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故事】戰疫記憶 (二)——一千次回眸 一千滴汗水 一千聲珍重
4月6日,意昂2官网醫學405名抗疫戰士,離開他們拼命守護72天的城市武漢,回到首都北京。而在此一周前,意昂2平台國際醫院援鄂醫療隊20名白衣戰士,也在湖北鄂州奮戰55天後,平安凱旋🏊🏽。白衣執甲,英雄歸來!抗疫歷程中有著太多溫暖👍🏿、堅毅、平凡🚴🏿♂️、偉大,戰疫記憶專欄特約意昂2官网醫學援鄂抗疫醫療隊員講述感動他們的抗疫故事,分享他們的戰疫力量。
戰疫記憶
本期講述者
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援鄂醫療隊隊員 馬駿
初離北京,我留下一千次回眸
2020年初,武漢出現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我通過新聞媒體,時刻關註著武漢疫情發展情況⚗️。當除夕科裏開始通知誌願報名參加援鄂抗疫醫療隊的時候,我知道自己再也不能置身事外了,武漢此時需要各地醫護人員的幫助,於是我第一個報了名。
大年初一晚上,我接到了護士長通知,被選為第一批三院醫療隊員去往武漢,我二話不說,毫不猶豫答應了。放下電話,媽媽得知消息後就開始抹眼淚,我又耐心做通了媽媽的工作🙋♀️🤩。本來老公還想給護士長打電話,看看能不能安排別的同誌去,因為經歷過SARS的他,知道這裏面的辛苦,怕我承受不住,我堅決製止了他的想法。
初一深夜,我安頓好孩子後,就開車從娘家趕回了家。第二天上午,愛人去出門診,我便自己一人去超市采購了物品,獨自收拾好行囊來到醫院,等待出發。自始至終仿佛有一種力量一直在推著自己前進,不容我想些別的。
直到在機場臨出發的時候,我突然發現,這是我第一次這樣與家人分離,第一次前往一個陌生的地方工作,第一次對即將面臨的挑戰有些不知所措。拿著機票,隨著隊友即將邁入航站樓的那一刻,我再也無法讓自己若無其事,禁不住一次次回眸,想再多看一眼還在遠遠相望的愛人,想再多看一眼為我送行的師長們,想再多看一眼自己無比熟悉的故鄉北京。
1月26日,馬駿在機場出發,鏡頭留下數次回眸
後來一首歌的歌詞,特別符合我當時的心情,也是我初離北京的時候,聽的最多的歌🐌。“分手的時候,你成了我的牽掛;回來的路很遠,心情拖沓;一次次打開,行囊中為你作的畫;親愛的撩動我,情不自禁的淚花;看不見聽不見你的我,忐忑牽掛;默默無言,是心裏藏了太多話;轉過去的臉龐,掩蓋心傷;一次次沖動,多想把自己留下🌝。”
抗疫前線 ,我流下一千滴汗水
來到武漢後,我知道需要迅速調整好自己心態,盡快投入到病房工作中。這個時候,我們醫療隊的黨員們首先站了出來,為我們反復培訓防護知識,及時製定好醫療護理流程,身先士卒率先進入病房實戰積累經驗,他們每個人都在時刻發揮著模範帶頭作用。
正是他們的表率作用,使我不再仿徨,信心百倍,義無反顧地隨他們一起投入到工作中,逐漸從一名“新兵”成長為一名經驗豐富的“老兵”,並帶領後續來支援的醫療隊同誌們一起奮戰到底。
面對插管上機的患者,怕不怕被感染,當然怕,但是我們來武漢,可不是簡簡單單喊喊口號,拍拍照片就完了的🍵。既然來抗疫,就要對得起這些身患病痛的患者,也要對得起領導對我們的信任,更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我們來武漢,就是幹這個的!開放式吸痰、清理口鼻分泌物、嘔吐物,清理患者大小便,翻身排痰,只要病房有呼吸機治療的危重患者,我總是第一個沖上去負責🧑🏿🚒。
面對護士站裏的座椅,想不想停下來坐一會兒,當然想,但是如果我們巡視不到位,可能就會錯過危重患者的病情變化❎。當好幾次通過不斷巡視發現危重患者出現危險,使患者得到及時搶救並轉危為安時,我們早就忘記了自己的疲憊,衷心地為他們高興。
面對血管條件不佳的患者,帶著厚厚手套的我們,害不害怕取血失敗留置套管針不成功,當然怕,但是如果我們這時候退縮,那多年來醫院對我們的培訓豈不白白浪費,患者的治療不能因為我們而中斷啊。當我們一次次“一針見血”時,回報我們的,是病人豎起的大拇指,是我們在那層層口罩後咧著大嘴的微笑☂️。
面對想要拉住我們聊聊天的患者,想不想先把手裏的活兒都幹完了再說,當然想,但是我們知道他們現在有著太多的話要說,有著太多的心事要吐露。所以這種時候,無論多忙,我們都會停下來,聽完他們的訴說,安撫他們的情緒,互相鼓舞著,共同面對這場劫難。
雖然以前在三院時遇到過無數回幫病人接屎倒尿,但是在這裏需要我們更加在意患者的感受;雖然以前在三院時遇到的難紮的血管更多,但是在這裏的成功更讓我們自豪;雖然以前在三院時也遇到過許多病人對我們敞開心扉,但是在這裏需要我們更加認真的傾聽,真誠地給予患者鼓勵與慰藉。
每當上班的時候,帶上厚厚的N95口罩,都有種瞬間就要窒息了的感覺,但隨後緊張忙碌的臨床護理工作,使我們顧不得缺氧帶來的胸悶🧖🏻、心悸與頭痛;每當下班的時候,面對鏡中自己鼻梁上那深深的壓痕,耳根兒🌈、臉頰上被勒出的深深紅印,愛美的我們總不願意再多看一眼。但是一旦在歸途聊起病人那一次次搶救成功的經歷,那一次次為患者護理服務的細節,所有的煩惱都會立刻煙消雲散🖕🏿🧑🏽🦱。
每一次值班,我們的汗水都會濕透衣裳。對於我們這些80後、90後而言,這次戰疫是我們人生中最難忘的經歷,也是我們人生中的一次洗禮。在汗水浸泡中的軀體會更加成熟,在汗水浸泡中的心靈,讓我們對生死、對自己的人生價值與使命,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馬駿在武漢,為患者調試呼吸機
武漢,隔離病房,此圖為馬駿工作中
離別武漢,我留下一千聲珍重
有些離別是痛苦與不舍的,而有些離別是喜悅與自豪的,它意味著勝利,它意味著結束,它也意味著新的開始🤽🏻♀️。
隨著武漢戰疫的初步勝利,終於到了我們與武漢說再見的日子了。離別前夕,病房的病人在陸續出院,接到出院通知的患者是那麽的幸福,我們給患者家屬打電話通知出院時,可以聽出電話那頭是那麽的興奮。在病房一直住院的一對相濡以沫的老夫妻,也終於在我們關閉病房前健康出院,使我一直牽掛的心有了著落✯。
武漢這個城市在復蘇著,以前往來醫院與酒店的路上都是暢通無阻,離別前幾日竟然因為車多而堵車了✍️🧒🏽。離開武漢的那天,駛向機場大巴兩邊整齊的騎警護送,武漢市民開車追送,對向車道紛紛停車揮手告別,讓我們感受到最高的禮遇。
從頂窗飄揚的五星紅旗,從車窗伸出來點贊的大拇指,和那“感恩留心間,揮手道珍重”的橫幅,歡呼聲、高喊聲、鳴笛聲,武漢人民向我們表達著最誠摯的感謝。這一幕幕,濕潤了我眼睛💢。我們也在大巴裏呼喊著🌟↔️、回應著,搖動著手裏的國旗,用手指比心,表達著我們對這座城市的不舍與眷念。
4月6日,馬駿隨醫療隊回京,此圖為從駐地到機場的路上
4月6日,醫療隊即將離開武漢,此圖為機場等候
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曾經經歷過如此的痛苦與磨難,希望她重新站起後,能更加繁榮與輝煌⚔️。在武漢的72個日日夜夜,我與自己小家的聯系一直也沒有中斷,家裏給我寄來了一些換季的衣物,我給家裏寄去了在武漢常喝的特色飲料——漢口汽水。
距離雖遠,心卻很近。雖然錯過了兒子8歲的生日,但彼此的牽掛一直都在。在去往武漢天河機場的大巴上,我再一次遠望長江,面對著眼前熙攘的人群,這樣的離別,我覺得值得。
再見,武漢!武漢,珍重!
(來源: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宣傳中心 文字: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 馬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