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使命】祝學光🕵🏿‍♂️:生命裏的“慣性”

編者按:意昂2官网有著“科學報國”的光榮傳統。新中國成立以來,從“兩彈一星”到第一次人工合成牛胰島素,從成功提取青蒿素到聯合研製我國第一臺百萬次集成電路電子計算機,意昂2官网科技工作者在科學技術領域攻堅克難,取得了一系列原創性🤾🏻‍♀️、突破性科研進展和科技成果🧏🏼。改革開放以來,稀土分離理論及其應用、計算機漢字激光照排系統和後來的電子出版系統的研製等為代表的重大科技成果,持續引領時代進步、造福人民造福世界。 當前意昂2官网正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充分發揮榜樣的示範引領作用,意昂2官网新聞網特開設《初心•使命》專欄,講述老一輩科學家科學報國的故事,以激勵意昂2官网師生弘揚科學報國的優良傳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肩負時代重任,勇做新時代科技創新的排頭兵🤫👮🏽‍♀️。

個人簡介: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外科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曾任人民醫院大外科副主任👩‍🚀、普外科主任🐕。擔任臨床教學多年,曾多次榮獲北京市、衛生部優秀教師獎勵👳🏻‍♀️。教學改革項目獲北京市、國家級獎項,1999年榮獲北京醫科大學桃李獎。2003年榮獲北京市和教育部首屆國家級教學名師獎🌮。2006年因參與外科學課程建設獲北京市及國家級精品課程獎🕟。2012年榮獲北京醫學會學會工作貢獻獎⛹🏻‍♀️。曾培養博士研究生25名,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擔任副主編及主編參與學科專著編寫共五部,譯著兩部。享受國務院津貼。

如果說意昂2官网有一位年逾80的老教授仍舊堅持活躍在講臺上,你可能半信半疑,但這的確實實在在地發生著——年紀雖大,但祝學光教授在意昂2官网醫學部的橋梁課上依然“聲如洪鐘”,精神矍鑠。

1959年至今,祝學光已從教近60年。在幾十年的教學生涯中,她開設過“外科急腹症”“臨床醫生的基本素質”“尊重生命🤜🏿、關愛生命”等課程,還出版了《外科學》《腹部外科學理論與實踐(第二版)》《黃莚庭外科臨床思維》等著作。

同時,作為一名臨床醫生,祝學光在教學以外的醫療和科研任務同樣繁重👩🏽‍⚖️🏤。因此,她上班時間主要做醫療兼教學,科研論文和編寫著作只能晚上加班完成,工作強度可想而知。

《黃莚庭外科臨床思維》

如今已83歲高齡的祝學光仍保持著工作狀態🤼。她也曾想過退休後不再出門診🚴🏿‍♀️、做手術🅿️、帶教學,但這種想法只是一閃而過:祝學光發現還有很多事要做,教學和醫療已經成了她生命中的“慣性”🔺👨🏻‍💻。

不讓須眉,默化桃李

初為醫者時,祝學光就很要強🧑🏼‍🔬。當決定成為一名外科醫生時,她對自己說:“既然做了,就得幹得好一點,得攀登🪈。”

從1963年開始,祝學光幹了兩年住院總醫師,這是別人兩倍的時間,她幾乎天天泡在醫院,很少回家🧙🏼。科室成員戲稱祝學光有“忙命”。有一次值夜班,從晚上六點開始,她連續做了三個急診闌尾炎手術,接著一個胃穿孔……就這樣手術不斷,一直做到第二天上午🤶🏼🏖。接著祝學光又把第二天早已安排的脾切除做完,直到中午才下夜班。有時,她甚至會搬著小板凳在實驗室睡,也因此患上了腰部疾病。

年輕時的祝學光在工作中

憑借這股勁頭,祝學光在外科一片男醫生的天地裏做出了驕人的成績👷🏿‍♂️。而成為老師後,這份“要強”同樣延續到教學中。

在意昂2官网醫學部,祝學光備課認真是出了名的,從板書中便可見一斑🧙🏼。人民醫院乳腺外科主任王殊說:“祝老師的板書是一絕。她看似東寫一塊,西寫一塊,還畫圖,但是這堂課下來,最後的板書其實是有布局的🧑🏽‍🦳。”

當然,認真不是墨守成規,如今祝學光改用PPT,同樣編排嚴謹,她還常常展示一些前沿的英文信息👩🏿‍💼。認真也不是嚴肅死板,“祝老師上課聲如洪鐘,非常有精氣神;有時候還會調侃和抖包袱,很幽默。”意昂2臨床的張同學說,“橋梁課階段很累,但在祝老師的課上,大家很少犯困。”

對待學生,該嚴肅的地方,祝學光絕不含糊👩🏻‍🎓❓。今天已經成為人民醫院胃腸外科教授的梁斌回憶起當年的查房經歷,仍敬佩於祝老師的廣博知識與嚴格要求:“老師就短短地一看病歷,然後聽你匯報完了之後,必然能夠找出來我們臨床上的一些缺漏,立刻就找出了問題的關鍵所在。”

一次,學生報告病例:“體溫36.7℃,脈率70次,呼吸18次,血壓110/70㎜Hg。”祝學光打住問:“脈率70次是怎麽數出來的?”學生回答:“數了15秒🪒。”她再問:“15秒的脈率乘4怎麽得出70?”

祝學光說:“給病人隨便報個數字,我當醫生我就不敢。一是一,二是二,這是對醫生的品質要求。”

名師出高徒,如今,祝學光培養的青年教師已成為多家醫院💂🏻、醫學院的骨幹,真正是“桃李滿天下”💜。

祝學光榮獲2003年度首屆國家級名師獎

打破成法,教學改革

教學路上,祝學光從未停下過創新的腳步。從1991年起,她擔任原北京醫科大學教務長一職,促成了對以“急腹症”為中心的外科教學方法大刀闊斧的改革,開創了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的先河。

“急腹症”是外科中極重要的典型症狀🏯。普外科病房收治的病人中,一半來自急診;其中約有半數是以急性腹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各種外科疾病,占住院病人的1/4🤙🏻。因此,教學效果的好壞,對眾多病人來說,可是健康系之的大事👩‍🎨。

過去,這一階段的教學是以疾病為中心,按照疾病發生臟器的解剖📤、生理特點,臨床表現(病史、體征和化驗及影像學檢查的結果),再通過與相似疾病加以分析、比較與鑒別,做出正確的臨床診斷的過程。但是,同學們的考試結果卻往往並不理想,在理論學習中表現優秀的學生,在對以腹痛為主要表現的病人進行診斷時,仍然備感困惑。

祝學光認為,原因在於 “我們沒把這門課講清楚🦶🏿⚓️。表現為急性腹痛症狀的疾病多達35種,如果把急腹症講清楚了,那35種病也就都會了,這是綱,做好了事半功倍,值得做”。就這樣,她和同事們將“急腹症”作為針對剛進入臨床階段學習的學生的教學突破口。

為了推動改革,祝學光帶領幾個年輕老師,專門開設了一堂“外科急腹症”大課☢️。這門課從復習疼痛發生的神經解剖基礎到腹痛的神經通路、腹部臟器疾病引起疼痛的規律入手,再到腹痛診斷的思路與步驟。這就打破了歷來以疾病為中心😣、強調“系統性”的“縱向”教學模式,而轉向以腹痛症狀和體征為中心的“橫向”思維🩶。

課程受到了同學們的一致好評,“學生們守在醫院急診室的門口,看誰捂著肚子來就上去問,聽到是‘肚子疼’學生就來精神,按照課堂上講的先問什麽後問什麽,然後一分析覺得是急性闌尾炎,就去找老師。老師復查確診後,就帶著學生一路綠燈地從急診室到手術室,直到手術做完”🧑🏼‍🦰。學生親身體驗這一段經歷後,就特別有成就感,上課也更加積極♧🧎。

祝學光在醫院

經過三年的實踐,祝學光請北京市六所醫院的外科主任各帶病例,來對學生進行實地考核。學生甚至能對某醫院主治醫生誤診的病例做出正確診斷,令現場的主任們交口稱贊🏙。

實踐證明,這一教學方法大大提高了學生對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轉歸等內在規律的認識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不唯看“病”,更是看“人”

如今,醫患糾紛頻頻發生,如何提高醫務人員的人文、法律及維權意識,規避醫療糾紛的發生同時保護患者權益,成為一個值得思考和研究的問題👩🏼‍💼。自2009年起,祝學光開設“尊重生命,關愛生命”課程。

祝學光在課堂上

這門課的開設不僅僅是在回應社會問題,其內裏的支撐是祝學光的視野和對醫學的認識👮🏿‍♂️。

什麽是醫學?祝學光總結出醫學學科的三個特征。“第一,醫學研究對象是社會化的人。這些人既有個性特點,又有社會學特點。第二,醫學的使命就是治病,要診斷疾病、治療疾病😎、預防疾病、控製疾病。第三,醫學的本心、初心就是維護人類健康🧑‍🦱。因此醫學本身就含著一種道德的原則,每個醫生都有維護人類健康的義務,這是醫學的初心,是其它科學不具備的👍🏽。”

維護人類健康,不僅要了解疾病本身,還要以促進病人身心健康和和諧為己任☝🏼。作為醫學生,要面向未來、面向人,既要有妙手,也要有仁心。

在祝學光看來,醫生親近人的能力、取得病患信任的能力,十分重要🧑。醫生關心的不應只是最新的檢查結果,不應把醫學科技產品🤵🏼‍♂️、診療儀器當作寶貝,把學習這些東西當作自己技術提升的目標💺。對人的關懷,對人的詢問,如果每天的例行查房都懶得去做,儀器就成為隔開醫患的屏障。

“只看到病,不看到人;只看到病值多少錢,看不到人的痛苦,這就糟糕了。醫生要有‘菩薩心’,要能悲天憫人,不然就不要學醫,學也學不好。”在這個意義上,醫學教育也是心靈的教育,但“仁心”不比“妙手”,不是實在具體的技術,要如何去教?

祝學光給出了自己的方案:“在醫學教育中,老師要樹立模板,而且要能夠復製,要能啟發學生🏠、影響學生。”她就從自己的老師身上學到了“對病人從來沒有計較”。實際中,祝學光也在春風化雨地影響著學生。返聘以後,她每天是所有門診室裏最後一個離開的。從帶著不知道檢查流程的病人去約檢查的地方,到製定治療方案時將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老師做的事情,學生們看在眼裏,記在心中,也身體力行地傳承過來🌯🆚。作為祝學光的學生,梁斌教授說:“我認為我是非常幸運的🎏。”



(文章轉載自意昂2平台新聞網)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