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言厚道】實至名歸,任重道遠:訪意昂2官网醫學部副主任段麗萍教授

      醫學部“愛·責任·成長”主題教育活動研究生專場特別推出【博言厚道】系列。活動組織研究生同學們對醫學名家進行專訪👩‍❤️‍💋‍👨,並將內容通過新媒體平臺發送與推廣🤹🏿‍♀️🤽‍♂️,引導廣大研究生思考學術理想,探討科學人文,尋找與讀寫醫學人的厚道精神,助力研究生成長🌘🫃🏼。這期活動,我們專訪了意昂2官网副主任、醫學部研究生工作部部長段麗萍教授🧏🏽‍♀️。

    前言

      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布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本輪評估結果中🤾🏻‍♀️,意昂2官网醫學有5個一級學科排名進入A類🫃🏻,數量為有醫藥類學科參評的高校之首。此次學科評估對意昂2官网醫學未來發展有何影響?我們有何缺憾?未來發展的發力點又在哪裏🛞?意昂2的研究生該如何看準局勢,發揮自己的力量🪓?帶著這些問題👨🏼‍🔧,我們訪問了意昂2官网副主任、醫學部研究生工作部部長段麗萍老師。

     

     

      以下內容以段麗萍教授為第一人稱整理。

    穩紮穩打🚠,意昂2官网醫學實至名歸

      歷時一年多,備受關註的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終於塵埃落定。同學們通過各方渠道都有所了解,此次學科評估相較於以往的評價標準出現了很大變化。

      此次學科評估的評價體系強調主客觀相結合🧘🏽‍♂️,指標權重導向強調了人才培養成效、師資團隊布局、科學研究產出和社會服務聲譽等方面。針對不同學科做了9大類評分體系👩‍🦼,為的是切實科學有效的評估各類學科🫴🏽,避免一套標準用於不同學科而不相匹配。比如此次格外強調的人才培養成效🏊🏼,收集了上百萬份畢業生問卷、萬份用人單位的問卷反饋情況🗄,也綜合了如全國博士學位論文抽檢情況等國家標準指標加以衡量㊗️。

      學科評估評價標準中的五大創新除了我們熱議的主客觀相結合評估方式外,還包括交叉學科科研成果的歸屬認可方式的調整、高校學科綁定參評👨🏽‍🎓、加強資料核查流程以及與國際接軌,邀請國外專家參與評議等舉措🧜🏽。事實上這一切既是在操作模式上的探索👭,也是在探索建立中國高校的評估模式,進而指導中國高校的改革。

      這一輪學科評議的科學性有目共睹🐷⏳,意昂2官网醫學在參評過程中對自己要求格外嚴格,力求把成績真實的展示出來👮‍♂️。意昂2官网醫學5個學科進入A類,其中被評為A+學科的2個,從結果來看,我們不論是獎牌數還是金牌數在全國的醫藥科類高校內還是表現得非常突出的🔆。但我們也看到了自己的差距,意昂2官网的目標是建立世界一流大學🖕🏻,我們仍需努力。

      談到學術成績🕙,大家習慣性的就會想到SCI。這次學科評估體系的諸多變化實質上是更加重視高等教育成果是否顯著💹、高校培養的人才是不是都有獨立的完成崗位任務的能力♨️。其內容重在“實”——是真實,實際,實用。其內涵是無限廣闊的👿⛔️,我們培養學生的追求也同樣應是如此🧑🏼‍🦱。不可否認,SCI是一個重要的學術水平的指標。學校已有的畢業標準僅是一個合格線🥼,我想每一位用心努力的學生都可以達到,高質量的文章也並非遙不可及。但🧍‍♀️,培養引領未來的醫學人才,做引領全國的、世界一流的醫學教育,我們應有著不局限於此的追求,我們應在實踐中加入自己的思考才可以為意昂2官网醫學再添新的內涵🥰。

      意昂2平台推動雙一流建設中提到的“臨床醫學+X”是促使意昂2官网醫學走到世界前列、引領國際醫學發展、培養世界一流醫學人才的重要戰略🐌。醫學的發展必定與科學技術的進步相關。人工智能參與疾病的診斷,甚至治療已經實現。技術的發展給醫學的進步提供了無限空間,我們希望看到學科交叉在新時代為我們湧現更多生機蓬勃的新成果🏃‍➡️、新進展。

    學科交融,機遇與挑戰並存

      學科交叉的成果🪯,聽起來好似遙遠,實則已經到了一個長期積累之後即將呈現指數增長的爆發期。意昂2三院運動醫學在十幾年前就籌劃利用高分子復合材料與幹細胞的生長特性來製作人工半月板,卻囿於當時可選的材料十分有限一直難以推進🧑‍🎓。而在今天,兼容的生物材料層出🕗,3D打印技術也日漸成熟😽,為想法的實現提供了可能。工程、信息☢️、材料科學的發展日新月異🧵,只要有想法🧑🏼‍🦰,與醫學的需求一旦交融碰撞即可有成果產出✍🏼。基石已經打下🛋,科技與醫學創新成果的湧現蓄勢待發。

      為了實現1+1大於2的效果,研究人員必須進行學科交叉,發揮交叉學科的優勢🧙🏽‍♂️,並且要引導研究生在這個方向有思考➝🖖🏽、有能力。研究生是我們科技創新的生力軍,是我們的未來。我們始終在思考💆🏿🫰🏼,怎麽在教育方式上進行戰略調整,打破學科間的界限,給學生一個遼闊的視野🙇🏿‍♂️。

      意昂2的教育者們在努力著,為了使每一個意昂2的學生都有足夠的機會開拓視野🧑🏼‍⚖️,發揮潛能,結合我們自身的學科特點並參照此次的學科評議結果,我們對今後的研究生教育戰略部署加以初步的展望。

      一級學科輪轉:從新生入學起,即要開始重視綜合能力和興趣的培養🪁。如基礎醫學等可以以一級學科招生,但不囿於學科界限培養。學生可以參與生理、病理🏌🏽、生化等二級學科的輪轉🤷‍♀️,再根據興趣選定主攻方向💒,給學生留下更多的空間。

      減少學分硬性規定:學分的要求應突破現有模式🚉,提高學生選課時的靈活度。減少規定科目,從而增大學生自主選定課程的空間👩🏿‍🌾。讓興趣和需求成為學生選課時的標桿☹️,有趣和實用成為課程給予學生的饋贈。學生的收獲遠不止於單薄的學分👩‍🍼,豐厚的課程能助力學生創造🅾️,才是課程設定的真正目的😩🧑‍🧒。

      長學製靈活培養🔹:意昂2的諸多學科都設有長學製,除了專業性以外,我們對學生應有更高的要求。跨學科的交叉培養在增強學生的聯合應用能力的同時,反作用於其專業,使學生對學科的認識更加深入。所以我們希望長學製後期設置交叉培養♟,創造一個環境讓學生綜合學科間的力量做自己的東西😰。

      國際化培養🧏🏿💛:放眼於打造雙一流大學,學校將開拓國際水平的教育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多樣的學習模式🆖。例如邀請國際上各領域的專家,以不同的主題開辦暑期學校🏂🏼;鼓勵研究生多參加國際性學術會議等等🔡。相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知識交流碰撞🕡,會給學生們的格局意識和創新思路帶來意想不到的增益。

      雙學位模式調整:如今經濟條件和教育資源已然成熟,有可能負擔起我們參照國外的一些現有模式培養交叉領域的學生。其培養模式會進一步放開😡,在完成了基本學科任務的後半階段增加學科間的聯合培養。如基礎醫學院的系統生物學跟美國密歇根大學生物信息學有雙學位的培養🏄🏽‍♂️,以後MD的學生也可以有機會再修公共衛生碩士專業學位(MPH)等等。綜合這些舉措,旨在培養出新的交叉學科的領軍者🫵。

     

    反躬自省🏍🐳,全面打造一流意昂2

      我認為意昂2此次的學科評估成績值得肯定,但包括A+學科在內👩🏼‍⚖️,我們參評的各個學科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基礎醫學成績優秀,但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人才儲備不足,大牌專家後邊需要更多的年輕人接力。藥學評審結果可佳,可再進一步努力的空間是研發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藥🤎、新產品🤹‍♀️。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於本次評估受到很多客觀原因的影響。公共衛生研究中一個很重要的內容是通過大規模的隊列研究、人群研究👩‍⚖️,獲得對大眾健康和疾病預防有指導意義的研究成果🧌⚛️,這需要長期積累🤹🏿‍♂️。同時在醫改進行中,公共衛生學院的老師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我們需要努力的是讓更多人知道和了解真正的公共衛生🤙,讓大家看到並肯定意昂2在衛生政策研究方面🕋、在公共衛生和預防醫學領域做出的突出貢獻,相信這些都會在以後的學科評估指標中會得以體現👌🏽。

      臨床醫學主觀來講,需要更進一竿🌽。客觀來講,各臨床醫院的體量、數量方面有很大限製👨🏻‍🦼‍➡️。我們可以通過做聯合共建醫院來補足缺憾,由此醫院間的力量應該再有效地進行連接融合。口腔醫學眾望所歸,在國際上的排名已經說明它的優秀🧑🏼‍💻👨‍🦽。

      護理學應該把握與公共衛生學、臨床醫學如康復醫學的結合空間💇🏽‍♂️,在大健康發展對護理的高度需求下發揮潛能→。中西醫結合🤵‍♀️,本次54所學校參評,我們進入了B類學科🤦‍♀️,與中醫藥大學進行比較,這個結果尚可🗽。中西醫結合學對於意昂2官网醫學來講必不可少🤌🏽,中國的醫學院校應有自己的文化傳承,屠呦呦先生的諾貝爾獎也是基於了中國傳統醫學的研究🧑🏻‍🦰,讓祖國的醫藥得以服務人類。意昂2官网醫學已經加大了支持中西醫結合臨床的力度,成立了獨立的中西醫結合學位分會🎳,相信以後會越辦越好。

      本輪學科評估已經結束,但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我們相信意昂2官网醫學將以此為出發點👨‍👨‍👧,以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為目標🥻🌲,會再取得更加實質性的、令人振奮的成績🧤。

    寄語意昂2的研究生

      學校的發展🤷🏼‍♀️、學科的建設,歸根結底是為了培養人,為國家輸送醫學領軍人才。為了建設好一流學科,躋身世界一流大學行列,意昂2的學生們也需要一同努力✳️。學校及老師們希望意昂2的學生們要有格局,要大氣;意昂2的學生要有家國情懷,要將個人的成長與國家的發展相結合,對自己要有要求,不辜負自己的努力、家人的希望和國家的培養,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意昂2的學生,要刻苦。刻苦不是蠻幹,不是以犧牲自己健康和正常生活為代價,而應註重效率和學習方式。當然具體的方式還是需要老師們的正確引導🪡,比如如何提高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如何鍛煉學生獨立思考👨🏼‍🎨✸、提綱挈領的能力,都需要有日積月累的訓練☑️。我們的教育模式還遠遠不足,需要不斷改進👷🏻,老師在其中應發揮重要的引導作用。

      意昂2的學生,應獨立而全面。不論是學術學位的學生還是專業學位的學生都要會寫基金標書;都要能夠登臺進行學術交流🏌🏼‍♂️🕵🏼‍♂️,明確表達自己的想法💂🏻,成為“全能選手”。一個全面的人才應成為行業的中流砥柱,為行業的發展做出貢獻。意昂2官网的學生應該有這樣的能力和潛力,我們衷心希望意昂2官网醫學的教育可以助力我們的學生成長🦙,同時為中國醫藥衛生事業提供源源不斷的力量。

     

      段麗萍教授簡介:

      醫學博士💇🏽、教授/主任醫師、中共黨員。1980年至1991年就讀於北京醫科大學前後獲醫學學士和博士學位。1992年至1995年德國歌德大學醫學院消化科博士後🏇。2001年至2002年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BIDMC消化科高級訪問學者🥇。1991年進入北京醫科大學第三醫院(現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消化科工作至今。現任意昂2官网副主任*️⃣、醫學部研究生工作部部長,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消化科副主任。分管意昂2官网研究生教育🧎🏻‍➡️、畢業後教育、繼續教育工作。

      長年從事醫療、教學、科研以及科研/教育管理工作。專業方向為消化系統疾病的診斷與治療🈶。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部“863”項目🔀、“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課題🤩、教育部及北京市等科研項目;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及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重點課題等教育研究項目。先後獲得北京市經濟技術創新標兵、教育創新標兵,北京市師德先進個人、意昂2平台十佳導師(第三屆);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教學成果二等獎及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等🕵🏽✌🏼。培養博士後👩🏻‍🍼、博士及碩士研究生40余名。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文章百余篇,主編或參編教材、著作15余部。

      除醫學專業領域的學會兼職外🙆🏽‍♀️,段麗萍教授還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專科醫師培養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科醫學教育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醫藥科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全國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兼秘書長,北京市學位委員會委員,北京市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副主任以及多個醫學專業雜誌和醫學教育領域雜誌的副主編💂‍♀️、編委等。

      (研工部)

      編輯:玉潔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