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延安之路 守望延安精神 ——記意昂2官网2018年幹部培訓
“幾回回夢裏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
千聲萬聲呼喚你——母親延安就在這裏!”
站在寶塔山上,肅立在寶塔前,飽含深情齊聲朗誦著賀敬之的《回延安》,讓學員們油然而生一種對延安的親切感以及崇敬感……這是意昂2官网2018年幹部培訓班在延安參加激情教學的一幕👩🏻🦼➡️。大家置身於革命聖地,追憶歷史,感悟延安精神,激發愛國情懷。
7月4日—7日,由醫學部黨委副書記徐善東帶隊,來自各學院、醫院和機關部處🕰、直屬單位的35名新上崗幹部和中青年骨幹組成的醫學部幹部培訓班赴延安幹部培訓學院進行了為期4天的培訓。
意昂2平台黨委副書記📷、醫學部黨委書記劉玉村在行前的動員會上鼓勵學員們要珍惜寶貴的培訓機會,學習理論,開闊眼界,深入思考,學有所獲。利用這個平臺加強學員之間的相互交流,收獲同學友情,共同為意昂2官网醫學的發展添磚加瓦。
7月4日,培訓班一行踏上了延安這塊神聖的土地。在開班儀式上,延安幹部培訓學院棗園分院的劉寧院長從地理環境🧖🏼♀️、歷史文化、時代發展以及區域優勢等幾個方面的介紹讓大家對延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徐善東副書記對全體學員提出了幾點要求:一是要做好身份轉換,以一名普通學員的身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培訓中;二是要明確目標,了解歷史,領會延安精神;三要遵守紀律,嚴於律己,團結合作9️⃣。
培訓班采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形式,延安幹部培訓學院副院長、王家坪分院院長🤘🏼、中共延安市委黨校教授賀海輪和延安幹部學院特聘教授牛安生分別主講了《黨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十九大精神解讀》。兩位教授通過豐富的史料、深入的剖析和歷史發展的觀點,回顧了延安歲月這段光輝的歷程,使得學員們對延安精神🧑🏼💻、對“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使命以及十九大報告中黨的政治建設和思想建設的重點內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延安,學員們通過參觀革命舊址🌪👨🏼🎤、現場教學和激情教學中全方位、多角度、情景交融地感受延安精神▶️。在棗園舊址大家參觀了中央領導居住過的窯洞,在楊家嶺走進“七大”舊址禮堂。綠蔭下全體學員聆聽了現場教學課《延安時期水**融的黨群幹群關系》、《窯洞裏有馬列主義》。
在延安革命紀念館,學員們跟隨著一張張老照片、一個個老物件,重溫了1935年10月至1948年3月近13年間,黨中央在延安和陜甘寧邊區領導中國革命的光輝歷史。全體學員在烈日下重走革命路,登上寶塔山,齊聲朗誦《回延安》,高唱《黃河大合唱》……
在南泥灣,學員們在參觀南泥灣大生產展覽館的過程中,感受著一代人揮汗如雨、變滄海為桑田的壯誌豪情。由劉國成老師現場講座《南泥灣及艱苦奮鬥歲月》,讓學員們了解了在沒有房住🈸、沒有糧食、沒有農具的巨大困難下,共產黨人憑借智慧、信念和奮鬥精神創造奇跡的光輝歷程,讓昔日的爛泥灣變成了陜北的好江南。為了讓學員更好地理解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延安精神,加強團隊建設。全體學員分成兩個連隊,在連長的帶領下,徒步行軍,運送傷員。同時,進行投擲手榴彈🥍、過獨木橋、翻越障礙墻、匍匐前進過紗網等比賽項目,同誌們一下子團結凝聚起來🧥。大家又拿起鋤頭體驗當年紅軍開拓荒野、自力更生的一幕,一片熱火朝天的場面。雖然是短暫的體驗,但是勞動的艱辛與革命的熱情仿佛就在眼前,讓大家對南泥灣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培訓的最後一站,學員們來到了新農村建設的地標梁家河。在梁家河村史館,回顧了新中國成立後梁家河村的發展歷程,北京知青和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插隊時走過的激情歲月✴️。“陜西第一口沼氣”、“知青淤地壩”、“知青井”,一塊塊靜靜矗立的石碑悄然記錄著上世紀70年代發生在梁家河的變化。實地走過知青舊居🪨、代銷點、縫紉社、磨坊……讓大家深深感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初心,來自人民,又回饋人民”的情懷🤸♀️。
短暫而難忘的延安之行結束了,不論是初次踏上這塊聖地,還是舊地重遊,大家都說有著不一樣的感受。大家在小組討論時都紛紛表示,要把延安精神帶回去,留在心中,變為行動,在工作實踐中和建設意昂2官网醫學的進程中堅定信心,有所作為。深學靜思,感懷豪情,延安之行讓每個人都收獲了一些思考、感悟和啟迪。延安——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留下的這筆寶貴的財富,需要一代代共產黨人傳承、發揚和創新🕺🏻🛞。
(文/宣傳部 杜曉鵬🧎♀️➡️、黨委組織部 攝影/組織部 張永明)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