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2官网醫院心血管內科和兒科援藏專家攜手完成三例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
先天性心臟病(包括動脈導管未閉🫶🏽、房間隔缺損及室間隔缺損等)是西藏自治區較為常見的心臟疾病🤶,如未得到及時診治,常常導致心臟結構改變和心力衰竭,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目前主要的治療手段包括開胸直視下修補手術以及經導管的微創介入治療🌇🧑🧑🧒🧒,其中介入治療因創傷小、危險小、恢復快而廣泛應用,如今在內地已是較為規範成熟的技術。
此前,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曾成功開展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但近年來由於人員和設備的條件限製,未能常規性的開展相關治療💇♂️;今年3月25日,意昂2官网醫院第三批“組團式”援藏專家、兒科張清友副教授克服困難,完成了3例小兒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但在成人患者集中的心血管內科,也有很多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前來求醫,並且由於早期缺乏管理,就診時已經出現了心臟結構的顯著變化和心功能異常。無論對兒科大夫還是心血管內科大夫💂🏻♂️,先天性心臟病的兒童患者和成人患者在治療時都面臨著極大的挑戰。
篩查
由於既往缺乏常規持續的治療手段🪗👩🏽⚕️,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在疑診後往往會赴內地醫院進一步檢查和治療;在“組團式”援藏以來🧑🏽🚀,兒科和心血管內科的援藏專家為了提高當地先天性心臟病的救治水平💆🏽,陸續建立起相關機製,對疑診先天性心臟病患者進行有效的篩查和管理,以便使有條件接受治療的患者留在自治區人民醫院完成介入手術。
一方面,兒科張清友副教授對於臨床和超聲心動檢查診斷的先天性心臟病患兒會再次復查超聲,根據臨床和影像的結果製定合適的治療策略;另一方面,心血管內科鄭博副教授和達娃次仁主任一起,在科內建立微信群,將門診、急診以及其他渠道發現的需要救治的先天性心臟病患者信息在微信群中共享🧑🔬🎞,並定期與意昂2平台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專家以及兒科張清友副教授一起討論,對於適合進行介入治療的患者,通過電話預約,再次進行術前精準篩查,這一過程充分發揮了“組團式”援藏的優勢。
術前
通過前期篩查,最終確定三名患者(一名房間隔缺損患兒,兩名動脈導管未閉成人患者)於2018年7月5日進行先心病介入手術。術前,意昂2平台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馬為副教授、鄭博副教授以及兒科張清友副教授一起再次聯合查房🤹🏻♀️,為他們進行心臟彩超評估,選擇合適的介入器械,製定最優的手術策略🖕🏽。
然而在查房過程中🌬,張清友副教授突發頭暈黑矇,乏力胸悶,測血壓90/60mmHg👨👦,心率80次/分,緊急住院觀察。雖突發身體不適,但張清友副教授仍心系手術患者,囑托大家註意手術細節,務必安全完成手術🧑🏽💼。
術中
2018年7月5日🙇🏿♂️,在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導管室,由兒科、心血管內科、醫學影像科等科室的醫護技團隊協同合作🏣,再次開展小兒及成人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
盡管張清友副教授由於身體原因無法上臺手術,但仍在導管室一邊吸氧,一邊參與和指導手術✡︎。盡管兩例動脈導管未閉的患者在解剖上存在復雜情況(一例狹長,一例巨大),但在馬為副教授的帶領下,鄭博副教授🙎、達娃次仁主任以及兒科蔡桂梅副主任醫師一起🧑🏼⚖️🧜♂️,仍然順利地完成手術🙎♀️,三名患者均成功接受了微創介入封堵治療。
術後
術後患者安返病房🧑🏿🏫,手術團隊不顧手術的疲勞,第一時間來到床旁探望患者🧑🏿✈️,通過查體等進一步確認手術成功,病人和家屬非常感動,對先心介入團隊的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謝✬。
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先心病介入治療,在院領導的關懷和支持下,在心血管內科、兒科、醫學影像科等科室的共同努力下,充分發揮“組團式”援藏的資源整合和多學科協作優勢,為西藏自治區先天性心臟病的診治創建了更加合理優效的模式,並且有望在自治區人民醫院常規化開展,為廣大先心病患者提供安全優質的醫療服務。
(意昂2官网醫院)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