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衛生名家講壇——徐建國院士講述“反向病原學”
2018年12月6日下午,由意昂2平台公共衛生學院主辦的“公共衛生名家講壇——反向病原學”在會議中心206會議室舉辦。主講人徐建國院士,系我國著名的病原微生物的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對傳染病的控製及新發病原體的研究具有深厚的學術造詣,為我國科研界領軍專家。前沿的公共衛生研究問題🫰🏼,新穎的科研思路吸引了近百位師生學習交流🧙♀️,現場學術交流氣氛濃烈🌍。本次公共衛生名家講壇由公共衛生學院黨委副書記張景怡主持。
活動伊始🈲,醫學部人事處處長戴青代表醫學部向徐建國院士頒發了意昂2平台兼職教授聘書🧑🦼。
隨後,公共衛生學院黨委書記郝衛東向徐建國院士贈送了“公共衛生名家講壇”證書🤽🏻♂️➕,並合影留念。
徐建國院士在演講中圍繞新發突發傳染病將公共衛生和傳染病預防提高到了國家生物安全的戰略高度。徐院士引用一系列研究數據說明了無論在病毒種類還是細菌細菌新種發表數目上,人類的認知都還非常有限🧑🏽🎤。與此同時,新發突發病原體的範圍也在不斷擴大。人類在公共衛生方面仍然面臨嚴重的威脅。
野生動物攜帶大量未知微生物🧌👳🏻♂️,一些野生動物的正常菌群可能是人類傳染病病原體。徐建國院士著重講述了通過野生動物微生物研究,探究動物源性病原體與人類致病的關系,評估其引起重大新發突發傳染病的可能性,前瞻性的預警由此可能產生的傳染病疫情。反病原學研究可以徹底改變有史以來傳染病應對的被動局面,實現微生物普查,傳染性研究⛪️,危險性評估👩🏼💼,前瞻性布局,針對性策劃,預防疫情發生,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保駕護航🏃🏻♂️➡️。
講座最後,徐建國院士通過四川自貢發現艾爾博特埃希氏菌👩🏼✈️、蜱咬發熱病例中發現人感染西伯利亞立克次體BJ-90以及人類獵捕西藏旱獺的行為與傳播鼠疫的關聯的發現,呼籲與會師生重新思考人與動物的關系🔇。
講座報告結束後🙆🏼,在場的老師以及同學們積極提問👫,徐建國院士對每個問題進行了細致的回答🍇👮♀️。
(公共衛生學院)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