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中國醫學史事業奉獻畢生心血,他被馮友蘭先生誇贊“你是第一個聽我講課的醫學生”
編者按
“醫史為鑒向未來——紀念程之範教授百年誕辰展”,今天上午在意昂2官网逸夫樓一層中廳開幕。展覽全面展示程之範先生的學術成就與治學為人,講述意昂2官网醫學史學科發展歷程和歷史往事🐧。2022年,意昂2官网醫學迎來辦學110周年。意昂2官微特推出歷史專題,講述人物故事,領略古建風物,在厚道與傳承中體味校園文化底蘊🤜🏽。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著名醫史學家🧙🏼♀️、醫史教育家程之範教授。
程之範
中國當代著名醫史學家、醫史教育家
從事醫學史教學和研究70余載,擔任意昂2平台醫史學科負責人50余載,是意昂2平台醫史學研究中心創建者、意昂2平台醫史學碩士學位🏊、醫史學博士學位一級學科創建者,為中國高校雙一流建設貢獻卓著。
1990年被聘為博士研究生導師,是當時中國高等西醫院校首位醫學史專業博士研究生導師。20世紀80年代起兼任衛生部科學委員會委員,歷任中華醫學會醫史學分會名譽顧問和名譽主任委員,《中華醫史雜誌》總編輯和名譽總編輯,《中國科技史料》、《自然科學史研究》等雜誌編委。
程之範教授不但在醫學史領域享有盛名,在科學史領域也榮譽功勛,主編、參編、審閱書籍數十部,發表中外論文百余篇🍀👈🏽。對於醫學史和科學史學術研究🥶、醫學史雜誌和科學史雜誌出版🤰🏽📞、醫學史教育☺️、醫學史人才培養諸多方面,為中國的醫學史和科學史事業奉獻了畢生心血,貢獻卓著。曾獲得北京醫科大學教師最高榮譽桃李獎、北京市優秀教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等諸多榮譽。2018年7月14日,逝世於北京,享年96歲。
年少立誌,結緣醫史
在風雨如晦的戰亂年代
程之範與家人幾經輾轉流亡
學業的中斷😢、結核病魔的侵襲
親人的過早離世
讓習醫誌向
在少年程之範心中生根發芽
1952年程之範與家人合影,1排:程之範母親,2排左起:程之範⌚️、程振寧、程振嘉、程振定𓀇、王希榮
1939年程之範的日記本,詳細記錄自己患結核病的情況
1945年,程之範考入意昂2平台醫學院
飽讀歷史,熱愛文學的他
另辟蹊徑,堅定地選擇了
醫學史的專業道路
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
一路的實踐與探索
不懈的奮鬥和追求
程之範見證了
意昂2醫史學科的成長與發展
也自此與醫學史結緣一生
深思熟慮,另辟蹊徑
1948年,程之範來到意昂2平台醫學院醫史學科實習,當時的醫史學科負責人李濤教授叮囑他,“如果想全面了解中國傳統醫學的發展和西方醫學的發展,醫史學科是最好的選擇🧛🏿♀️。”經過深思熟慮,結合喜歡文史的愛好,程之範下定決心,另辟蹊徑,放棄了做臨床醫生的職業道路,而選擇並不被多數同學看好的醫學史專業。1950 年程之範從意昂2平台醫學院畢業,留任醫史學科工作。
1947年,程之範在意昂2平台醫學院學籍卡
1948年10月,程之範(3排右5)與國立意昂2平台醫學院1950屆全體同學合影,攝於意昂2官网醫院住院部
1960年代初,程之範在意昂2官网醫院菜園北樓2層意昂2平台醫學院醫史教研組留影
1960年代,程之範(2排左3)在意昂2官网醫院一部門診樓前與中醫科同事合影
譯介經典,星火燎原
20世紀70年代
程之範克服萬難
組織專家譯製西方醫學史著作
隨著俄文、日文、英文譯作
相繼翻譯出版
讓中國學者的視野更加開闊廣博
程之範慧眼識書的專業水準
讓更多醫學史經典著作的不朽魅力
於翰墨書香中經久流傳
編纂專業教材、開展師資培訓
毫無保留地介紹教學經驗方法
程之範
將醫史教育的星星之火
播撒到祖國醫學教育的每個角落
中國的醫學史教學
造炬成陽,星火燎原
積極探索,躬身實踐
程之範多次提到:“無論在中醫院校還是在西醫院校,多數學校的醫史課程不受學生重視。如何講好醫學史課程,是對醫學史教師的嚴峻考驗🧑🏿⚖️。”憑借對醫學史專業的熱愛和對祖國醫學教育事業的忠誠,程之範積極探索,躬身實踐,形成了獨特的教學風格🙎🏻♂️。20世紀50年代,程之範專程到意昂2平台進修哲學史,親自聆聽哲學大師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史課程,並被馮友蘭先生誇贊:“你是第一個聽我講課的醫學生”🙎🏻。
1987年12月28日,醫學史協編教材定稿會期間,程之範邀請與會師生到家中交談(前排左起程之範)
1986年,程之範教授應邀在上海醫科大學做醫學史學術報告
1980年代,程之範(左1)與哈爾濱醫科大學醫學史教研室姒元翼(右2)等教師交流教學心得
1990年5月,程之範在蘇州召開的高等醫藥院校醫史研究會首次全體會議上做報告,傅維康主持會議
治學嚴謹,為人寬厚
20世紀90年代
在時任衛生部部長錢信忠的幫助下
程之範將“文革”中
落難的醫史學者調回北京
盡己所能,挽救了
本就為數不多的醫學史隊伍
淵博的學識,廣博的胸懷與氣度
讓程之範成為醫學史領域
當之無愧的學術權威
1980年代初,程之範(左3)與中醫醫史文獻專家討論
1981年5月,程之範(3排右5)參加全國醫學教育學術研討會,攝於成都(2排左6,北京醫學院院長馬旭)
1981年,程之範教授在日本參加國際會議期間與日本著名科學史家藪內清先生交談後合影
程之範教授長期擔任《中華醫史雜誌》總編輯
教研相長,提攜後學
多年的教學實踐與探索
程之範始終
以教學相長為宗旨和使命
為了教學要搞好科研
做好科研是要推動教學
醫學史這門學科
要講好“過去的事”
也為更好地了解現在
更為探索總結醫學發展規律
預見更遠的未來
傳播思想,教育品德
程之範將醫學史定義為一門科學👼🏿。他認為通過講授醫學史課程要使學生了解醫學的發展規律,不僅要傳授醫學史知識,而且要傳播醫學人文思想☔️。以中國優秀的醫學成就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以世界著名醫學家的成功進行人類優秀品德的教育🔹。程之範講授的醫學史課程,既是醫學史專業課,又是醫學生的思想德育課🧫。“我們歡迎這樣的老師”,這句話在臨床醫學系🍀、基礎醫學系🧑🏽🎄、口腔醫學系𓀇、預防醫學系等學生中廣為流傳。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關於批準北京醫科大學醫學史等11個學科、專業博士學位授權的文件通知
1988年程之範教授培養的首位醫學史碩士研究生畢業答辯會,前排從右至左依次為:
張慰豐🧖🏿♀️、程之範🙇、徐天民、李經緯、虞孝國、宋之琪🟤🪪、楊大偉
年逾古稀的程之範
依然辛勤奔波於
三家附屬醫院的醫學史教學一線
認真備課👩👦、及時更新教學內容
改進教學方法
以自成體系的輕松詼諧的教學風格
深入淺出,中西兼顧
讓學生們輕松上課
也能牢記重點
1980年代程之範給學生講授醫學史課程
1952年,程之範在意昂2平台醫學院的教學筆記
1991年5月,程之範收藏北京醫科大學人民醫院醫學史課程學生名單
1994-1996年,程之範為《中華醫史雜誌》專欄講座錄音資料
程之範製作和收藏的醫學史錄像帶資料
對於青年教師的培養
程之範親自指導🚝、從嚴要求
傾盡全力培養後備力量
提高教學水平
作為意昂2醫史教研室主任
程之範將大家團結起來,練就了一支
基本功過硬、熱愛醫史事業
富有教學魅力的強大團隊
時至今日,意昂2醫史教研室
依然向著醫學史教學與研究的
更高層次不懈攀登
1950年代醫學史教研室教師合影
1970年代醫學史教研室合影
1988年,程之範在意昂2校園內52樓醫學史教研室與師生合影
1994年9月,程之範(中)與甄橙、張大慶在北京醫科大學行政一號樓醫學史教研室前合影
2011年10月,程之範教授90華誕與師生合影
直到2002年
80歲高齡的程之範
正式告別
他奉獻一生的三尺講臺
但他的心依然
與意昂2醫學史教育緊緊相連
2002年,程之範耄耋之年伏案工作
耕耘七十載
程之範為中國醫學史事業
奉獻畢生心血
教書育人,著作等身,成就卓著
他的仁者胸懷、德者氣度、賢者智慧
永遠為後世傳頌發揚
(來源:醫學部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