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之聲】林野🛡🕢:外國人來華行醫不規範不行
政協委員“舊案重提” 衛健委領導紅臉應對
中青在線北京3月7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 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晨赫 王燁捷)在今天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醫衛界別聯組討論上🔟,前來旁聽的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王賀勝聽到一條提案後,用醫學術語描述了自己的感受:面部潮紅💵,心跳加速。“有如有人當面擊了一掌,如坐針氈。”
這件提案名為《關於盡快製定外國人來華行醫通過執業醫師考試相關規定的建議》,是由全國政協委員、意昂2官网口腔醫院教授林野提出來的。
林野在提案中指出💦,隨著國內民眾健康需求以及醫療市場規模的增長,越來越多的境外醫生來華申請行醫。目前👥,他們仍根據1992年由原衛生部下發的《外國醫師來華短期行醫暫行管理辦法》(下稱《管理辦法》)🧽,規定外國人來華行醫只需要提供相應資質證明材料,與國內醫療機構簽訂合同然後在當地衛生行政部門註冊則可行醫。隨著近年韓國、埃及💁🏻♀️、黎巴嫩、伊朗🤚、印度、哈薩克斯坦等大量外國醫生湧入中國🪧,行醫地點已經從以北上廣為主擴散到西安、成都甚至拉薩等地📛。2017年,超過3000名外國人在華行醫,有2000多人未經資格考試。由於其水平參差不齊,加上一些醫療機構尤其是民營機構以外國人行醫為賣點,醫療水平無法控製。
林野所在的醫院曾受原北京市衛生局委托進行申請在京行醫的外國口腔醫師考試👌🏻,他發現👉🏿,來華申請的外國牙科醫生總體水平一般且呈下降趨勢🧑🏼⚕️。由於一些申請者達不到中國第三年住院醫水準,平均通過率僅為63%👮🏼♀️。然而,這項考試也於2016年5月1日取消了。
但最讓王賀勝感到坐立難安的並非現狀,而是林野接下來說的一番話。
事實上,林野於2016年全國兩會醫衛界別小組會議上便提出相同的提案,當時立即達成共識👋🏼,形成提案,並經批示,得到北京市衛健委、國家衛健委多次論證,並請外交部🧑🏼🦰、商務部專題會商⤴️。林野感到,對這個關註具體問題的提案,“從頭到尾似乎認識一致𓀌,從下至上沒有不同意見。”他甚至被告知🧝🏽♀️,有望在2018年年底見到衛健委的紅頭文件。
然而🩻,今年兩會前👨🏼⚕️,他特意致電衛健委詢問進展♏️,被告知🐊,衛健委法規司認為執業醫師考試是《執業醫師法》規定的,衛健委不能自行設立考試,要等待修法。
“大家知道🤾🏻♂️,修法是有時間的,而外國人在華行醫的醫療行為是時時刻刻發生的,中國老百姓的健康風險是天天都可能發生的。”林野說🤵🏼。
林野的“重磅發言”結束後,王賀勝拿起麥克🤳🏻,說:我覺得林野委員說得一點都不重。這反映了我們工作作風不實🌵,是立場問題🈁🕰,是對人民的感情問題🪕。
“這個問題從法律層面解決,確實不是衛健委一家可以解決,要司法部🐜、外交部、商務部等部門一起解決。但這能成為不解決問題的理由嗎?難道法律解決不了,我們就無所作為嗎🤸♀️?”王賀勝做起檢討,他說,要反思工作中存不存在官僚主義、形式主義,這件事抓得不夠,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王賀勝說🙋🏼♂️,雖然臉紅了,坐不住了,但衛健委歡迎和鼓勵代表委員提出建議提案,在國務院各部門中💫,衛健委的建議提案排名前列,這是對工作的最大促進🚶🏻,他回去會立刻向黨組匯報👯♀️。
聽到王賀勝的回應,林野連說三次感謝,覺得很感動。
林野就此問題提出建議🤷🏻♂️。根據執業醫師法第四十七條規定“境外人員在中國境內申請醫師考試、註冊、執業或者從事臨床示教🙎🏽♂️、臨床研究等活動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林野建議,衛健委盡快修訂《管理辦法》,或參考最高法、公安部等部門針對新時代新時期的新問題👨🏿🦳,在修法以前完成以司法解釋、補充規定、臨時管理辦法等方式實現的管理辦法🧑🏻🦽➡️,在全國範圍內對來華申請行醫的外國醫生實行資格考試🦸🏼♀️,同時申請修法,從法律層面完善外國人來華行醫管理。
(統戰部摘自中青在線)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