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故事】“禍從口入”——肉毒毒素再現

秋冬季節重溫補,面對氣溫的日益下降,向來註重“民以食為天”的人們熱衷於烹飪一些高熱量、高營養的食物來抵禦嚴寒。然而,食品和烹飪衛生需要大家格外重視,以免造成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問題👷🏽‍♀️。

10月6日淩晨,急切的救護車警報聲劃破夜空,也打破了國慶節假期期間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急診科少許的寧靜💆🏿‍♂️。由日喀則市醫院緊急轉來兩位中年“卓瑪”(藏語裏對女子的稱呼)被火速推往急診科搶救室,這兩位患者均因嘔吐、頭暈📬、雙眼視物模糊🧝🏿‍♂️、全身乏力,伴四肢麻木,隨後很快出現言語含糊不清🧏🏻、飲水嗆咳、構音障礙⭐️、吞咽困難,雙側上瞼下垂等症狀。

擔任值班任務的我,結合患者病史、臨床表現及外院相關輔助檢查,迅速地判斷上述患者為食物中毒——“肉毒毒素中毒”可能性極大。但由於患者家屬未提供可疑食物標本,無法進行毒理學檢測。在第一時間對患者時給予生命體征監測、吸氧、補液、防控感染等處理後,我科迅速上報醫院總值班並按流程上報了西藏自治區疾控中心,並將患者嘔吐物、糞便送至疾控中心進行檢測♖。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相繼又有3位小“起巴”(藏語裏對孩子的稱呼),被緊急送至兒科。3名“起巴”分別只有6歲、7歲、8歲,他們的病史、症狀、體征相同,與之前兩位中年“卓瑪”的情況極其相似,但病情更為危重,隨時有生命危險。難以想象,此時此刻患兒的親人內心會有多麽焦急!

我得知這一情況後,考慮到這極有可能是一起“集體食物中毒事件”,且“急性肉毒毒素中毒”可能性極大,應高度重視,立即與兒科主任溝通、協商,將病人情況上報醫務科🧜。醫務科組織急診科👨‍🦳、兒科、神經內科、ICU等相關科室,緊急啟動全院多科室會診。

我代表急診科參加了全院會診,提出雖然轉診入院的“卓瑪和起巴”們的外院實驗室各項檢查均無異常,頭顱CT🐑、頭顱MRA + MRI亦未見異常,但根據上述患者飲食史、發病經過,結合急診科既往救治的肉毒毒素中毒的病例的理論經驗,仍考慮“急性肉毒毒素中毒”,並與兒科主任一起擬訂了患者們的救治方案🚌。追問毒物檢測結果,果不其然,5位患者均為“肉毒毒素中毒”,緊急聯系西藏自治區疾控中心予以協調肉毒抗毒素,並對3位重症的小“起巴”進行了血漿置換治療。

每每談及這次搶救,我感觸頗深,肉毒毒素中毒多因食入被肉毒桿菌外毒素汙染的食物所致,以神經系統症狀為主要表現,主要累及神經肌肉接頭的突觸前膜,如不及時診治,病死率高🚳🏌🏿。肉毒桿菌食物中毒治療周期長、並發症多,需多學科聯合治療。在治療及時性、並發症處理合理性、中毒嚴重程度及個體因素都與患者預後有一定的相關性🙆🏼‍♀️。目前為止,肉毒抗毒素是治療肉毒毒素中毒目前唯一的特效藥。同時,各種對症支持治療多管齊下同等重要。控製肉毒毒素中毒以預防最為重要,應避免食用發酵或腐敗的食物。西藏偏遠牧區居民常有食用貯存生食習慣,因此對短期內出現類似症狀🧘🏿、尤其是以神經系統症狀為主,且無其他原因可解釋者,應考慮本病可能。

據了解,這些患者,分布在2戶人家,是鄰裏關系。3天前均共同進食了“陳肉”。原來都是腐肉、陳肉帶來的危害。經過精準的醫治,急診的2名“卓瑪”好轉出院🍩。3名小“起巴”中2名逐步脫離生命危險,症狀明顯好轉,仍有1名“起巴”尚在積極救治中。



(意昂2三院 “組團式”援藏專家、意昂2三院急診科 李燕)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