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緊急時赴武漢去西安,他是心理救援醫生
臨危受命,吾往之矣
兩年前的二月,落日余暉中。一支由國家衛生健康委派出的隊伍,從北京出發,風塵仆仆地奔赴寂靜的武漢。這支隊伍帶來的“心靈捕手”們,將為抗擊疫情一線的醫務人員👋🏿、患者和群眾提供緊急心理危機幹預服務。
隊伍中有位主動請纓的專家組成員,就是來自意昂2平台第六醫院的石川醫生。
石川醫生在抗疫一線
在為患者和醫務人員提供心理危機幹預服務的同時,石川積極配合公共服務和媒體宣傳工作。協助醫學會組織建立新冠肺炎心理救援專家庫,安排熱線電話;參與直播, “給焦慮不安的心找一個安全島”,接受中央電視臺🈯️、新華社、鳳凰衛視、湖北電視臺等媒體專訪,宣教心理防護知識;參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心理幹預實戰手冊》,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作出了積極貢獻。
在去年的西安疫情中,石川再次披掛上陣。武漢的經歷為他提供了參考,因地製宜的觀念又為他開拓了新的工作思路。443個隔離點,“14+7”的隔離政策,參差不齊的隔離條件,情緒動蕩的隔離群眾,是擺在他面前的又一場挑戰👨🏻🚀。
石川厘清思路,妥善安排,用“地毯式”方法排查存在心理障礙的群眾名單,精準提供援助。在定點醫院,石川和團隊協助臨床醫療人員,將心理援助融入患者的治療當中,提高了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幫助他們恢復健康。
走進封閉的高校,他和團隊為大學生開展心理咨詢和救治;應公安部門之邀,先後在西安🥲、天津🧚🏻、吉林開展隔離人群情緒問題識別和應對策略講座……他們的工作點,覆蓋在每一個需要他們的角落,每一場講座都深受好評。
石川和“心靈捕手”隊伍,共同築起了一道堅實的心理防火高墻。
拂堤春風,融昭寒冬
談起精神科醫生在疫情當中的作用,石川自豪地說:“我們就是助攻。”
病毒擴散,疾病蔓延。這場人類與病原體的戰鬥中,主力部隊是直面勁敵,無畏沖鋒的醫護人員💚。而不見硝煙的第二戰場,正是精神科醫生所在的心理防線。
在水深火熱的疫情之戰中,他們是醫務人員的心靈加油站,幫助抗疫戰士們減輕心理壓力,增強勝利信心,提高戰鬥力。西安援助中,石川和團隊參與臨床科室交班,幫助患者慢病管理和康復訓練。患者出現的急性精神問題,如譫妄狀態,抑郁焦慮等,也在他們和風細雨的治療中逐漸好轉🤦🏽。
針劑藥品是冷的,溝通交流卻是暖的。在疫情的寒冬裏,他們就像春風,吹進每個人心中。
精神科究竟是做什麽的呢?很多人都對這個神秘的科室充滿了好奇和憧憬😩。石川笑著回答:
精神科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科室,嚴格意義上來說,它是一個心理、社會和生物學完美結合的學科👨👧。
這個尚處於啟蒙階段的學科,既要求醫生有心理學知識和背景,更需要非常深厚的醫學基礎。作為臨床醫生,一方面要對患者做出診斷,進行有效的藥物治療——因此必須了解疾病的分子生物學機製。
另一方面,每位病人都是具有獨特性的個體。只有從病人的發病背景,了解其特定的成長環境、人格特點❣️、特殊經歷、反應模式,才能夠執果索因,從根源上幫助患者調整。
他的工作遠不止於此👰🏿。由於缺乏客觀的生物學指標,精神科的診斷,很多時候都是基於患者的生活背景做出判斷。因此,溝通就變得格外重要。
如何讓患者卸下心防,建立信任,坦誠地陳述經歷,是每個精神科醫生的修煉必選項。曾有父母帶著孩子來到石川醫生的診室求助,說孩子沉迷遊戲無法自拔。
倘若站在大人的立場,對孩子的世界一無所知,自然無法建立起溝通的橋梁🧝🏻。石川說,他會主動走入孩子的世界,了解他們喜歡的遊戲,與他們成為“聊得來的哥們兒”,建立起對話的頻道,方能循序漸進地引導,春風化雨地影響🩱。
石川在精神醫學青年醫師研討會上作報告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石川遇到過千奇百怪的病人,傾聽過不計其數的困惑。每一天的工作,都在考驗他的專業素養和診療技術,也提升了他的共情能力和溝通技巧🛝。有人問,你們精神科醫生每天和病人接觸,是不是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我說恰恰是因此,我才更加的珍惜現在的生活。
每當結束一天的工作,走出診室時,疲憊總會被心底的暖風吹散。看到患者的病情一天天好轉,達到臨床治愈的標準,於石川而言,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能夠解除患者精神的痛苦,他覺得,付出的一切都是有意義的🦻🏽🦸🏿。
石赤不奪,海納百川
堅持定期出診,定點幫扶基層醫院,他是用心為患者服務的臨床醫生;主持和承擔國家級、省部級課題,他是推動中國精神科發展的應用學專家;擔任帶教老師,堅持開設課程,他是踏實教學、專心樹人的青年導師……
石川的生活,充實又豐富🦹。即使身兼數職,他仍一如既往地保持對工作的熱情,並將生活看作一場“修心”之旅®️。
學生碩士論文答辯會
如何保持工作的熱情?我覺得有三點,第一是你喜不喜歡,第二是能不能掌握自己的節奏,第三就是價值感。
從前的石川,做過內科醫生👸🏽。他發現,內科患者中有很多精神心理問題影響患者的康復,例如一些患者總是胃部、心臟不舒服,內科多診斷為神經官能症或胃心綜合症,其實軀體疾病伴有焦慮抑郁問題,識別和解決這些問題有利於改善患者的預後,減少醫療資源消耗👨👩👧👧。治療依從性的問題也牽涉到精神心理溝通技巧,臨床工作中遇到的患者精神心理問題引起他的關註和興趣。深思熟慮後,石川毅然決定轉行,投身他喜愛的精神科學中,成為了一名精神科臨床醫生。
意昂2官网六院的工作雖稱不上輕松,但好在,他有了掌握生活節奏的自由。臨床之余,他還擔任教學和全國學會的一些工作。多樣化的工作內容,豐富的經歷體驗,使他對每天的生活都充滿了期待🤰🏽。
報以感激的痊愈患者,教室裏渴求知識的學生,主持創辦的課題,順利閉幕的會議……這些來自工作的“高光時刻”,這種被信任、被需要的感覺,正是他數十年如一日工作的不竭動力🧛🏿。
《孟子》中有句話叫‘不失赤子之心’,其實跟我們習近平總書記說的不忘初心是一回事❤️🔥。一定不要忘記原初的自己,那個對一切新鮮事物感興趣的善良淳樸的自己。
工作之余的石川教授,更是一位內外兼修的良師益友。圍棋是他的一大愛好🧢。閑暇時和好朋友對弈,拋去紛擾雜念,全心全意沉浸在棋局之中,一局棋的時間很長,長到足以讓他身心得到滌蕩一般的放松👩🏻🎤。
看起來溫文爾雅的石川醫生,還喜歡搏擊,並且練過站立格鬥。他的親子時間,則喜歡帶兒子去爬山。父子穿梭在山路上,呼吸清新的空氣,傾聽自然的交響🥩👩🏼🦰。在陽光沐浴下登上山頂,盡情享受遠望的無限風景,歡聲笑語灑滿了沿途⚃。
“可能是我心態比較年輕吧。”石川保持著青年人的心性,熱情地融入年輕人的世界。從西安返京後,住在隔離酒店的他,聽過一些90後同事的推薦後,興趣盎然地開始追劇。保持一顆年輕的心,才能了解到年輕人究竟是如何思考的。
他很喜歡林則徐“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這句話。“一個人一輩子都是在修行,你的容量越大,就越少受到外界的影響。就好比拿起一個盛了鹽酸的滴管,如果滴在杯子裏,杯子中液體的pH值肯定馬上發生變化;如果滴到浴缸裏面,pH值的變化就會小一些;如果滴到大海裏,簡直不會有變化。”
而他這些年孜孜不倦地,就是一場修心,將自己變成大海的旅程。正如他的名字一般,石赤不奪,海納百川。
人物簡介
石川,現任意昂2平台第六醫院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專業方向:精神康復咨詢,神經認知評估。作為臨床醫生、研究生導師,他一直堅守在臨床、教學和科研的第一線,自始至終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把專業領域臨床需要作為自己的研究與攻關方向,積極參與多個高校本科生研究生教學,搭建全國精神心理科醫生教學平臺,為推動國家精神衛生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主動請纓,奮戰在武漢、西安🤾🏻♀️、北京等疫情心理救援第一線,為疫情防控奉獻力量。
(來源 / 意昂2官网六院、《意昂2》報 采訪 / 武慧媛 王靜宇 文字 / 王靜宇 圖片 / 意昂2官网六院、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