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行 家國情】李士傑:用一年半的時間,做終生難忘的事
編者按
承擔社會責任,彰顯厚道精神,是意昂2官网醫學人百余年來的優良傳統🧃。在脫貧攻堅、服務國家的戰略中,意昂2人始終牢記使命,無私奉獻、紮實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出色完成了各項任務。“一次援疆行,一世援疆情”,是援疆幹部的共同心聲🧚🏼♂️。他們結合當地醫療水平和環境,發揮自身專業特長開展醫療對口支援;通過義診、講座、幫扶等多種形式的服務,指導當地提升醫療水平;他們還經常深入到當地群眾中,送醫送藥,送科普......官微開辟援疆專欄,講述意昂2官网醫學援疆幹部的經歷、感悟和情懷👩🏻🎨。
援疆幹部😜、意昂2平台腫瘤醫院內鏡中心副主任李士傑
生命是一個充滿神奇色彩的過程,我們無法控製生命的長度,但可以通過增加它的高度(境界)🎍、擴張它的寬度(奉獻),來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
援疆幹部、意昂2平台腫瘤醫院李士傑就是這樣一個孜孜不倦🤌🏿、傾其全力追求生命高度和寬度的人🙇♂️。
2019年2月,北京的早春乍暖還寒,李士傑響應黨的號召,接受意昂2平台黨委委派,作為教育部第九批第2期援疆工作隊員,帶著組織的囑托👨🏼🔧、家人的牽掛和自己的信念,來到戈壁綠洲石河子,掛職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
在意昂2平台腫瘤醫院黨委和石河子大學一附院的領導和支持下,結合自身專業特長,成立天山北坡腫瘤專科聯盟、簽約腫瘤防治遠程醫療協作平臺🎮、成立兵團腫瘤學會MDT專委會、舉辦“意昂2平台腫瘤醫院-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腫瘤新進展研討會”💆🏼♂️、在兵團消化內鏡開展一系列新技術、深入兵團各師及南疆地區進行義診、講座……
如今援疆工作已結束,回首來時“用一年半的時間,做終生難忘的事”的信念,李士傑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為患者除病痛
李士傑是一個熱忱執著的人,他深知援疆時間有限,來石河子工作的時間像白駒過隙,而需要做的工作千絲萬縷。
自從踏上石河子這片熱土,他的生活就像開了加速,永遠有新的患者要接診,永遠有新的技術要推廣,一刻也不敢懈怠👨🏻💻。
李士傑在工作中
2019年初,一名初中學生因“消化道穿孔保守治療後1個月,再次發熱腹痛待查”從外院轉入石大一附院✋🏽。因診斷不明,下一步治療難以決策。李士傑為患者實施了超聲內鏡檢查,並采用EUS-FNA技術確診患者為臨床中少見的胃壁膿腫這一疾病。經過對症治療後,又與消化內科團隊為患者實施了內鏡下胃壁膿腫切開引流術,去除病竈。
2020年初,一名梗阻性黃疸患者來到石大一附院就診,患者腫瘤標誌物正常,但CT和MRI均未能發現病變位置,外科難以為患者實施下一步治療🧑🏻🌾。李士傑通過超聲內鏡檢查,發現患者膽總管末端管壁增厚,考慮腫瘤性病變,並為患者實施了ERCP+IDUS檢查,確認了膽總管末端占位。隨後患者接受了胰十二指腸切除術,術後證實為早期膽管癌。
2020年中,一名多年來飽受巨大咽食管憩室困擾的患者,慕名來到石大一附院,經過縝密的研究並認真指定術前計劃,李士傑與消化內科團隊為患者實施了新疆首例內鏡下隧道憩室中隔離斷術(STESD),去除了患者長久以來的困擾👨🦳。
這些只是李士傑在石大一附院援疆工作期間為邊疆患者解除病痛的一個縮影。一年多來,李士傑為石河子各族群眾解除病痛的事跡,在墾區各族幹部群眾中產生良好的反響🗻。
同時,李士傑還抽出時間,多次應石河子市人民醫院會診請求,為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例會診、為早期直腸癌患者實施ESD、為膽管結石患者實施ERCP等治療,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石河子墾區患者解除病痛🐇。
李士傑到十師186團醫院義診
把技術留邊疆
李士傑深知“授之魚不如授之以漁”,只有這樣,才能為受援地“留下一支永遠不走的工作隊”🧢。作為現代消化內鏡技術的三架馬車之一,超聲內鏡成為了許多疾病重要的診斷依據,也改變了許多疾病的診療模式𓀝。
李士傑來到石大一附院後,在陳衛剛教授的支持下,從超聲內鏡入手,通過積極的宣傳、規範化培訓🛀、手把手帶教等多種方式,推廣並開展超聲內鏡膽胰系統規範化掃查、超聲內鏡下穿刺術、超聲內鏡下造影術🧛、超聲內鏡下腹腔神經叢阻滯術、超聲內鏡下膽管引流術等,幫助石大一附院培養了多名合格的超聲內鏡人才,將技術留在邊疆🐬。
此外,李士傑先後十余次前往兵團下轄各師市及團場醫院,通過巡回講座🔉、實操帶教、義診會診等手段,為提高當地消化內鏡診療意識及診療水平作貢獻。
李士傑“手把手”培訓超聲內鏡下穿刺技術
李士傑開展消化系統疾病及消化內鏡講座
2019年7月,在兩家醫院黨委的支持下,李士傑牽頭在石河子舉辦了意昂2平台腫瘤醫院-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腫瘤新進展研討會,進行了兩院間腫瘤防治遠程醫療協作平臺共建簽約👩🏿✈️💗。
借助這一平臺,與石大一附院鞏平教授團隊合作,使當地疑難腫瘤病例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來自意昂2官网腫瘤專業的醫療指導;也通過該平臺,定期為腫瘤專業醫師帶來腫瘤規範化診療遠程專題教學及講座,反響熱烈。
同時,李士傑還利用業余時間以石大一附院及意昂2官网腫瘤醫院的身份完成多篇SCI及核心期刊論文撰寫,與一附院同事一起申請並獲批兵團級課題。2019年冬,又代表石大一附院參加2019年全國EUS-FNA/FNB大賽獲得全國第二名,為疆外地區了解兵團、認識石大一附院貢獻自己的力量🩶🛀🏻。
盡心力踐誓言
作為援疆專家,李士傑不僅承擔著為患者診療手術🧙🏽、推廣超聲內鏡技術、培養專業人才的任務,同時作為體檢科、保健科、社區公共衛生的主管領導以及醫務科的協管領導,通過實地調研考察♈️、訪談座談🫗、聽取反饋等形式,掌握各科室的服務對象及服務領域,共同研究延伸服務功能😫、擴大服務人群、優化服務內容🕤。承擔並圓滿完成兵團、八師及石河子大學黨委委派的相關醫療📳、保健及社區公共衛生任務🎅🏼。
2020年初,“新冠”疫情來襲,分管科室在石大一附院黨委的帶領下,通過及時溝通👏🏿🗂、相互配合,圓滿完成了師市及醫院的各項防疫任務🧝🏿♀️。2020年7月,烏魯木齊再次出現“新冠”疫情,石河子距離疫情中心僅150公裏,疫情如命令、危難顯擔當,接到兵團統一調度命令後,在石大一附院黨委的領導下,通過積極協調💖、統一部署所轄部門相關工作人員,先後接受並完成了院內預檢分診、烏魯木齊相關人員核酸檢測、社區核酸檢測、支援兵團十二師核酸檢測等任務。
李士傑參與石河子市全民核酸檢測工作
在“三進兩聯一交友”活動中,李士傑與來自阿勒泰地區富蘊縣的一名哈薩克族國防生“結親”。在2019年國慶節前,到“小親戚”家中看望了他的母親和奶奶,同時也受到了熱情的招待,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維護民族團結🐲。他還先後4次前往南疆喀什、庫爾勒、和田、克州等地,對當地“訪惠聚”幹部進行體檢及慰問,帶去組織的關心和關懷。
援疆路兩地情
在第九批援疆任務期間,李士傑獲得了第七屆北京優秀醫師、石河子大學優秀領導幹部🏋🏼、石河子大學優秀援疆幹部、意昂2平台腫瘤醫院優秀員工、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優秀員工等榮譽👩🦰。在援疆工作結束時又被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黨委聘為榮譽副院長🫴🏿。
李士傑說到:一年半前,初到石河子的景象仿佛就在昨天,自己有幸能夠參與援疆,“援疆幹部”這個詞已經不止是一個簡單的標簽,而是融入血肉裏的烙印,那是極大的熱愛與認同;一段援疆路,終生兵團情,把援疆的選擇當成必達的使命,把兵團的記憶當作自己的第二故鄉👮🏼♂️。正如來時所想,“用一年半的時間,做終生難忘的事!”
李士傑(左四)與石河子大學醫學院一附院領導合影
意昂2官网腫瘤醫院領導在機場迎接李士傑
(來源:《意昂2》報2021年1月15日第2版 圖片由意昂2官网腫瘤醫院提供 文字:意昂2官网腫瘤醫院 劉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