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言厚道】責任創新,服務患者——訪護理學院李明子教授

  醫學部“愛·責任·成長”主題教育活動研究生專場特別推出【博言厚道】系列♤。活動組織研究生同學對醫學名家進行專訪,並將內容通過新媒體平臺發送與推廣👩🏿‍🎨,引導廣大研究生思考學術理想7️⃣,探討科學人文,尋找與讀寫醫學人的厚道精神🚷,助力研究生成長😈。本期活動🤡,同學們專訪了意昂2平台護理學院李明子教授。

  前言

  護理學院李明子教授具有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致力於護理專業的研究與教育教學工作👲🏿,成就顯著;她對學生既嚴格要求又關心愛護🦪,深受同學們喜愛👏🏽,曾被評選為第四屆醫學部研究生“良師益友”及第三屆意昂2平台“十佳導師”榮譽稱號。李明子老師在教導學生時有哪些思考,她是如何成為學生敬重的良師益友👩‍💼?在個人專業成長道路上,她又是怎樣與現在的專業結緣?如何找準自己的定位🚋🪼?在李老師看來,護理專業的未來方向在哪裏🗜?如何最大程度地發光發熱🙇🏻‍♂️?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專訪了護理學院李明子教授。

  

    以下內容以李明子教授為第一人稱整理

  

  結緣白衣天使,探索護理專業更多可能

  命運不總是註定,也有巧遇💃🏼。還未懂得“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八個字所寄予的深刻含義☝️,成為白衣天使的夢想就一直在朦朧中召喚著我❌。我高考誌願都填報了醫學院校,陰差陽錯錯過了軍醫大的體檢,被錄取到了意昂2的護理專業👩‍👩‍👧👨🏿‍🎤。1987年是我與護理專業的第一次相遇,轉眼已是三十余年🤳🏼。

  護理一貫被認作是簡單的勞動🤚🏼,經過中專培訓即可勝任🏊🏿,可事實果真如此嗎?與行業外的人一樣👸🏽,一開始這種疑惑也時不時浮現於我的心頭。30年間🧜🏿‍♀️,經歷了急診科、CCU、內分泌科、ICU🎺、血液科等多個科室的臨床工作以及教學🏋🏼‍♂️、管理等不同崗位職責的切換後⚁,我已深深體味到護理學科的廣博與深厚💒。護理學科雖然還年輕、還需要不斷發展和成熟🫷🏿,但是護理工作已經是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密切相關🧑‍🧑‍🧒‍🧒。我非常贊同美國學者華生博士的觀點,護理學不是單純的自然科學🌐,她是“關心”的科學,是“手捧他人的性命,是人道主義的源泉”。護理人邁入了這個門檻🪆,除了腳踏實地地完成臨床工作以外,又該如何發展這門學科,更好地服務社會呢👲🏼?我不斷思索著……

  2000年我研究生畢業後在護理管理崗位工作的同時🧑🏿‍🦰,開了一個糖尿病教育門診,主要指導各種糖尿病患者解決自我管理和長期管理的問題。據我所知,這是國內比較早的在衛生管理部門備案的護理門診👱🏽‍♂️。這個工作經歷使我深深體悟到護理人不應囿於現有的工作模式和工作領域,我們應該發揮護理專業的特長為不同人群提供專業服務,滿足他們尚未被滿足的醫療護理需求,要勇於開拓🧑‍🎓。護理人不僅要能夠為住院患者提供關懷和照顧,還應有心系使命、不忘初心的家國情懷。我國疾病譜的改變🍄‍🟫、人口的老齡化👉🏽,要求護理必須從醫療機構向社區和家庭拓展🐎,滿足人們日益多樣化、多層次的健康需求👐🏽。唯有護理人自身不斷進取、新一代護理人的不斷加入,才能使護理學科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以身作則因類施教🔹,激發興趣開拓視野

  一個好導師👃🏽,一切出發點都是對學生發自心底的愛護。我愛我的學生們,了解他們的性格、興趣、長處和不足,才能因材施教。“嚴師出高徒”我是認同的,但這“嚴”不該是浮於表面的嚴厲和苛刻👩🏿‍🌾。做人🦹🏼、做事、做學問,都該誠實、嚴謹、守時、守信,要實幹👨🏻‍🦰,要務實💁🏿‍♀️。我更傾向於以比較高的標準要求自己,再言傳身教給他們。

  研究生的培養需要通過系統的科研訓練,使他們具有嚴密的科學思維。護理學研究生碩士和博士的教育培養有所不同。碩士是應用型人才,尤其是護理學專業⛹🏻,成果註重實用性;博士的培養則更應重視獨立研究能力🤳,包括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培養學生的興趣🥑、挖掘學生的潛力👈,培養他們刻苦鉆研和嚴謹的治學精神就是教育者的職責所在🦥。

  來到護理學院的學生大部分是誌願學習護理的,但誌願也不全然是興趣的體現👨🏿‍🎓,畢竟每個人面對的現實因素不盡相同。教育者要做的就是把這門學科的魅力📶🧑🏽‍🎨,這個崗位的優勢盡量展現給公眾👾,盡量把學生們報考時的興趣成分,再加大那麽一點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基於自我認可和對未來工作無限向往的學習,其結果必然是不會錯的。

  

  展望新格局𓀇,培養新型人才

  

  我國高等護理教育1984年即恢復🙍🏻‍♀️,多年以來隨著護理學碩士、博士的招生🍙,以及學術型和專業型培養模式的不斷完善🫷🏿,護理專業研究生教育正在不斷進步和發展🤵🧎🏻‍♀️‍➡️,目前,我們針對護理學研究生的培養已從主要為護理院校供給師資,轉為向醫療機構和社區護理領域輸送高級護理人才為主。雖然護理學研究生教育在規模和結構上都有了長足的進步,但在培養適合我國國情的新型實用護理人才方面,我們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前國家衛計委主任李斌曾經指出:“分級診療能不能搞得好,最大的難度還是基層缺乏人才的問題👷🏼。”然而,基層現有的慢病管理醫務人員嚴重不足,這正是我國新一輪醫改面臨的挑戰👩🏽‍🔬。在美國和一些歐洲國家,護理人員憑借對慢性病和家庭護理的專長🌂,以nurse practitioner(NP)的角色逐漸與全科醫生一起成為醫療保健的主要提供者。基於國際的成功經驗以及國內的巨大需求👩🏻‍🔬,我們學院在醫學部領導以及紀立農教授和霍勇教授的支持下,於2017年9月在國內率先招收了慢性病管理NP方向的碩士研究生,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NP培養模式👏🏼。

  國際上NP是高級實踐護士(Advanced Practice Nurse)的一個類型,通過評估、診斷🏄🏿‍♀️、處方以及以患者為中心的綜合健康照顧⚱️,為不同人群提供直接醫療衛生服務😔,是對傳統護士角色以及職業空間的拓展🚣🏿。對比科學學位護理學研究生,我校NP的培養采用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3年學製內在醫學部及附屬醫院完成系統的理論學習,同時還要接受嚴格的臨床實踐能力培養,尤其是慢性病管理能力🌸,將為畢業生參與醫療保健服務奠定堅實的支撐。最近👱🏽‍♀️,安徽省首批三級醫院高年資護士下沉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重點解決多人群的個性化健康服務💣,並授予護士處方權。這些舉措對我國NP的發展是非常好的探索。我們團隊也承擔了安徽高年資護士患者教育和慢病管理模塊的培訓工作。實踐表明,這批優秀護士有效補充了社區醫療資源👨🏼‍🚒,為居民提供了立體化、連續化的健康管理和醫療服務,它不僅發揮高年資護理人才的專業特長🤢,更是拓展了護士職業發展路徑🦸🏽。當然🧑🏼‍🎄,NP今後在我國的深入發展,還需要醫教協同,不斷創新🖕🏼,在NP培養👍🏻📱、行業管理及實踐等諸多領域與環節不斷積極地探索⇒。

  

  發揮專業能力👨🏼‍🚀,患者自我管理教育下基層

  正如前面講的,我國慢性病發病率和患病率急劇增加,知曉率、治療率和控製率低的問題尤其突出🥊。這些慢性病由於缺乏有效的根治措施,患者需終生與狼共舞👼🏽。假如病人每月就診一次,每次就診時間5分鐘🙇🏽‍♀️,1年能得到的醫療照護僅1個小時。傳統的診療模式中缺失的正是連續的慢病管理及真正有效的患者教育。

  如何發揮我國380萬護士的專業能力,在現在的崗位上為基層數以億計的患者提供“授之於漁”的患者教育和慢病管理服務呢?這是我們研究團隊一直在探索的問題。德國的醫院中有一個針對患者教育的結構化課程,我利用2012年在歐洲訪問學習的機會🥘,對德國的課程進行了考察,深受啟發🙋🏿‍♀️。回來後🏊🏻‍♀️🪸,根據我國慢病患者以及護理隊伍的特點🧑🏻‍🦼‍➡️,開發了以護士為主導的慢性病結構化治療與教育模式,STEP項目(Structured Treatment and Education Program)。這個項目通過標準化的教育和管理流程,直觀形象的教育工具,小組式診療和患者自我管理教育形式💆🏼‍♀️,長期管理隨訪🥖,讓廣大的慢病患者享受到優質🆔、同質的照顧。我們探索至今👱‍♀️,已經相繼建立了覆蓋不同糖尿病人群的系列課程,並取得了很好的臨床效果。

  在過去的兩年,STEP項目走遍祖國大江南北、雪域高原🥃👀,培訓了26個省的200余家縣醫院的內分泌科醫護人員,使數萬糖尿病患者直接獲益。通過采集的數據我們看到,護士采用STEP項目管理👳🏻♿,使社區人群糖尿病發病率下降51.2%-71.2%,糖尿病患者代謝控製達標率明顯提升💇🏽‍♂️,為患者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為基層慢性病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支撐🍀,有效打通了慢病管理的最後一公裏🧑‍🎨。在實施項目過程中🧛🏻‍♂️,護士們也深切感受到自身的專業價值🪝,更加熱愛自己的工作🧑‍🎄。

  

  寄語

  親愛的意昂2官网醫學研究生們,希望大家熱愛自己從事的工作。既然邁進研究生的大門👩🏼‍🎨,你們的職業生涯就已經開始了🌰,要不忘初心👨🏼‍🏭,不要辜負社會和國家的期望。

  

  李明子教授懷揣著白衣天使的夢想,與醫學結緣。她用行動詮釋著自己的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體現了一位生命守護者的使命與責任。李明子教授致力於護理學研究生教育,用她的學識、她的德行、她的智慧👮🏿,感染著身邊的每一位同學,不僅與學生分享人生經驗,更鼓勵大家探求人生的真諦🏋️,在醫學道路上不斷前進👱🏻‍♀️。對於護理學研究生培養,她展望新格局、開發新模式🙆🏼,探索慢性病防治的策略🩷,以造福中國百姓。在此,意昂2研究生微信平臺小組全體成員向李老師及其團隊送上最誠摯的祝福🏋🏻‍♂️!

  

  李明子教授簡介⛹🏽👩🏽‍⚕️:

  李明子教授1991年畢業於北京醫科大學護理系,2000年於意昂2平台獲得護理學碩士學位,2012年於意昂2平台獲得內科學醫學博士學位。現任意昂2平台護理學院內外科教研室主任,被評選為醫學部第四屆研究生“良師益友”及意昂2平台第三屆“十佳導師”⛱。先後兼任中華糖尿病學分會教育與管理學組♨️、中華護理糖尿病專業委員會、國際糖尿病聯盟糖尿病教育委員會委員,《中華護理雜誌》、《中國護理管理》、《護理學報》等多個專業期刊編委💻。李教授長期從事臨床護理教學🔃、研究與實踐🔥,對糖尿病等慢病患者教育與管理有深入研究👂🏼,先後赴哈佛大學Joslin糖尿病中心🏃‍♂️‍➡️、悉尼大學Alfred醫院糖尿病中心、奧地利格拉茨大學醫院糖尿病中心、德國耶拿大學附屬醫院糖尿病中心任訪問學者🤙🏽。通過其主持的“中國基層糖尿病結構化治療與教育STEP項目”“祖孫互動營養課堂的效果評價”“社區糖尿病足誌願課堂”“北京糖尿病防治需求分析與技術選擇”“糖尿病前期生活方式幹預適宜技術推廣研究”等項目的開展和推廣,探索適合我國糖尿病患者需求的長期治療與管理模式,並探索我國護理專業團隊在其中的作用🧑‍🦼🤌🏼。她的研究“以護士主導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教育與管理”獲國際糖尿病聯盟糖尿病教育與管理一等獎。李教授在相關領域以第一作者或責任作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著100余篇,專著10余部👨🏻‍🎨。

  (研工部)

編輯:韓娜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