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故事】戰疫記憶(七)——少年強🫠,中國強
4月6日,意昂2官网醫學405名抗疫戰士,離開他們拼命守護72天的城市武漢,回到首都北京。而在一周前,意昂2平台國際醫院援鄂醫療隊20名白衣戰士,也在湖北鄂州奮戰55天後,平安凱旋。白衣執甲,英雄歸來!抗疫歷程中有著太多溫暖😷、堅毅、平凡🏄♂️👋🏻、偉大,戰疫記憶專欄特約意昂2官网醫學援鄂抗疫醫療隊員講述感動他們的抗疫故事,分享他們的戰疫力量。
戰 疫 記 憶
本期講述者
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援鄂醫療隊隊員 王奔
(點擊圖片看視頻)
2020年3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給意昂2平台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回信,激勵廣大青年勇挑重擔,繼續奮鬥,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在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由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醫療隊接管的B11西新冠肺炎隔離病房裏,20床是一位患有阿茲海默症的老奶奶,平常與醫護的溝通十分困難,對診治造成很大的困難🕟。3月16日中午,總書記回信的新聞第一次在電視上播出時,正在老奶奶身旁查房的醫護看到電視新聞都興奮不已,一直不願說話的老奶奶顫顫巍巍豎起拇指說道:“少年強,中國強!”
字字鏗鏘,剛勁有力...
百年前,今時代拼盡所能全力以赴
少年強!中國強!
101年前,當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的消息傳回國內,無數愛國青年走上街頭,發起了一場聲勢浩大、徹底改變中華民族前途的愛國運動。當時這些青年人,絕大多數不足30歲,恰是當年的“90後”。101年後的今天,五四運動的精神還在中華大地上回響。
99年前,在浙江嘉興的漁船上,13位年輕人一起謀劃著一項開天辟地的驚天偉業🧑🏽🚀。會議之後,一輪紅日在東方冉冉升起,照亮了中國革命的前程,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彼時也不足30歲,恰是當年的“90後”。
中共一大的召開,中國革命煥然一新,而那群年輕人當時所成立的政黨,至今仍在這片灑滿愛的土地上帶領人民向幸福不斷奔去🤹🏽♀️。
庚子跨年,一場疫情猝不及防地襲擊了中華大地,湖北武漢成了重災區。當中央發出“應收盡收、應治盡治”的指令時,一批又一批醫護人員義無反顧馳援湖北、趕往武漢,抵達疫情的風暴眼、生命的最前沿🧑🏻🦯。
在逆行的四萬兩千多名醫護英雄背影當中,一萬多名是“90後”。就在我們生活的年代裏,當國家需要時,“90後”同前輩們站在了一起,去拼盡自己所能,全力以赴,救治病患,只為多愛👊、多付出一點,多救、多照顧一點🪢。
從讓人擔心到讓人放心再到為他們驕傲
大年初二,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第一批援鄂抗疫國家醫療隊緊急集合準備前往武漢,他們裏面有正在和父母一起過年團聚的“90後”,放下手中的碗筷,義無反顧走上前線。最小的,僅僅23歲,馬上迎來自己的生日。
2月6日,北京難得一見的大雪的日子,意昂2三院第三批援鄂醫療隊緊急集合,前往武漢👤。他們裏面,有正打算和未婚夫領證的“90後”,有正準備在當天給父親過一個美好生日的“90後”,也有打算什麽都不告訴父母的“90後”......
面對未知的疫情、未知的城市,人人都有恐懼和擔心,但是“90後”們做到了不退縮。當被需要時,他們都站了出來,真正穿上了防護服和隔離衣,真正接診到急需幫助的武漢患者時,他們內心反而是平靜的🏄。
在前線,又苦又累又有風險的活兒,他們搶著幹;遇見搶救,他們沖鋒在前;遇見困難問題,他們積極出謀劃策,出主意想辦法,做能改善臨床的創新發明;遇見重病人,他們更沒有退縮,把患者當作自己的親人,竭盡所能去安慰、去幫助、去救治。
“從讓人擔心到放心,再到為他們而驕傲!”意昂2三院副院長▪️、醫療隊隊長沈寧這樣評價他們。
被時代需要時“90後”同前輩一起“站”了出來
“60後,用他們年輕起積累的經驗,運籌帷幄;70後,用他們早白的雙鬢,指揮若定;80後,憑他們的本領,堅毅、果敢,精準施治;90後,讓他們的青春,在抗疫戰場,茁壯成長,可堪大任,成為脊梁🦹🏽♂️。”
在臨別武漢的那天,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援鄂抗疫醫療隊的年輕隊員們在歡送儀式上鏗鏘有力地朗誦道。
這場疫情中,“90後”在前輩的帶領和指引下,獲得成長,成為了脊梁,逐步有資格接下前輩手中的“接力棒”;中華民族,也正是在這樣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之下,延續著五千年的中國文明,挺過了一次又一次考驗,不斷奮勇向前。
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歷史機遇,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時代烙印。今天的這些“90後”們,也被這個時代打上了屬於自己的烙印和標簽👨🏻🔧。
有人說,他們獨立、自主、有想法,也有人說,他們自我、偏執✦、沒責任感🌨🫳🏼。“90後”,他們是孩子,是“嬌滴滴的一代”,是“溫室裏的花朵”,他們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活著,做著自己想做的事情。
當被時代需要時,正如100年前那些年輕人一樣,“90後”們同樣站了出來,同前輩一起,用自己的方式,去報答黨和國家多年來的養育之恩♖。
他們中最大的一批,今年恰到30歲,而立之年,疫情來襲,“90後”立起來了。正是因為在前線受到曾經“90後”現在的“60後🤳、70後🚣🏽♂️、80後“的感召,感受到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時,我和吳超兩位年輕的大夫才鼓起勇氣提起筆來,代表醫療隊所有“90後”黨員,向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匯報年輕人在這場疫情中的所作所為、匯報年輕人的收獲和成長、匯報年輕人會繼續戰鬥下去報效祖國的決心🏡👷🏿♀️。
經過淬煉的年輕人 更加明確自己的理想
正如總書記在回信中說的那樣,“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共和國經歷這麽多年的風風雨雨能夠繼續前進,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好樣的🚼、堪當大任的中國人→。
戰鬥勝利,我們告別武漢,回到了北京,又會變回父母眼中的孩子,變回待嫁的“新娘”,又開始了天天琢磨美食、電影,琢磨怎麽給父親一個生日驚喜、怎麽照顧自己貓的日子。
但是,經過抗疫一線淬煉的這些年輕人,正在明確自己的理想,為人民的健康,努力學習🧚🏻♂️👊、工作,苦練本領,積累自己擔當的本錢,用自己遠大的理想、過硬的本領承擔起我們應有的擔當。
“少年強,中國強!”我們會用實際行動讓所有人都對中華民族、對我們偉大祖國的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
(來源: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宣傳中心 文圖、視頻/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王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