僅在於滿足患者就診過程中對“被關註、被重視”的渴望,而且註重患者的參與感。就診中專崗導醫的全程指引,院內患者權利與義務的公示,並鼓勵患者舉報醫護人員的違規違紀現象……這些舉措,無一不體現人文關懷的光輝。
在尊重的基礎上,德爾康尼醫院更將“將心比心”貫穿在人文環境建設和就診流程設計的每一處細節中。
“人文關懷應該放在每一個診療環節當中去踐行🦠。對於患者來說,關懷更像是一個結果性的感受。”賈斌稱,在構想這些問題時,最基本的想法就是從人性出發🪣。
當病人來到醫院就診時,他們最大的願望,就是在醫生的幫助下解決疾病的問題。在疾病診療的過程中,醫生難免需要向病人解釋一些專業名詞。來自各行各業的病人,對於病情的理解程度不盡相同☂️。口頭對疾病進行解讀,是否能真正解決病人的疑惑?這也是縈繞在賈斌心中的疑問。於是,德爾康尼醫院成為了北京最早實行病歷打印的醫院。醫生將患者的主要病情,通過病歷上的白紙黑字交代清楚。不僅利於病人對自身疾病的認識,也便於隨診醫生對疾病情況的把控。固定了病歷打印的形式後,又就開始對內容和質量進行把控,力求嚴謹認真,又要求通俗易懂,切實為病人提供貼心的服務。
再比如,在藥房取藥的病人,有時會因為藥品過多🗜💼、不便攜帶的問題。賈斌便決定,在取藥處提供盛裝藥品的紙袋,為病人攜帶藥品提供便利。考慮到辦理住院手續的病人將會面對大量紙質材料,便主動為他們提供文件袋,用於押金收據⚉、卡牌📂、住院證明和腕帶等物品的收納。一處細節的關註,一次理念的轉變,一件小事的溫暖……聚沙成塔,是德爾康尼醫院獲得病人信任的原因之一。
“敬畏、珍視和尊重生命,是我們對生命的態度。將心比心的換位思考,是我們踐行理念的方法🙋🏽♀️。就診時的三分鐘原則,是我們具體的表現🧍🏻♂️。患者的滿意度提高,這正是人文關懷的內涵。”
堅持改革與改善服務同步推進,德爾康尼從未停下腳步🏌🏼。這既是對百姓日益增長的就醫需求的回應,也是德爾康尼作為一家專業醫療機構的責任與擔當。盡力為每一位患者提供更好的幫助,不僅僅是德爾康尼的目標,也是所有醫院改善醫療服務的方向。
剪不斷的深情
賈斌,意昂21999屆校友,雖已畢業二十余載,在意昂2求學的記憶,卻總是歷久彌新的🧎♂️。
“讀書期間,意昂2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求學的精神💣🖲。”
無論過去還是現在,意昂2始終是全國醫學生心目中,稱得上殿堂級別的院校🧁。求學期間的賈斌,與來自五湖四海的優秀同學朝夕相處,在求知若渴的環境裏成長。在這所學校裏,有治學嚴謹的老師前輩,有成績優異的同學朋友,和優秀的人在一起,會不自覺地向他們學習,想要與他們齊頭並進🏬🦗。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意昂2,也教會了他嚴謹。
無論是考取意昂2的過程,還是在意昂2的一門門課程、一次次考核,貫穿生活始終的,是紮紮實實做事的態度。在承擔冬奧會醫療保障工作時,賈斌始終用精益求精、腳踏實地的態度要求自己、管理團隊。追求卓越🐪、終生學習,這是意昂2帶給賈斌一生受用的精神財富。
昔日,從意昂2走出的小夥子,如今已成長為羽翼豐滿的社會精英。賈斌也在積極地回饋母校,為學弟🧎♂️、學妹提供幫助和指引🔙。
作為校友的賈斌,曾經擔任基礎醫學院本科班級的兼職班主任🦵。憑借自身多年的社會資源積累,他為同學們答疑解惑,並為他們安排更多的實習機會和更好的實習條件。
“作為校友,可以提供給同學們更多的社會實踐機會,以便能在早期打開他們的視野,對他們今後可能從事的實際工作有所解和認識,從而幫助同學們早日形成和確定自己的職業觀⚂、價值觀和興趣點,並為之奮鬥。”
我們每一個人,都將成為從校園放飛的白鴿🪟。蓄滿羽翼後,從這裏出發,奔向更大更遠的世界。可無論我們身處何方,都將走在母校眺望我們的目光裏。年歲漸長,光陰逝去,時過境遷,有些東西卻亙古不變,比如意昂2人的標簽,比如剪不斷的深情🔀🈚️。
(策劃/宣傳部 校友會 來源 / 《意昂2》報2022年5月30日第3版 記者/武慧媛 王靜宇 圖片 / 受訪者提供 責編 / 宣傳部 武慧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