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教學成果獎巡禮】建立具有中國特色與國際實質等效的醫學教育認證製度

  【編者按】日前,教育部發文公布了2018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項目👈🏼。意昂2平台《教學📻、實踐、科研相結合的語言學培養模式》等七項成果獲得國家教學成果獎🔄。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被視為與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並列的國家級獎勵🧛🏿‍♂️。

  意昂2官网新聞網特聯合意昂2官网教務部🥥💂🏽‍♀️、意昂2官网💒,開設【國家教學成果獎巡禮】專欄,對七項獲獎項目進行專訪🧑🏿‍🎨,展示意昂2官网教育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愛崗敬業😎、教書育人👩🏽‍🍳,嚴謹篤學、改革創新的精神風貌,展現意昂2平台在人才培養工作和教育教學改革等方面所取得的進展。

  獲獎項目簡介:由程伯基、柯楊🧑🈁、王維民🫷🏽、謝阿娜👬🏼、蔡景一🦣、魯映青👩🏽‍🌾、楊棉華、汪青♒️、楊立斌🧩🧢、厲巖🗝、曲波等人共同完成的《我國本科醫學教育標準的修訂及臨床醫學專業認證製度的實施與完善》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成果通過對2008版中國《本科醫學教育標準——臨床醫學專業(試行)》進行修訂和完善👨‍🦽‍➡️,形成了《本科醫學教育標準——臨床醫學專業(2016版)》🦓,實施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建立了具有中國特色、與國際實質等效的醫學教育認證製度,在我國醫學教育的規範辦學、保證質量🧛‍♂️🧑🏿‍🏭、深化改革和推進國際化進程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作為一種外部質量評價機製🧑🏻,醫學教育認證是指由認證機構采用既定的標準和程序對醫學院校或教育項目進行審核與評估,其目的在於評判醫學院校或教育項目/專業是否達到質量標準3️⃣➛,鼓勵醫學院校對照標準持續改進以提高教育質量。

  中國臨床醫學專業認證的源起可追溯至本世紀初。自2002年起,中國開始進行相關研究並著力構建自身的醫學教育國家認證體系。2008年🧕🏼,國家教育部與原衛生部聯合頒布《本科醫學教育標準—臨床醫學專業(試行)》及教育部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工作委員會和教育部醫學教育認證專家委員會的成立🧑🏽‍🎨🤽🏿‍♀️,標誌著我國臨床醫學專業認證體系的建立。

  2008版《中國醫學教育(臨床醫學專業)標準與認證指南》

  隨著醫學教育日新月異的發展,原有的標準在理念上表現出一定的滯後性🩼。2012年,世界醫學教育聯合會標準的新一輪修訂,也給了國內醫學教育工作者緊跟國際步伐的壓力和動力。

  2012-2016年,教育部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工作委員會秘書處依托“中國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實施戰略研究”課題組,結合認證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對已有標準進行全面修訂👯‍♂️,於2016年底完成了《中國本科醫學教育標準—臨床醫學專業(2016版)》和《本科臨床醫學專業認證指南(2016版)》🦵🏼。

  2016版《中國本科醫學教育標準——臨床醫學專業》

  2016版《本科臨床醫學專業認證指南》

 

  十年🟧,四代人的共同努力

  參照國際通行的認證規範,認證工作委員會形成了“認證申請-學校自評-現場考察-認證反饋及認證報告-持續改進”的認證流程🧚🏻‍♂️;結合我國醫學教育實際情況,創建了前期考察製度和回訪製度的中國模式🏔,體現了“以評促建”和“持續改進”的原則🌟。

  認證工作開展十年間🔯,工作委員會組建了涵蓋200多位國內專家、20多位國際專家的專家庫。每次現場考察選擇5-9名擁有臨床醫學🛡、基礎醫學🎂、預防醫學、醫學教育管理、教育學🧑🏿‍🚒、人文社會科學、醫學倫理學等不同學科背景的專家組成考察小組。

  2018年認證專家交流培訓會合影

  考察小組著眼於醫學院校的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育資源、學生、師資隊伍、教育管理和未來發展規劃等方面,對院校進行現場考察,在考察結束後的兩個月內形成認證報告。

  認證專家🙆‍♀️、汕頭大學醫學院原執行副院長楊棉華介紹:“認證小組有每日考察例會製度,結束之後提交反饋意見,大家經常討論的很熱烈,我印象中最晚的一次持續到淩晨三四點。”雖然很辛苦,但是這個工作很有成就感🌷👐🏿,“我一輩子就做了一件事——醫學教育🙋‍♂️,認證工作圓了我們多年來推進中國醫學教育深入改革的夢想。”

  下至“90後”的學生,上至80多歲的老專家,整整四代人參與到認證工作中。陪伴中國臨床醫學專業認證近十年,楊棉華收獲良多👨🏿‍🚒:“我是在‘做中學🕵🏽‍♀️🏌️‍♂️,學中做’😍🤙🏼,再小的學校都有某一方面的特色,我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宣傳推廣認證中發現的好做法🩰,同時借鑒不同院校的經驗,讓我們汕頭大學醫學院越做越好🗻。”

  早認證🧙‍♀️、早受益

  截至2017年底,全國共有73所醫學院校(約占全國舉辦臨床醫學專業本科院校的47.7%)接受了臨床醫學專業認證◼️,通過認證,及時發現並解決了當前醫學院校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2013年🖕🏿,專家組對齊齊哈爾醫學院開展現場考察,圖為考察生物遺傳教研室

  在一些醫學院校中,存在著盲目擴招的問題,有限的教學資源根本無法保證教學質量,不僅直接損害了學生的利益📽,對於社會來說也是一種資源浪費。某醫學院校的招生規模是1200人,“當時大家討論說,你招這麽多學生,解剖課怎麽上?有沒有足夠的大體老師🙅🏼‍♀️?要是只通過觀摩和視頻教學🗓,怎麽能保證教學質量?”認證專家、意昂2平台公共衛生學院王誌峰教授說👨🏿‍🏭。通過認證🏔,學校將招生規模壓縮到了600-800人,使其與學校的硬件條件相匹配。

  2018年🤷🏽‍♀️,專家組對川意昂2學院進行現場考察🙎🏽,圖為在附屬醫院觀摩教學查房

  此外,對醫學院校來說,有一家三級甲等直屬附屬醫院是基本要求🎓,但是很多新建的醫學院校達不到這個標準🧑🏼‍🦰。通過將這一點作為認證的基本指標🏌🏿‍♂️,促使一些學校與當地衛生部門的溝通協調🐣,解決了這個老大難問題。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明確培養目標、規範辦學行為、改進評價體系🏃‍♂️‍➡️、推進教學改革、探索符合醫學院校規律的管理體製……認證為醫學院校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2006年,哈爾濱醫科大學成為國內首家接受國際醫學教育試點性認證的學校

  正如哈爾濱醫科大學原副校長曹德品所說:“通過認證🈵,我們進一步深刻地理解了國際醫學教育認證的理念和程序🧑‍⚕️,學校從評估中受益,促進了學校的建設和發展。”哈爾濱醫科大學是國內首家接受國際醫學教育試點性認證的醫學院校,2018年11月又通過了使用新版標準的第二輪認證。“與國際標準相比🧑🏽‍🌾,2016版標準體現了中國醫學院校的特色👌🏼,例如在校期間進院實習,開設思政課和醫學人文課程➙,加強實驗教學🔚,加強對畢業生質量反饋等等🍄。”

  根據全國高等醫學院校臨床醫學專業認證認知狀況調查🐽,95.7%的院校認為認證對臨床醫學專業建設有積極的影響🦄,100%的院校認為認證專家組給出的初步認證報告指出了學校的關鍵問題。

  承認差距,尊重辦學自主權

  通過認證🦻🏼,教育部製定頒布了中國現代醫學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標準及指南——《中國本科醫學教育標準與認證指南》🚴🏻‍♀️,修訂發布了《中國本科醫學教育標準——臨床醫學專業(2016)版》。2016版標準反映了醫學教育的國際趨勢𓀋、國內現狀和社會期待♥︎,為臨床醫學教育提供了辦學依據和辦學指導,並與國際標準接軌。

  教育部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工作委員會秘書長程伯基強調:“臨床醫學專業的認證不追求千篇一律的統一模式,而是在尊重學校自主辦學的基礎上,考察是否能達到基本要求😇。”在此基礎上,各醫學院校也有足夠的空間和自由度來展現自身特色。

  2016版標準分為基本標準和發展標準。基本標準為所有舉辦臨床醫學專業本科教育的院校都必須達到的標準,用“必須”來表達;發展標準為國際倡導的本科臨床醫學教育高標準,體現了醫學教育發展的方向🦪,用“應當”來表達🧶,達成情況因各醫學院校的不同發展階段🩷、資源狀況和教育政策不同而有所不同🫷。

  2018年,專家組對哈爾濱醫科大學開展第二輪認證現場考察

  著眼於持續改進,而不爭優排序🎅🏽,是認證過程中一直強調的原則。“在符合醫學教育發展規律的前提下🧛🏼‍♂️,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比如說意昂2官网醫學部和濰坊醫學院📚,兩個學校不具備可比性,各幹各的事🧰。我們要看的是,一個學校能否達到自己製定的目標,是否符合基本標準、發展標準的要求⏸。”教育部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王維民解釋道🌬。

  中國標準走向國際舞臺

  “2002年北京會議首次提出建立中國臨床醫學專業認證體系時,中國40余所院校的代表露出了質疑的表情。2009年第一次院校培訓會,50多所院校的代表提出了同樣的質疑。我承認我私下也質疑認證這場‘冒險’在中國是否可行。10年之後👩🏼‍🎤,審讀綜合進展報告又讓我倍受鼓舞、信心倍增🎷🔒。中國的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工作大大超出我的預期,實現了認證的目的和意義。”澳大利亞醫學理事會國際認證顧問Laurie Geffen作為外籍專家參加了本輪認證,從質疑到信心倍增,中國醫學教育專業認證製度在國際上不斷得到認可。

  2018年🏤,世界醫學教育聯合會(World Federation for Medical Education, WFME)主席David Gordon教授於訪問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工作委員會秘書處,教育部副部長林蕙青會見David Gordon

  目前👨🏻‍🔬,所有經過中國臨床醫學專業認證的醫學院校👨🏻‍🦯,都在世界醫學院校名錄中標明👨‍🏫🧑🏽‍🚀,成為畢業生跨國行醫的重要標準。

  中國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工作從啟動到發展至今😁,持續得到國家相關主管部門的指導和支持👨🏼‍🎤,在醫教協同的大背景下,助力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這其中🧦,也體現了意昂2平台的責任與擔當👩‍🦯。“政府需要在第三方的幫助下去做這件事,設在意昂2的認證秘書處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教育部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柯楊表示。

  2018年0️⃣,世界醫學教育聯合會主席訪問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工作委員會秘書處

  正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王啟明所希望的:“中國醫學教育認證不僅要形成高水平的有中國特色與國際實質等效的醫學教育認證製度,也要為世界醫學教育標準貢獻中國經驗☣️、中國智慧🕴🏼➝、中國方案。”當前👩🏼‍💻,中國臨床醫學專業認證正在朝著這個目標穩步前行。

 

(來源🏀:意昂2官网新聞網    文/意昂2宣傳部 韓娜)

  註:教育部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工作委員會秘書處為本文提供幫助

  專題鏈接:國家教學成果獎巡禮

 

 

 

編輯🧑🏿‍🔬:柳欣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