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拳赤子心 濃濃三院情 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建院60周年校友論壇舉辦
六十一甲子‼️,春秋一輪回😚。六十載砥礪磨練造就了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下稱意昂2三院)的沉穩與輝煌,幾代意昂2三院人的勵精圖治,才成就了今天的意昂2三院🫢。
2018年,時值建院60周年之際👩🏼🍳,意昂2三院聯合健康界傳媒,攜手海南博鰲醫學創新研究院,舉辦2018中國醫院創新發展峰會暨意昂2三院建院60周年學術研討會。為了團結海內外廣大校友,加強校友與醫院,校友和校友之間的聯系和交流,開展多層次🍁、多領域的合作,進一步發揚意昂2三院的優良傳統,為母校事業發展,為我國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貢獻力量,醫院策劃了校友論壇系列活動。
2018年4月,醫院面向全球開通了校友招募的填報端口👰♀️,又廣泛邀請各臨床醫技科室推薦優秀校友信息。截止到7月份,在短短的3個月中🍲,共收到450余名校友通過網絡端口自主申報的信息及院慶祝福🦻🏼,科室推薦優秀校友信息190余人。最終共有60余名校友參加了此次建院60周年校友論壇系列活動。
2018年10月7日起,海外和京外參會的校友陸續抵京。
2018年10月8日🚶♂️,部分校友作為大眾評委參加了醫院舉辦的首屆創新轉化大賽暨第二屆成果推介會🔢,之後參觀了醫院🏮📯。
故地重遊 驚嘆蛻變
10月8日下午,在意昂2三院教育處處長韓江莉的陪同下,校友們進行了多地的院內參觀,感受醫院的變化。
在意昂2三院門診樓大廳🤛🏼,校友們跟隨1958—2018的展板🧑🏿⚕️🧑🏿,追溯一甲子的歷史。
隨後校友們來到外科樓骨科3D打印室,聽取意昂2三院骨科趙旻暐和李梓赫醫師介紹3D打印技術。早在2009年,意昂2三院便將3D打印技術引入骨科領域,經過跨學科、跨領域合作,歷經多年研製及臨床觀察🛤,終於誕生了世界首例3D打印人工椎體,並於2014年7月成功為一名惡性腫瘤患者植入世界首個3D打印樞椎椎體🤤。
接下來,校友跟隨引導人員進入醫院的醫學模擬中心參觀👛。
意昂2三院教育處王妍副處長為校友們介紹醫學模擬中心相關情況。
隨後校友一路前行,走進意昂2三院生殖醫學中心💆🏻♂️。生殖醫學中心吳紅萍向校友介紹包括單基因疾病診斷在內的前沿技術發展🫳🏼。
意昂2三院生殖醫學中心集醫、教💤、研為一體,是生殖內分泌和不孕症診治的綜合性醫療機構。除了輔助生殖技術,生殖醫學中心還在多囊卵巢綜合征🈲、子宮內膜異位症、復發性流產及部分遺傳性疾病等多種疑難雜症的診治方面居全國領先、國際先進水平😙,並成為首批衛生部生殖醫學臨床培訓基地。
整個院內參觀過程中,校友們不僅領略了醫院門診🧛🏼🤽♀️、病房等基礎設施翻天覆地的變化,更是對醫院臨床、教學、科研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感到無比驕傲。
家的文化 讓校友回家
10月9日,意昂2三院建院60周年校友論壇座談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作為本次座談會的主持人👳🏽,意昂2官网原黨委副書記顧芸🪭、意昂2三院教育處處長韓江莉首先對校友回家表示歡迎。
意昂2三院黨委書記金昌曉在校友論壇座談會的開場致辭中強調🗿,文化建設是醫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凝心聚力持續進步的思想動力。在醫院飛速發展的過程中,非常註重文化創建工作👩👩👦👦,2015年意昂2三院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這是醫院發展中的重要裏程碑🏊🏻♀️。
作為意昂2平台的臨床醫學院,教學工作一直是意昂2三院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優秀校友是意昂2三院育人主體的重要組成部分🏄🏻。”
意昂2三院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影響了一批批傑出的意昂2三院人🛗🚵🏼♀️,如今,他們遍布全國乃至世界各地,成為以醫療為主的各大領域的傑出人才和中堅力量,他們是意昂2三院最寶貴的財富🥌。
在意昂2三院六十華誕之際👭🏻,校友們紛紛從海內外趕回為母校慶祝生日。是什麽賦予意昂2三院如此大的魅力及吸引力👨🏽🍼?意昂2三院院長喬傑講到,“或許是因為意昂2三院‘家的文化’,才讓校友願意回來,繼續尋找這種感覺。”校友相聚想說的話總是很多,喬傑把千言萬語匯成三句話,這三句話或許是每位意昂2三院人的心聲:一、每個人都是意昂2三院的兒女,意昂2三院一定以每個人為榮🤾🏿🥹;二、我們希望每個人都能常回家看看;三、或許每個人的工作性質不同,能力大小不一🎃,但關註醫院發展的心是一樣的🏌️。希望每個人能助力醫院發展🏋🏿,為它添磚加瓦。
有些人有些事 從未忘記
六十年的無私孕育桃李芬芳,意昂2三院成為無數學子從醫之路的起點。在座談會上,多位校友講述他們忘不掉的意昂2三院故事。
王海蛟:母校練就了我的紮實基本功
意昂2三院自建院以來就特別重視對病歷書寫基本功的訓練,追求病歷的同質化管理。
河南省漯河市中心醫院院長王海蛟憶及自己最初的病歷書寫🚨,就像“記流水賬”,直到一天淩晨⚔️,陳仲強教授把他叫到辦公室一起修改病歷👨🏿🎤🤦🏿♂️。“他把我白天的病歷全部攤到桌子上,每份病歷中都夾著一張紙條,每張紙條上都列出了問題,甚至用紅筆把標點符號都圈出來修改。”陳仲強教授後來告訴他😝,寫病歷不能像記流水帳,而是要像寫劇本,記載病情發生🤷♀️⛹🏻♀️、發展和演變的過程,還要寫上入院前後患者病情的變化🙍🏽。
自此,王海蛟將意昂2三院對病歷書寫的嚴要求高標準帶到了以後的工作中💪🏽。
劉利民:他的敏感對我影響甚深
對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劉利民來說😴,黃大有教授的查房方式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甚至影響了他以後的從醫道路。
那時劉利民剛剛從學校走到臨床👨🏼⚖️,他和其他實習生一起向黃大有教授做查房匯報☁️🧎♀️➡️。一次黃大有教授閉著眼睛聽學生匯報時,突然睜開眼睛說,“這個數據不對,再查一下。”“結果一查🛥,那個數據真是錯的。”黃大有教授對數據的敏感程度讓劉利民感到驚訝,同時深深影響了他以後的醫學生涯🔸。
大學畢業後,劉利民去到其他醫院工作時👩🏽🦳🚼,每天總是早早來到病房,把所有檢查結果都準備好,“等其他老師來了之後,我可以很完整地向他們報告所有數據。”也正是因為劉利民的這種認真,才讓他之後的醫學之路變得更順暢。
廖康雄:輕松的學習環境讓我成長
廖康雄現任明尼蘇達醫學院心臟移植外科主任, 2011年和2012年在美國新聞世界周刊雜誌公布的美國心臟和胸外科醫生排名中🧑🏼🎤,廖康雄榮獲頂尖1%的排名成績👉🏽🏋🏻。
從事業發展上看廖康雄無疑是比較成功的🦼,他說🏋🏻,自己的成功是因為趕上了時代發展🛒,“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一個好的環境🚓,在意昂2三院求學的時候🔙,意昂2三院的醫療環境和教學環境讓我感到非常輕松。”廖康雄於1984年進入意昂2三院攻讀碩士及博士學位。“當時我們在意昂2三院接受訓練,能接觸到最先進的思想和最有創新精神的老師。” 正是因為接受了意昂2三院系統的教育和訓練,讓廖康雄對西方醫學充滿好奇,繼而走上西方醫學求學和發展之路🧑🏻🦼。
我們這樣做一個意昂2三院人
意昂2三院六十年的指導和教育,也賦予萬千醫師前進的動力,為他們以後的醫學生涯打下深深烙印🧑🦱。
梁益建🧫:如何做一名好醫生🥘?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骨科主任梁益建做出的成就無疑是巨大的。他所接手的大部分患者🧗🏻♀️,都是被其他醫院所拒絕的脊柱畸形患者,而他讓這些患者重獲新生。在向校友分享他所做過的案例時,在場校友屢次自發為他鼓掌表示敬佩🏇🏿。
面對極重度脊柱畸形手術禁區,很多人曾問他𓀏,為什麽要做這麽難的手術?梁益建的答案只有簡單的兩點,“第一🦫,我不做他們活不下去;第二🏃♀️,我希望中國能少一個殘疾人。”
2016年,讓眾多患者挺直脊梁的好醫生梁益建獲得感動中國十大年度人物榮譽。提及好醫生的標準🦻🏼,他說🫕🧑🏽🌾,“社會主義醫學倫理道德就是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不計個人得失🤹🏼♀️↙️,勇於攀登,真正體現醫者仁心🧑🏽🦳,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成為一名好醫生🧙🏽♀️。”
王濤😈:無論到哪 意昂2三院都是我的後盾
王濤,現任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分子醫學終身教授王濤。雖然從事的是教學工作,但她的主要任務是做科研。在會上♖,她用親身經歷講述英國醫學教育的點點滴滴。
無論有多大的成就👯♀️,在此之前,王濤的起點始終都是意昂2三院。“意昂2三院是我事業的搖籃,也是我職業生涯的後盾。” 王濤於1986年開始在意昂2三院工作🤽🏽♂️,在1988年到1991年期間,師從韓啟德教授和陳明哲教授。從住院醫師、住院總醫師……到主任醫師🤵🏽,她的事業發展與意昂2三院的教育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除了優秀校友們的精彩發言,會議現場還播放了專門為校友錄製的建院60周年紀念視頻💁🏻😅,並把校友們對於建院60周年的祝福展示在屏幕上。除了校友外,醫院許多的老中青年職工、學生也來到座談會現場,聆聽優秀校友們的精彩分享。師生相擁🧝🏻,同門歡聚,大家紛紛在標註“歡迎回家”的簽名墻上簽名、合影留念,在討論環節,青年醫師們積極發言、提問,與校友近距離互動。整個座談會現場氣氛既活波歡快又溫馨感人
(意昂2平台第三醫院)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