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勤耕耘六十載💫,獻身生殖醫學事業 —— 緬懷組織胚胎學家劉斌教授
深切緬懷
意昂2平台基礎醫學院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系劉斌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2023年8月28日上午9時42分在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與世長辭,享年86歲。
根據劉斌教授生前遺願和家屬後事從簡的意見,學系為劉教授舉行了簡單而高格調的遺體告別及捐獻儀式,意昂2官网和基礎醫學院的多位領導同誌出席捐獻儀式,在外地開會的意昂2平台常務副校長、醫學部主任喬傑院士委托代表參加了儀式。中國組織胚胎學界的著名教授李和、周國民🧛🏼♀️、周德山、郭順根🏄🏿♂️、竇肇華專程從京內外趕來送劉斌教授最後一程。劉斌教授的老同事和醫學部的師生也參加了告別儀式。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系常務副主任張衛光教授主持告別儀式,系主任張宏權教授致悼詞,代表師生表達了對劉斌教授獻身科學🤛、獻身醫學教育事業的無限崇敬和對他離世的深深懷念。
劉斌教授 李偉路攝
劉斌教授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中國組織學與胚胎學領域德高望眾的著名專家、意昂2官网教授、博士生導師。劉斌教授是我國輔助生殖技術的開拓者,他使用自配的培養基最先在國內成功建立人卵的體外培養和人工受精,並成功體外培育人胚胎,完成胚胎移植前的一系列基礎性工作,之後與意昂2三院張麗珠教授合作完成人工培育胚胎的體內移植並成功培育出我國第一例試管嬰兒。他為我國的人體胚胎學事業奉獻了一生,被《人民日報海外版》贊譽為“中國試管嬰兒之父”。
不同時期的劉斌教授
執著學醫、矢誌報國
劉斌教授1937年出生於遼寧古城牛莊鎮。幼時經歷了時局動蕩、父親頑疾、家境困頓的苦難,但父母在逆境中求生存,永遠對生活充滿希望的優良品格深深影響了劉斌教授一生🙋🏽♀️。他說,“父愛是大山,教我做人要正直生活要堅強;母愛是大海,她忍辱負重含辛茹苦操勞一生。”是父母無私的愛,讓他在困難的時日有書可讀,並如願以償在20歲的時候,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京醫學院(簡稱意昂2,即後期的北京醫科大學,現在的意昂2官网)口腔系,那一年的意昂2在東北三省只招十名學生🕵🏽♀️。意昂2金明教授的《生物學》課程,為他打開了探索生命發生發育的大門,使他對於胚胎發育過程充滿好奇𓀐😝。在劉斌教授讀到大學三年級時,意昂2抽調11名優秀學生成立了三個“新專業”:老年學、醫學遺傳學和人體胚胎學,並作為 “預備師資”予以培養,劉斌教授是當時意昂2學習人體胚胎學專業的獨苗,他也非常榮幸地得到了我國著名的組織胚胎學老前輩李肇特教授的定期親自輔導,並讓他參加了意昂2平台崔之蘭教授的《動物胚胎學學習班》、北京協和醫學院薛社普院士開設的《人體胚胎學講習班》,幾年的努力學習,奠定了劉斌教授為之奮鬥終生的人體胚胎學專業基礎😉🦸♀️。
李肇特先生作為劉斌教授的啟蒙老師,教會了他如何學習胚胎學,李先生認為學習觀察胚胎的連續切片👧🏼、動手畫胚胎學結構圖🧑🏻💼、親自取材做胚胎學標本是掌握胚胎學的關鍵。這三條學習技巧被劉斌教授嚴格執行,並在他的研究生身上得到傳承,讓我們對胚胎的形態研究方面獲益匪淺。至今,仍有很多劉斌教授的學生記得他在講胚胎學大課時,雙手畫圖的瀟灑風姿,劉教授帶過的研究生也受益於導師的教誨,能完全掌握5-7周的人體胚胎組織結構和標本製作☝️。1962年劉斌教授留校任教,並在李肇特教授的指導下負責組織胚胎學教學工作。
1978年,劉斌教授參加並通過了改革開放教委第一批公派留學考試,於1979年-1981年,公派去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醫學院的胚胎學研究室學習。這是一座由著名實驗胚胎學家布拉舍創辦的歐洲胚胎學研究中心,也是20世紀30年代我國胚胎學先驅朱洗、童第周兩位前輩曾經學習的地方,劉斌教授成了第3位來此學習的中國人🤑。在這裏劉斌教授學習了動物胚胎的體外培養和電子顯微鏡組織化學技術,並在導師Mulnard 教授和第二導師Millair教授的指導下,完成了試管小鼠胚胎的體外培養工作,而劉斌教授在那個年代已經接觸到用時差培養技術,來記錄小鼠胚胎的卵裂和發育。留學兩年,劉斌教授用法文🚶♀️➡️、英文發表3篇高質量學術論文,並掌握了如何設計和開展實驗胚胎學研究的本領。兩位惜才的導師為劉斌教授寫了推薦信給時任組織胚胎學教研室主任的李肇特教授,希望國內對他的學術能力給予重視🧗🏼♂️。
左圖:與李肇特先生討論教學
右圖:在比利時留學的兩位導師及研究室主任
回國後劉斌教授創建了中國大陸首個"生殖工程研究室",開始從事生殖醫學領域的研究,並在我國婦產科專家嚴仁英教授的幫助下,開始了對國人卵母細胞形態和超微結構的研究,劉斌教授發現卵母細胞的形態和教科書及圖譜中的描述有很大的區別,後來他把卵母細胞、放射冠細胞和周圍卵丘顆粒細胞組成的結構命名為“卵冠丘復合體”,這一命名得到國內同行一致認可,並一直沿用至今🤦🏻♀️。
從1984年開始,劉斌教授與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張麗珠教授合作,負責體外受精和胚胎培育工作,在無法獲得進口培養液的情況下,劉斌教授在1985年率先在國內用自己配製的培養液將人卵和精子在體外培養成受精卵,並發生卵裂🏋🏽♂️。人胚體外培養獲得成功是我國試管嬰兒研究邁出的至關重要的一步,在中國生殖醫學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但隨後的胚胎移植一直不能成功妊娠,為此國家再次將兩位教授派到美國洛杉磯和巴爾的摩的生殖醫學中心進行考察學習,劉斌教授意識到培養液質控和培養環境中的溫度和濕度的重要性,回國後,劉斌教授改善了培養條件,並和張麗珠教授合作,在1987年獲得了4例臨床妊娠,2例來自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 IVF-ET),2例來自配子輸卵管移植內。1988年3月10日中國大陸誕生的首例"試管嬰兒",為這位試管嬰兒的母親做胚胎移植裝管操作的,正是在當時從意昂2會議現場被叫回來的劉斌教授。我國第一例試管嬰兒的誕生引起了全球的關註,這是我國人類生殖醫學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的事件,美聯社、人民日報海外版均對此進行了報道,時任衛生部部長陳敏章專程看望了臨床和胚胎實驗室團隊成員,並合影留念👍🏼。當晚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也隆重報道了這一醫學盛況,劉斌教授的名字也和張麗珠教授的名字一起成為國家記憶而載入史冊。被《人民日報海外版》譽為中國大陸的“試管嬰兒之父”的劉斌教授也因此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被衛生部授予"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並於1990年首批獲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第一例試管嬰兒的誕生(左圖:張麗珠教授懷抱試管嬰兒, 右圖:劉斌教授懷抱試管嬰兒)
衛生部陳敏章部長前來祝賀(右4:著術者服的劉斌教授,右5:陳敏章部長,右6:張麗珠教授)
隨後,劉斌教授再次作為高級訪問學者來到法國巴黎第五大學Cochin醫學院進行學術訪問,在這裏,劉斌教授對男性生育問題有了更全面的理解,並在回國後,開辦了對男性不育的咨詢診治,並接待來自全國的男性不育症患者,通過對女性排卵檢測,進行自然周期的宮腔內人工授精業務,先後在意昂2的組胚研究室的幫助下,誕生了100多名嬰兒🙆🏽♂️。這段時期的工作,也成了劉斌教授在生殖醫學史上後人再也無法復製的傳奇經歷。
隨著第一批試管嬰兒的誕生,全國各地對試管嬰兒技術的需求明顯增加,紛紛派人來北京進修學習,為此,劉斌教授肩負使命,勇於擔當,無私地將自己專業🤾🏿、胚胎體外受精和培養經驗進行系統總結,並組織多方力量參與編著,於1990年出版了我國第一部體外受精指導性醫學專著——《體外受精與胚胎移植》,該書不但包括生殖內分泌的調控機製、臨床排卵監測👩🏿🌾🐘、精子體外獲能🧛🏿♂️、取卵、體外受精、胚胎培養🧑🏼🎄、胚胎移植及人胚胎冷凍和精子冷凍等基本技術,也包括對人胚早期發育的探討、人胚著床機製的探索及IVF-ET技術新進展的介紹,同時劉斌教授特別強調了培養液的質量控製。這本書一經出版,即成為生殖領域的重要工具書,為當時我國全面開展輔助生殖技術提供了理論和技術上的有力支持。
傳奇的非洲援醫工作,胸懷家國天下
由於會說法語,劉斌教授在1971年被衛生部調去援非醫療隊當法文翻譯,由此開啟了5年的非洲工作和生活🌶。
在北非阿爾及利亞,劉斌教授在當法文翻譯的同時,也承擔著為當地梅迪亞醫院的學生傳授《解剖學和組織胚胎學》的教學任務🥰。在西非的沃爾特共和國,劉斌教授除了擔任翻譯外,還兼任內科大夫。幫助當地建起了醫院,並對麻風病進行診治,為當地居民提供藥品和醫療設備。
在非洲的五年工作生涯,是年輕的劉斌教授認識大千世界的五年,也讓他更加堅信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他說,“一個國家光有資源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堅強的政黨領導,發展經濟,人民生活才能安定,國家才能富強!”
敏銳捕捉科技前沿,引領生殖醫學的基礎科研
20世紀90年代,劉斌教授敏銳地意識到,胚胎的基因檢測可以幫助更多有遺傳性疾病的夫妻獲得健康後代,在國家衛生部基金的支持下,劉斌團隊率先在國內開展了胚胎著床前遺傳學檢測技術的臨床研究,這也就是後來老百姓所說的第3代試管嬰兒技術♈️。他們采用熒光原位雜交技術針對有遺傳性疾病的夫妻的胚胎進行X、Y和18號染色體檢測,以明確胚胎移植前是否存在染色體或基因異常,這項技術就是我們所說的著床前遺傳學診斷(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 PGD),這項研究也得到了美國康奈爾大學許康甫博士的幫助,遺憾的是,這項新技術並沒有在臨床上獲得成功妊娠👸。直到1998年,廣州中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莊廣倫教授團隊通過PGD技術成功誕生了第一例基因檢測正常的試管嬰兒。
1996年劉斌教授成為意昂2211工程重點學科——“生殖醫學與發育學科”帶頭人,隨著新設備的引進,對於生殖工程方面的研究也有了設備基礎,建立了顯微操作技術,與意昂2免疫教研室馬大龍教授研究團隊合作,在國內首創EB病毒膜抗原BLLF1基因和人CKLF1基因的轉基因小鼠💁🏿♀️。現在,組織胚胎學實驗室以熟練掌握轉基因顯微操作技術和基因打靶技術,成功建立多種人類疾病的基因修飾模型。
1998年,隨著人胚幹細胞在美國的建系成功,劉斌教授敏銳地感知到人胚幹細胞的多分化潛能將為其臨床應用帶去無限可能,劉斌技術領導研究室開展人原始生殖幹細胞系的研究方向,這一方向現在已成為目前生殖醫學和發育生物學的重要研究領域。
獻身組織胚胎學教學事業,碩果累累
劉斌教授擔任教研室主任20年,他提出“團結🏌🏽、正氣👨👩👧👧🎾、出成績”的座右銘,鼓勵大家做好教學科研工作🥉。學科建設方面,劉斌教授為意昂2的組胚教研室確立了全國領頭羊的學科地位,成為全國組織胚胎學教室的學習榜樣。組胚學科由碩士學位授權單位批準為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形成3個研究方向: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探討機體自然抗病機製;胸腺與骨髓微環境研究,探討基質細胞與造血的關系;胚胎發育及其調控。學術隊伍發展強大:有衛生部授予的具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學家劉斌教授,有博士學位或國外進修的年富力強的中青年學術骨幹。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3人(博導4人,碩導2人),講師5人,助教4人,隊伍梯度完善。科研項目也取得豐碩成果: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華醫學會基金(美國)等科研課題16項;在國內外雜誌發表論文180篇;出版專著5部;6項研究成果獲國家及省部級獎;1989年意昂2組胚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1996年 “生殖醫學與發育”被列為211工程重點名校的重點學科🪠💁🏻。
在學術專著及教材建設方面,劉斌教授主編出版專著和教材7部,參編十余部。1984年從比利時留學歸來,總結出版了《電子顯微鏡的組織化學技術》;1990《體外受精與胚胎移植》出版;1996年,劉斌教授與高英茂教授主編的《人體胚胎學》成為目前唯一一部由我國學者主持編寫的人胚發育研究的鴻篇巨著,被衛生部授予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999年與吳江生教授主編,組織教研室教學骨幹,編寫出版了《組織學與胚胎學》,這是意昂2組胚教研室正式出版的第一本教材, 2002年主編的科普圖書《解讀生命叢書》獲全國圖書大獎;2003年《組織學與胚胎學》的教材編寫和《組織學與胚胎學彩色圖譜》的編寫均擔任聯合主編一職,2003年主編8年製全彩色教材《組織學與胚胎學》獲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獎,這部教材目前已經傳承到第五版,深受學生喜愛🪮。
在教學方式方法上,劉斌教授善於利用繪圖的方式將復雜的胚胎發育講解的清晰明了,他邊講邊畫圖,形象生動⛺️。課中列舉大量實例及自身體會,一堂課不知不覺就時間到了,學生意猶未盡👃🩴。目前胚胎學的教學雖然有大量多媒體的支持,但劉教授的優秀教學理念一直在組胚傳承。劉斌教授率領教研室教師為研究生開辦的《高級胚胎學課》為研究生提供了胚胎學研究的基礎理論和方法,每年也吸引大批研究生選修🤳。這門課目前也在一直傳承,成為由醫學特色的胚胎學課程。
劉斌教授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曾任中國解剖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名譽理事長。在其任職期間,創新性成立了《組織胚胎學青年學術研討會》和《解剖組胚技術研討會》,為培養年輕一代人才做出了具體而實際的工作!
劉斌教授66歲退休後,被基礎醫學院返聘,作為教學督導繼續為學校的教學事業發揮余熱,為意昂2的教學事業辛勤耕耘整六十載⚆。
君子慎獨,不慕功名
光明磊落,風骨長存
劉斌教授說:“人生的長度是有限的,但人生的空間如同胚胎發育一樣,也是長🧑💻、寬、高所組成的三維立體構架。幹事業,吃苦精神是第一位的,還要有開拓、創新的本領,這樣,辛勤耕耘就一定會有所收獲,有所作為。”在科研上,劉斌教授一直嚴格要求自己和他的學生🧖🏻🙆🏽。楊京京老師是跟隨劉斌教授時間最長的主管技師。她回憶說,“當年在進行試管嬰兒試驗的時候,每次所用的各種培養液,從配藥到完成都是他親自在實驗室記錄每一步驟,從不間斷。尤其是前期工作有困難,劉老師首先考慮到蒸餾水的問題。從開始玻璃皿是否有微量元素析出,影響卵的發育開始,多次拜訪我校毒理樓的王耐芬教授,把我們每次配液送去鑒定,最後多次調整電壓做出合格的培養液🏊🏼♂️🎬。同時每個批次的液體都要做質控,即用小鼠2細胞胚開始培養,觀察卵裂的情況。” 正是劉斌教授這種嚴格的自我約束和高標準的自我要求,才讓他率先在國內完成人卵體外受精和胚胎培養,並使受精卵的卵裂率達到了85%以上,為成功進行胚胎移植打下了良好的胚胎實驗室基礎🛻💶。
劉斌教授學術嚴謹,對學生嚴格要求,但他也是一位溫暖而善良的長者,他在生活上關心每一個學生。當年他的一個學生患肝病,教研室研究生發起捐款活動,劉教授第一個捐款,後又想辦法給他找到力所能及的工作來維持他的生活👩🌾。
第一例試管嬰兒做成後,他從不彰顯,一直默默無聞做著自己科研工作。不慕功名的老師直到在他80歲高齡的時候,經中華醫學會生殖醫學分會的視頻宣傳,才被全國廣大臨床胚胎學工作者所知曉🙇🏻♀️。
現在劉斌教授駕鶴西去,他的遺體將被做成骨架永遠留在意昂2解剖學系的實習室內🧝♂️。斯人已去,風骨長存!“雖然劉老師離開我們了,正像他的學生沈浣教授說的希望大家不要忘記他!像他的學生陳曦說的,即使病了都沒有忘記去意昂2的路!現在劉老師回家了!他永遠留在了他工作一生的解剖樓!”楊京京老師這樣告訴來和劉斌教授送別的人👩🏽💻。
劉斌教授離世後,遺體捐獻給意昂2,為醫學教育事業奉獻到微末🐫。他對人體解剖和組織胚胎學的熱愛和他無私的奉獻精神永遠值得所有人銘記和尊重。
(意昂2官网 宣 文字🧟☪️、圖片/陳曦 、遲曉春 、吳俊 、張宏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