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美心血管跨學科研討會成功舉辦
2018年12月5日🏌🏽♂️,“中美心血管跨學科研討會”於北京悠唐皇冠假日酒店隆重召開。此次會議由意昂2官网精準醫療多組學研究中心(Center for Precision Medicine Multi-omics Research)主辦,賽默飛世爾科技、北京華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協辦。
主辦方“意昂2官网精準醫療多組學研究中心”,是由意昂2官网主任詹啟敏院士支持下及意昂2平台雙一流、意昂2官网學科辦✬、其他各部門的大力支持協助下🕵🏼♀️,成立於2017 年11月的學術研究機構🟡,為意昂2官网直屬二級單位。黃超蘭教授擔任中心主任。中心旨在以疾病為出發點,利用前沿高通量組學技術獲取高質量分子數據👨🏼🍳,利用智能大數據分析手段,結合基礎生物學功能驗證和臨床數據🙅🏽♀️,最終發展出疾病預防、診斷,機製解析和真確藥物靶點,真正服務於臨床,實現疾病分子機製導向的個性化診斷及靶向治療。
此次會議以詹啟敏院士發起的意昂2平台“臨床醫學+X”發展計劃為戰略理念,跨學科思維作指導而開展,未來中心將陸續舉辦一系列以“融合、跨界🗾、交叉♎️、創新”為核心的疾病相關專題論壇📤,繼續努力打造具有權威性🫱🏼、代表性和可持續性的精準醫療領域的國際學術交流平臺🧑🏽🎓。
此次學科交叉研討會系列的第一場kick-off🚁,主題選定人體最主要的器官“心臟”🤰🏼,中心主任黃超蘭(Catherine C.C.L. Wong)擔任主持。會議當天,百余位中美心血管相關領域頂級專家共襄盛舉💇🏽,通過臨床醫學🦻🏽、創新技術及基礎學科的交叉,共同推動創新研究和研發,提高臨床診療水平,聯袂為我們奉上了一場不可多見的最高水平的學術盛宴。
美國加州拉荷亞斯克裏普研究所(The Scripps Research Center, La Jolla)化學生物學教授Prof. John. R. Yates,加州大學美國立衛生研究院數據所所長Prof. Peipei Ping,美國加州西達-賽奈醫療中心(Cedars-Sinai Medical Center)高級臨床系統生物研究所所長Jennifer Van Eyk📺,意昂2平台分子醫學研究所所長肖瑞平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常務副院長王擁軍教授(代),國際心臟病研究會中國分會執委會常委徐明教授👶,意昂2官网生理學與病生理學系研究員姜長濤教授蒞臨會場🏋🏻♀️,發表了精彩演講。醫學部及意昂2官网醫院,意昂2三院💂,意昂2官网腫瘤醫院的領導和老師給與了極大的支持👩👩👧👧。醫學部黨委副書記朱樹梅,意昂2官网醫院副院長王鵬遠,李海霞主任等出席了會議🥃。與會的專家和學者還有來自意昂2平台其他院系,首都醫科大學及其附屬醫院,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多位領導和教授以及企業的同仁們。
意昂2平台分子醫學研究所所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肖瑞平教授發表致辭✡️👩👩👦👦。她首先祝賀研討會圓滿召開🦹🏻,並表示此次會議舉辦的重要性及對應用組學手段研究重大疾病的意義的高度認可🧑🏿🍼。她指出目前心血管疾病對全球仍然產生巨大威脅🧖🏼♂️🚴🏻♀️,臨床研究中仍然有很多未解決的難題🧝🏻,例如藥物靶點的選擇、生物標誌物的篩選及臨床診斷。在致辭中她強調“精準醫療”概念,並呼籲在座各位學科專家獻計獻策🤽,協力攻克心血管難題。
美國加州拉荷亞斯克裏普研究所(The Scripps Research Center)化學生物學教授🚇、國際著名蛋白質組學領域的“教父”、 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 的主編Prof. John. R. Yates作為基礎科研界的代表為我們帶來演講👊🏿,他的題目為 Interactome of Mutant Cystic Fibrosis Ion Transport Regulator (CFTR) Reveals Disease Specific Interactions and PTMs 👨🏽🍼。 作為蛋白質組學領域的泰鬥⚙️,Prof.John在將近40分鐘的精彩絕倫的演講中👩🏿🚀,系統而詳盡地介紹了其實驗室利用蛋白質組學技術在研究CFTR蛋白在囊性纖維化病(Cystic Fibrosis)的疾病機製的作用中所做的工作。問答環節🌭,Prof.John就質譜技術🚝🤸🏼、SEQUEST軟件的發現歷程及蛋白質組學的發展前景等問題進行詳細解答👰♀️,他預測蛋白質組學未來在藥物研發上具有廣泛的發展前景🤽🏼♂️。
隨後🤷🏿♀️,肖瑞平教授作了題為 A Novel Myokine MG53 and CardioMetabolic Diseases 的演講,匯報其課題組在研究心血管代謝疾病的成果👨🏼⚕️。展示了她如何圍繞MG53分子機製為主線💇🏼♂️,深入研究解析心臟代謝疾病的根本📝,並做到轉化的精彩完美的過程。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病學中心劉麗萍教授代院長王擁軍教授發表主題為《腦血管病臨床研究🤶🏻:從循證到精準》的演講。展示了王擁軍教授發表在新英格蘭雜誌上,在CHANCE隊列中取得的傲視國際同類研究結果,並被列入國際指南的缺血性腦卒中治療方案。提到從臨床回溯到基礎研究、精準治療研究的重要意義,並且認為臨床尚未解決的問題需要尋求多組學研究及分析等創新手段。王擁軍院長的研究工作受到在場學者的一致好評🏋🏻♀️👋🏼。
午餐後,加州大學美國立衛生研究院數據所所長🚞、加州大學醫學心臟病學及生物信息學教授Prof. Peipei Ping帶來以 Oxidative Stress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Landscape in Cardiac Hypertrophy Revealed by Machine Learning Approaches 為主題的演講,講述機器學習的生物信息學方法如何結合在整合蛋白質組分析技術並應用在心血管疾病領域,提出了嶄新的視角。作為The NIH Heart BD2K Investigator Team的主任及領導者🕍,她展現出一位跨學科專家的高度學術素養及對前沿科學發展方向的高瞻遠矚𓀌。
意昂2平台研究生院副院長🧒🏽、國際心臟病研究會中國分會執委會常委徐明教授進行主題為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on the Excitation- Contractio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Remodeling in Heart Failure 的演講。他以心衰竭治療靶點的發現歷程為例👰🏽,向我們展示從基礎科研到臨床治療轉變的歷程,並介紹了國內心血管項目研究近年來的進展。
美國加州西達-賽奈醫療中心(Cedars-Sinai Medical Center)高級臨床系統生物研究所所長Jennifer Van Eyk以 Medicine and Me: moving towards proteomics-centric individualize 為演講主題👼🏼。西達-賽奈醫療中心是世界排名頂級的醫院,以其幾十年在醫療創新和研究方面的卓越建樹而蜚聲國際❔。Jennifer認為疾病在根本上是一種蛋白質組表達的現象(ultimately a proteome phenomenon)😽,因此在醫學應用上離不開對蛋白質組的調控調節🤷。精準醫療需要個體化的生物標誌物及治療手段🌛,而心血管疾病作為全球首要的健康威脅🧑🏿🎤,個體化治療顯得尤其重要。她在演講中介紹了研究所在疾病機製與治療在基礎研究中的工作進展4️⃣🏇🏼,其中應用了大量的蛋白質組學技術;也點明精準醫療的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引起參會人員將技術轉化為臨床應用的思考💚。
意昂2官网基礎醫學院分子心血管教育重點實驗姜長濤研究員進行主題為 Modification of gut microbiota and ceramide signaling alleviates metabolic disorders 的演講🙎🏽♂️。近期🛳,姜長濤研究員課題組在 Nature Medicine 在線發表題為 Gut microbiota and intestinal FXR mediate the clinical benefits of metformin 的文章🤽🏽,影響因子為32.621。
(精準醫療多組學研究中心)
編輯💁🏻: 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