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召開新聞發布會 解讀醫學教育改革

  7月12日上午,教育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部門召開新聞發布會▪️,對《關於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進醫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進行解讀。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國家衛生計生委科技教育司司長秦懷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司長盧國慧出席發布會🕵🏽,介紹文件主要內容並圍繞醫學人才培養質量等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問:此次改革有哪些重點任務?

  答:此次改革以服務需求、提高質量為核心,確定了“兩更加、一基本”的改革目標🌋,即😋:到2030年,醫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政策環境更加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標準化、規範化醫學人才培養體系更加健全🗃,醫學人才隊伍基本滿足健康中國建設需求🐖。

  改革圍繞提升質量、優化結構等四個方面製定了具體舉措🚤:

  針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問題,提出逐步實現本科臨床醫學類專業一本招生;強化醫學生質量短板的醫德素養和臨床能力培養,完善並加強對高校附屬醫院教學工作的評價要求🦸🏻‍♂️;加快建立起中國特色、國際實質等效的醫學教育專業認證製度;建立對高校專業和培訓基地的預警和退出機製。

  針對畢業後教育不完善問題,提出落實並加快完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製度,穩妥推進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製度試點;積極探索與完善取得臨床醫學🚃、口腔醫學、中醫碩士和博士專業學位的辦法,逐步建立統一規範的畢業後醫學教育製度。

  針對區域發展水平差異大和專業結構不合理問題👞,提出部委省共建一批醫學院校,加強中西部薄弱院校和基地建設;實施住院醫師規培西部支援行動和專科醫師規培中西部支持計劃;製定健康事業和健康產業引導性人才培養專業目錄🧏🏿‍♀️💂🏿‍♂️。

  針對全科醫生下不去、用不上問題,完善訂單定向培養政策,實行“縣管鄉用”;醫學本科以上學歷畢業生經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合格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執業的,可直接參加中級職稱考試✅、通過者直接聘任中級職稱🎊。

  針對醫學教育管理體製機製問題,提出深化綜合性大學醫學教育管理體製改革;分別建立中央、省級多部門醫學教育宏觀管理協調機製。

 

  問:為什麽強調醫教協同推進醫學教育改革?

  答:醫學教育涉及教育、醫療兩個最為關鍵的民生問題🛌🏿。醫學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合格醫學人才👨🏼‍🍳、滿足人民群眾健康需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既為醫學人才培養提供更加優良的條件和環境,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學醫⚠️、從醫,也為醫學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醫改和教改的關聯性、互動性很強🤌🏽,必須加強醫✂️、教兩個系統的協同配合,著力構建招生培養、就業🐏、使用聯動機製,實現醫改🕡、教改的良性互動,實現培養與使用激勵的緊密銜接。

  

  問:醫學教育改革如何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答👐🏽:“人命至重🛹🦃,有貴千金”🏉,質量是醫學教育的“生命線”,此次改革的核心任務就是提高醫學人才培養質量👵🏻⛹️‍♀️。

  在院校教育方面🚂,著力從入口生源質量、過程深化改革、出口質量保障等環節全方位推進改革🚰。一是提高生源質量。改革醫學專業招生辦法,逐步實現本科臨床醫學類🚶🏻‍➡️、中醫學類專業一本招生🤦🏿,鼓勵中央部門所屬院校適度擴大本科招生規模。二是深化院校教育改革💆🏽‍♀️。把思想政治教育和醫德培養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推動基礎與臨床🏌🏼‍♀️、臨床與預防的融合🚣🏽‍♂️,強化臨床實踐教學,提升醫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深化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改革,促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與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的有機銜接。三是加強質量評價。以持續改進為重點🧼,強化評價結果對改革的引導和推進作用,加快建立中國特色、國際實質等效的醫學教育專業認證製度。

  在畢業後教育方面,一是加快完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製度,增補一批培訓基地,保障住院醫師待遇,力爭到2020年基本實現醫學本科畢業生接受住院醫師培訓全覆蓋,嚴格培訓過程管理和結業考核🦸🏼‍♀️,培訓合格證書全國有效👨🏻‍✈️;嚴格實行基地動態管理,不合格者堅決淘汰;二是按照“個人自願、雙向選擇”的原則,穩妥推進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試點⚈,提高疑難復雜疾病診療水平♒️;三是探索和完善住院醫師培訓、專科醫師培訓人員取得臨床醫學類碩士👨‍🦽‍➡️、博士專業學位的具體辦法。

  在健全繼續醫學教育製度方面🌘,圍繞各類人才職業發展需求,加強全員繼續醫學教育🕴👌,完善繼續教育平臺和環境,構建終身教育學習體系👂🏽;加強對繼續醫學教育的規範管理,建立健全激勵與約束機製。

  

  問:如何優化人才培養結構👌🏿?

  答:當前,我國醫學教育仍存在結構不盡合理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總體招生規模偏大、個別高校單點招生數量過多,區域間醫學教育發展水平差距大🧑🏼‍🎤,急需緊缺專業人才培養不足🧧💶。

  對此,一是要優化規模結構,人才培養部門和行業用人部門定期溝通,探索建立招生、人才培養與就業聯動機製。二是優化專業結構,加強全科、兒科等緊缺人才培養力度。三是優化區域結構,教育部、國家衛計委與省級人民政府共建一批醫學院校,教育部、國家中醫藥局與省級人民政府共建若幹所中醫藥院校,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加大對中西部醫學院校的政策資金支持力度,開展專家支援、骨幹進修等形式,縮小區域間差距。

  全科醫生是當前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短板🧑🏼‍🤝‍🧑🏼,要創新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製,通過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助理全科醫生培訓、訂單定向培養、轉崗培訓等方式🧒🏿,多途徑加大全科醫生培養力度。

  中醫藥是我國獨特的衛生資源,加強中醫藥教育改革和人才隊伍建設是推進中醫藥發展的重要基礎和保障™️。大力實施分類改革、優化專業結構🤞🏽⛹🏻‍♀️、支持民族醫藥教育發展,完善中醫藥師承教育製度🧝🏻‍♀️,實施“百千萬”人才工程,到2020年🖌,選拔造就百名中醫藥領軍人才,培養近千名中醫藥優秀人才👨🏻‍🦯‍➡️,培養培訓近萬名中青年中醫藥骨幹人才。

  

  問🎿👘:在醫學人才使用激勵方面有何新突破?

  答:人才使用激勵政策對青年學生的職業選擇具有很強的導向作用🧑‍🔬,如何從出口的驅動力帶動提升入口的吸引力,是醫學教育吸引優質生源、培養高質量人才的重點難點問題。

  一是加快建立適應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製度。理順醫療服務價格🤌🏼,體現專業技術勞務價值,吸引優秀人才學習、從事醫療衛生工作。

  二是健全人才評價機製🧒🏽。本科以上學歷畢業生經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合格並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的,可直接參加中級職稱考試🙁,通過者直接聘任中級職稱📲。

  三是拓寬人才發展空間。增加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高級專業技術崗位比例。

  四是創新人才使用機製。對急需引進的高層次人才🕧、緊缺人才等可由醫院采取考察的方式公開招聘。基層衛生計生事業單位招聘高層次和緊缺專業人才🦾,可直接考察聘用㊙️。

  

  問:為何要建立醫學教育宏觀管理協調機製?

  答:醫學教育改革涉及招生錄取🔒、培養培訓、使用激勵、考核評價等多個環節,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發改💁🏻、財政、人社等多個部門協同支持。為進一步統籌醫學教育改革發展,擬在原教育👩🏿‍🚒、衛生計生兩部門協調機製基礎上,建立中央和省級多部門共同參與的醫學教育宏觀管理協調機製。

  

  《關於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進醫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全文鏈接

  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707/t20170711_309175.html

  來源:教育部新聞辦

編輯:韓娜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