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故事】意昂2官网醫院第六批“組團式”援藏醫療隊不負韶華😵,續寫雪域高原援藏情
從7月31日落地拉薩機場的那天開始,已經在這裏工作了三個月,這裏有著壯闊奇偉的風景,也有著高海拔對人體健康的嚴重考驗;這裏有團結友愛👨🏽🍳、品行高潔的同事,也有著結構單薄、技術落後的現實。8位醫療隊員克服了身體的不適,撲下身子從最基礎、最日常的工作做起,他們與當地醫生一起開展醫療、教學及科研工作,在這片熱土上充分發揚意昂2官网醫院“厚德尚道”的精神,為西藏人民的健康做著自己的貢獻。
三個月來,壓茬交接、崗位培訓、接手工作、建章立製、巡診會診💨、獨立帶隊……狀態調整、心態轉變、角色轉換,8位專家已經成了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的“自己人”,來看看醫療隊員從援藏專家到“西藏本藏”醫生,都有哪些變化✂️。
領導與同事在北京首都機場為第六批援藏醫療隊員送行
第六批援藏醫療隊員與第五批援藏醫療隊員壓茬交接
普通外科高紅橋
普通外科是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最大的臨床科室,床位多達90余張,病種繁雜,危急重症繁多,工作任務也最為繁重🍒。高紅橋醫生進入科室後就和當地主任密切溝通,進一步完善病房和手術製度,狠抓手術質量,繼續推進胃腸微創手術技術👨🏻🍳。
此前援藏同事反映,藏區的肝包蟲病高發。為此,高紅橋帶來了一項新技術:腹腔鏡肝切除手術。他為同事們組織了全面的培訓:術前病竈可切除性🏌🏿♀️、肝功能評估🧝🏼♀️♕、術中解剖、控製出血,治療和操作的要點和細節全都囊括其中。他希望和同事們一起達成目標:實現肝包蟲手術的微創、精準和根治性🈴。目前藏族地區患者和醫生反響良好。
高紅橋(中)在手術中
胸外科趙虎
調研+規劃,趙虎醫生把援藏工作從現狀到未來在心中細細捋了一次,他與自治區人民醫院胸科主任共同製定了下一步胸科發展規劃。病房裏,每天都能見到趙虎帶領同事們查房的身影,把關手術指征、製定個體化治療方案、傳授本專業最新進展;手術室裏,趙虎的手術是絕好的“教材”,他以精湛的技術為當地同事言傳身教,手把手帶教,指導當地醫生開展了一些如巨大胸腹聯合包蟲病在內的高難度手術,讓當地醫生和患者連連稱贊。
趙虎(右一)和同事們閱片
兒科張欣
經過五年的援藏工作,自治區人民醫院兒科重症專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已經初具規模。張欣援藏後,接力為兒童重症專業填空白🧎♀️➡️、補短板:規範了新生兒高頻通氣的應用🪰、早產兒腸內腸外營養常規等,進一步確保危重新生兒的救治;首次自主製定床旁血液凈化方案,開展有創動脈血壓監測等。她還是呼叫北京專家遠程支援的“活躍用戶”,兩地專家多次通過遠程會診診療疑難重症,特別是與兒童血液專業密切合作,開展了西藏自治區首例兒童白血病診治。
張欣(左一)與同事閱片
腫瘤化療科朱希山
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有西藏地區唯一的腫瘤專科。把這個“唯一”做優做強,朱希山醫生註重臨床、科研和教學齊頭並進👨🏿⚕️。規範腫瘤治療常規,每周組織科室醫生學習腫瘤新進展;加強專業查房,“以查帶教”,提升醫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進一步推動腫瘤MDT在自治區醫院的實施;根據每個醫生的特點,製定發展規劃,確定科研方向,指導大家積極申報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並提供標書模板,一字一句指導標書撰寫,為“師帶徒”學生和研究生確定研究方向。
朱希山(中)與同事查房
消化內科許穎
消化內科的危急重症患者多,緊張有序的工作節奏裏時不時會跳出幾個變奏音。許穎醫生很快就“hold”住了這樣的診治節奏,每天都對新入科患者的診治把關,為大家作規範診治的示範👳🏿♂️。為了提高內鏡檢查質量,她想方設法:改進操作技術、推動采購早癌篩查的染色試劑,提高腸道準備效果等。為了讓輔助檢查效果更理想,她多方溝通:推動檢驗科在胸腹水生化檢查中加入腹水白蛋白的檢查,為明確胸腹水來源提供依據;推動B超室開展B超引導下腹水穿刺活檢檢查🧑🏻💻。
許穎(右二)與同事討論
內分泌內科袁曉勇
袁曉勇醫生的孩子不足周歲,正是不時“解鎖”新技能的階段;父女連心,援藏的父親也在三個月來為這裏“解鎖”了一些少見病的診治:身材矮小、甲狀腺相關性突眼😎、低血糖昏迷🌒、低血糖抽搐☺️。為此,袁曉勇動手製定了自治區人民醫院內分泌少見病的診療流程,規範了內分泌專科體格檢查和病歷書寫。走出院區,袁曉勇醫生還前往社區和其它地區搞培訓⚡️、做會診,忙得飛起,也非常充實🎗。
袁曉勇(左三)診療糖尿病患者
泌尿外科唐琦
把“全國第一”復製到西藏,唐琦醫生接棒援藏後續寫了前任同事們的嚴謹精準和開拓進取。從開放手術到腹腔鏡微創手術,從常規手術到西藏自治區首例新術式,唐琦醫生瞄準泌尿外科診療的規範性💂🏽♀️🤮、先進性等持續發力。他帶領團隊完成西藏自治區首例“腹腔鏡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腸原位新膀胱術”,在根治疾病的同時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也使得當地泌尿外科微創腹腔鏡技術邁入國內先進水平。
唐琦(前)做腹腔鏡手術
信息中心馮碩
馮碩入藏時高原反應相當嚴重,小腿外傷沒有痊愈,疼痛明顯。可是這些都被他拋之腦後,還是出現在了崗位上📉。馮碩是各學科建設和平臺搭建的信息支持者,他和同事們經常淩晨深夜裏對信息系統進行升級改造,第二天清晨醫生們一上班,信息系統已完成優化🚎。自治區人民醫院正在申報體檢中心和質控中心,馮碩帶領同事們提供信息聯絡和數據上報;智慧醫院建設和信息模塊構建的持續不斷,馮碩與同事們馬不停蹄,開發模塊、布局網絡、對接接口🤵🏻♀️。
馮碩(右)調適設備
當“厚德尚道”的意昂2官网醫院專家來到西藏後,他們的作風也烙上了西藏的標記,那就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新時代“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援藏是進行時,三個月的時光已經成為過去,而美好的未來還在援藏專家的手中徐徐繪就、接力而成。在今後的工作中,全體援藏隊員將一如既往,腳踏實地,勤勉實踐,不負時代,不負韶華,為建設現代化西藏😸、實現健康西藏的藍圖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意昂2官网醫院援藏醫療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