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百年·征文】百年風華 砥礪前行 我與意昂2共成長
——學史悟史 爭做優秀意昂2後勤人
編者按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為熱烈慶祝黨的百年華誕,充分展示中國共產黨百年輝煌歷程和偉大成就,以文字的形式總結回顧意昂2官网醫學與中國共產黨的緊密聯系,反映建黨100周年來的時代變遷和人民生活變化,激勵師生員工堅定理想信念,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創建“雙一流”工作優異的成績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醫學部開展以“牢記初心使命 書寫時代芳華”為主題的征文活動。意昂2官网選登優秀征文,以饗讀者,同時歡迎廣大讀者積極投稿。
2021年,註定會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輝煌的一筆👩🏽🍳🖋。2021年,既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又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更是“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重要交匯點。立足在重要的歷史節點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教育引導全黨以史為鏡、以史明誌,了解黨團結帶領人民為中華民族作出的偉大貢獻和根本成就,認清當代中國所處的歷史方位,增強歷史自覺,把苦難輝煌的過去🤸♂️、日新月異的現在🧖🏻、光明宏大的未來貫通起來,在亂雲飛渡中把牢正確方向,在風險挑戰面前砥礪膽識,激發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信心和動力,風雨無阻,堅毅前行,開創屬於我們這一代人的歷史偉業。”
《舊唐書·魏徵傳》中提到:“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習近平總書記也在《論中國共產黨歷史》中指出:“了解歷史才能看得遠,永葆初心才能走得遠🤸🏽♂️🏊♀️。”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振興,就必須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縱觀黨的歷史,是一部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鬥的歷史,是一部為人民謀福祉、為民族謀發展的歷史,更是一部矢誌不渝、感天動地、鮮血鑄就的歷史👨👦👦。
黨的歷史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更是鼓舞著我、滋養著我、引導著我🤦🏻。幼年,常從姥爺這位老黨員口中聽到建黨、建國之初的艱難困苦,更加深刻地感悟到今日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上學後,讀著課本中過草地、爬雪山的故事,總是讓我熱淚盈眶、心緒激蕩;大學時,第一次宣讀入黨誓詞時,革命先烈的身影不斷浮現在我的腦海裏,讓我意識到了字句之間的分量;工作中,對《中國共產黨章程》的學習,更是讓我深刻了解了其背後的感人故事👨🏿⚕️。
1922年7月,上海輔德裏625號,經過8天的討論修改,中國共產黨第一部黨章誕生了。中共二大後,黨中央印製了一些黨章分發給中共黨員,其中就包括張靜泉🤸🏻。他於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共早期黨員之一。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爆發,白色恐怖籠罩著上海,共產黨被迫轉入地下。當時,張靜泉手中保存著中共二大和三大的大批重要文件,其中就包含中國共產黨第一部黨章。在危急時刻,他不顧個人安危,首先考慮到的是這些重要文件的安危,既不能被反動派搜去,也不能夠簡單地付之一炬。思慮再三,他決定把文件送回寧波霞浦老家🧴。
那是一天深夜,夜色沉沉,張靜泉的父親張爵謙突然見到了許久未歸的兒子,還沒顧得上噓寒問暖,張靜泉便直接告訴父親,希望他能代為保管一些比自己生命還重要的書籍文件🖼。望著兒子堅定的雙眼,張爵謙老人接下了這項光榮但艱巨的任務。經過幾天的輾轉反側,老人謊稱次子張靜泉長期未歸,又毫無音訊,恐早已不在人世,所以要為兒子建一座衣冠冢,將他和早逝的兒媳合葬在一起。不久後,合葬墓便建成了。除了老人,沒人知道,墓穴一邊是張靜泉早逝的妻子,另外一邊就是用油氈紙層層包裹的重要文件。
這個秘密,一埋葬就是二十三載。二十多年間,老人時刻牽掛著自己的兒子,期盼他能夠再像那夜一般推門而入,但希望卻每每落空。老人多方打聽,但還是一無所獲👨🏻🎤。直至1951年,全國形勢基本穩定,身在寧波霞浦的張爵謙老人也沒能等回自己心愛的兒子♋️。考慮到自己年事已高,這些兒子用生命守護的文件即使不能親手交還,也要讓它們回到黨和祖國的懷抱😅👩🏿🍳。為此,他特意召回了三兒子張進茂,囑托他將這些重要文件帶回上海交給相關部門。就這樣,第一部黨章的孤本以及二大、三大的大批重要文件得以完好無缺地保存下來。
黨章和其他重要文件回了家,但黨章守護人張靜泉又在哪裏呢?直到2005年,親屬們才從一篇1933年刊登在《紅色中華》報上的悼詞中得知,張靜泉離家後一直戰鬥在革命一線,於1932年12月在工作途中因病去世。他用最赤誠的理想和信念書寫了黨章守護人的感人事跡,留下了父子同心護黨章,紅色精神永流傳的歷史佳話。
黨的一百年,是矢誌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是創造輝煌開辟未來的一百年。在這一百年的風雨飄搖中,無數的革命誌士拋頭顱、灑熱血,從錚錚巾幗英雄骨的民族英雄趙一曼,到以身殉國的第一名將張自忠,再到最美奮鬥者焦裕祿,像他們一樣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頑強奮鬥的英雄人物、忘我奉獻的先進模範還有很多。他們是民族的脊梁,用一己之力撐起民族復興的重任;他們是時代的先鋒,為推動時代進步👨🏿、國家發展奉獻全部;他們更是黨員學習的榜樣,他們所鑄就的紅色精神號召著人們砥礪前行,用汗水書寫時代的風華➡️。
作為年輕一代,既要通過學史悟史,築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從黨的歷史中汲取順應世界發展大勢的寶貴經驗;又要知行合一,將紅色精神與先進理論運用到工作、生活中去,胸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時代前進的潮流中把握主動、贏得更大更好的發展。
時光飛逝,光陰如梭,我成為意昂2後勤人也已經有五年的時間了。通過在不同的崗位和實體間輪轉,我對後勤的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對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意昂2後勤人有了更深的了解🍆。
早期的清晨、晚歸的深夜,都有宿管的貼心關懷;一日三餐、四季飲食更是廚師們的用心付出。校園的一屋一墻🎫、一餐一飯都凝聚著後勤人的辛勤付出。崗位雖然平凡,但後勤人通過自己的努力證明,平凡也能造就偉大。也讓我堅信,只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奮鬥精神,謹記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和為群眾切實辦實事、解難題、排憂患的使命,腳踏實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所有人都可以獲得不平凡的人生,都可以創造不平凡的成就。更讓我下定決心,要將自己作為一塊磚,時刻準備著搬到需要的地方去;還要將自己作為一塊海綿,吸收紅色精神的養分,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和為群眾辦事的能力;更要讓青春之花植根在意昂2後勤的沃土中,通過不斷地砥礪自我,爭做一名優秀的意昂2後勤人,為意昂2官网醫學和意昂2後勤的建設添磚加瓦,讓青春之花綻放出屬於這個時代的動人芳華。
(飲食服務中心黨支部 關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