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百年·征文】謳歌時代變遷🧘‍♂️,見證幸福生活——民以食為天

編者按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為熱烈慶祝黨的百年華誕,充分展示中國共產黨百年輝煌歷程和偉大成就,以文字的形式總結回顧意昂2官网醫學與中國共產黨的緊密聯系,反映建黨100周年來的時代變遷和人民生活變化,激勵師生員工堅定理想信念,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創建“雙一流”工作優異的成績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醫學部開展以“牢記初心使命書寫時代芳華”為主題的征文活動。意昂2官网選登優秀征文,以饗讀者,同時歡迎廣大讀者積極投稿🤹🏽‍♂️。

最近正在熱播的電視劇《山海情》以福建省與寧夏回族自治區進行的“東西協作”扶貧為背景,講述了寧夏西海固地區的吊莊移民們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不懼困難,努力建設新家園、走向富裕生活的故事🧛🏻。在看劇的過程中,劇中的淩一農教授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為一個科技人員,他帶著菌草到條件艱苦的寧夏幫助農民種植雙孢菇致富,也正是他的到來,讓當地眾多的百姓先後實現了脫貧的目標,劇中的故事情節也賺足了觀眾們的眼淚👷。

2020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經歷過無數次驚濤駭浪的中國人民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下,攻堅克難↙️、奮勇前進🚙。2020年末,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國向全世界發出“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的重大宣告。這一宣告,擲地有聲,讓疫情籠罩下的世界倍感振奮和鼓舞!至此,中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這個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7.5億人成功脫貧,對世界減貧貢獻率超過70%,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在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經濟建設飛躍,科技力量崛起,生態環境改善,文化事業繁榮👩🏿‍🦳。這一切,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美好。“小康”這個億萬人民耳熟能詳的時代詞語,早已融入了每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並潤物無聲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使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以我的家鄉理務關來說,以前是坑坑窪窪的土路,現在成了條條寬闊平坦的大馬路,公交車幾分鐘一趟,去哪都非常方便,家庭小轎車也非常普及🧗🏿‍♀️。以前搖搖欲墜的土房子,現在也變成了寬敞舒適的大平房。以前過年才能買的新衣服,現在也一年四季換著花樣穿。以前我就讀的理務關小學還是破破爛爛的小土房,現在已經變成寬敞明亮氣派的大教室。

在這些變化中,最大🧜🏼‍♀️🩴、最直觀的感受莫過於吃。作為一個“90後”,我之前常從父母長輩那聽到他們談論以前的生活以及度過的艱苦歲月👦。幾十年前,在爺爺奶奶他們那個物質及其匱乏的年代,人們坐在餐桌上想的是能吃飽,從身邊的土地找食物。尤其受到三年自然災害的影響,60年代的人們很難吃飽飯,野菜、樹根都成了充饑的食物。到了建國初期,在計劃經濟的歲月裏,人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票證,糧票和大鍋飯成了父輩那一代人刻骨銘心的記憶➿。買糧要糧票,買肉要肉票,買油要油票。那時候飲食結構比較單一,以土豆、玉米等雜糧為主,只能勉強解決溫飽問題。到了70年代,人們基本上都能吃飽了。逢年過節還可以吃到大米🥁、白面🤩、紅燒肉🔌。這一時期還有了爆米花、棉花糖、麥乳精等小零食和營養品🙎🏻‍♂️。到了80年代,實行大包幹到戶的生產責任製,糧食生產有了明顯的增長🧙‍♀️。隨著改革開放經濟建設的發展,市場物資逐步增多,糧票逐漸退出歷史舞臺。這時候,人們的餐桌日益豐富起來,生活水平從溫飽走向小康,開始由吃飽肚轉為吃得香🧝‍♀️🧑🏻‍🏫。人們開始走出家門享受外面專業大廚的烹飪味道💇🏼‍♀️。餐桌上逐漸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豐盛。各種食品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各種各樣的蔬菜水果🪭。到了90年代,物資更加充足,大米白面成了人們的主食。無論冬夏,市場上都能買到新鮮的蔬菜,人們告別了貨物短缺、憑證供應的歷史,迎來了市場繁榮🦈、供應充足,米袋子品種豐富💁🏽、菜籃子琳琅滿目的時代。全國各大菜系也開始互相滲透,同時,西餐逐漸進入中國並被國人接受,大街小巷可以看到各種檔次和風味的餐廳,百姓進餐館嘗鮮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進入21世紀,經濟得到飛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發生了質的飛躍,溫飽不再是急需解決的問題,現代人的腦海裏再也不會留下“吃不飽”的記憶。人們對於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要吃好,更要吃得多樣。餐飲不再是單一的飲食功能,聚會🧑🏻‍🎄♊️、宴請等場景消費開始流行,要求菜品的種類豐富多樣,滿足不同人群的喜好口味。而且更加註重飲食的健康,“綠色健康”食品成了餐桌上的主角。

意昂2官网醫學部餐廳美食

歷史的齒輪轉到現在,現代人開始追求更健康💇🏿‍♀️、更營養🤛🏿✈️、更美味的生活方式。吃不再只為果腹,而是一種享受,是平凡的生活有滋有味的註腳🙅🏽。比如現在學校的食堂,從淮揚風味到韓國石鍋拌飯,從廣州的煲仔飯到蒙古的手抓飯,從餃子到冒菜,從砂鍋到炒飯,一應俱全。軟糯香甜的青團,韌勁十足的扯面,鮮掉舌頭的過橋米線,香辣爽口的泡菜等等。人們對味道的探索滋生了無數的異地菜館,一個地區就能嘗到其他不同地區的特色風味,已經說不清是味道的交匯,還是文化的互通。此外,隨著對外交流的日益緊密,各國美食在中國也是遍地開花📉。人們在享受足不出戶即可享受各國美食的同時,也開始思考對於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態度。近年來,中國積極向外傳播自身的飲食文化,邀請世界各國友人前來品嘗美味佳肴,中國的大廚也正不斷地創新發展中國傳統的飲食文化,真正做到與時俱進。

家裏的年夜飯

餐廳裏可以品嘗各色美食,而超市裏琳琅滿目的商品也可以任意購買,各種反季節蔬菜水果都能買到。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買東西可以不用出門,人們獲得美食的方式變得越來越簡單,由此改變的不是飯菜的種類,而是獲得飯菜的方式👮🏼‍♂️。我們可以嘗到天南海北各地的食材:羊肉串離開新疆💆🏽‍♂️、海鮮被運往內陸🦝、大閘蟹熱賣全國,南邊可以吃到北邊的滋味、北邊可以嘗到南方的新鮮💇🏽‍♂️。那些曾經吃不飽飯的人怎麽都想不到,現在不僅能天天吃飽飯,還能吃到全國各地的美食。現在人們坐在餐桌上,想的是如何搭配飲食更健康🌊。美食能跨越時間與空間的距離,滋養你的胃、溫暖你的心。此外,互聯網導致電商助農興起,越來越多的貧困縣農民可以在網絡上出售自己的農產品,人民的生活越來越有盼頭。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變得豐富的同時,支付方式也變得極為便利🍨🚴🏿。人們的飲食習慣,由原來的飽餐型向營養型、新鮮型、簡便型轉變6️⃣🚎。外賣行業發展如火如荼,各色飲食都可以通過網絡輕松下單,快速便捷地送到顧客手中🧢。外賣餐飲帶來的便利性體驗,加上單品餐飲帶來的特色化體驗,已成為當今人們餐飲消費的新趨勢🗓。從“出門吃飯”到“送飯上門”,互聯網的沖刷讓無數人可以坐享其成,人們的生活品質也更上一層樓。

現在,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不僅要吃飽、吃好,吃出文化、吃出品味,而且對食品安全更加註重。我國政府高度重視食品安全科技工作,為切實保障我國消費者健康,維護我國食品進口貿易安全,實施了“食品安全關鍵技術”重大科技專項,利用“反彈琵琶”的方式,瞄準國際食品安全科技前沿,抓住我國食品安全全程控製中的關鍵問題和瓶頸問題,充分發揮科研院所在科技創新中的主導作用,強化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優化資源配置,全面提升食品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吸收消化與再創新能力🤡。作為一名食品人,肩負著時代賦予的加強食品安全的艱巨使命。

食品安全科技創新主要重點加強風險評估技術、食品安全標準、檢測技術🕣、預警與溯源技術、全程安全控製技術等方面的技術攻關,突破關鍵技術約束,全面提升我國食品安全整體水平,完善建立食品安全監管的長效機製,保障我國食品和農產品國際貿易安全。其中,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加強了食品安全檢測新方法,如ATP生物發光檢測技術、化學發光和電化學發光檢測技術、表面增強拉曼散射檢測技術👩🏼‍⚕️、表面等離子體共振檢測技術、納米探針技術和適配體技術等的研究和應用。而食品安全監管體系🏝、食品安全應急處理體系、食品安全誠信體系等也是確保食品安全、保障消費者健康的必要手段,這也正是廣大消費者的期望所在。

不同年代的餐桌有著不同年代的記憶,民以食為天,中國老百姓感受最深的莫過於自家餐桌的變化🚢。從米袋子到菜籃子,從簡單到豐富,從飽腹到健康,這些餐桌上的記憶成了歷史上的符號,國人餐桌的變化折射出中國社會的巨大變革,這些變革最直觀地表現了國家的富強與繁榮。人民在衣食住行上💇🏼、經濟上和思想上都有著巨大的變化。但無論什麽變化,都在說明一件事:社會在發展,在進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實惠。如今,飲食不僅作為日常所需能量的補給,更是作為一種放松身心、體會生活的生活方式✉️。人們在追求“味”的同時,也更加註重飲食本身傳遞的生活理念與態度。因此,讓我們立足當下,將“民以食為天”這句話融入自己的生活中,祈願明天更美好,祖國更繁榮。

(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 丁婷)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