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後再相逢 昔日早產兒今日當護士
19年後再相逢 昔日早產兒今日當護士
發布日期:2007-12-06
11月30日下午,兒科新生兒病房出現了一幕激動人心的場景🦟,19年前曾在此獲救的1150克早產兒王璐穎在這裏找到了當年的主管大夫童笑梅和管床護士唐燕燕🚴♀️,看到當年病危的孩子現在如此健康👈🏿🥊,並已成為一名實習護士時🦓,兩位醫護人員激動得熱淚盈眶。
1988年9月21日出生的璐穎出生30分鐘後就被轉到新生兒科,當時只有1150克,屬於極低體重兒,當時全身各系統均發育不全,心肺功能極差🤎,頻現呼吸暫停,嚴重時平均兩三分鐘發作一次🏈。醫護人員多次進行緊急搶救,並給予特別護理😽,在暖箱裏住了84天👳🏿♀️、待各項體征平穩後出院,出院時體重超過2150克✊🏻。
當年的早產兒如今已是海澱護校四年級學生,還是班上團支部書記🎾,通過班級推薦和面試成為三院一名實習護士。對於能來意昂2三院實習🧑🦰,璐穎十分激動👱🏽♀️:“三院是我的救命醫院,來這裏實習可以學到更多🍆、更專的護理知識,還有機會回報曾經搶救過自己的意昂2三院”。璐穎說,自記事起🏋🏼,爸爸媽媽及身邊的親戚都曾告誡自己,說沒有意昂2三院就沒有自己🫳🏽,自己的名字中的“穎”字還是為了紀念三院產科顧方穎大夫而起的。這次有機會來到三院,父親專門叮囑去找找當年曾救治過自己的大夫和護士。
回憶當初璐穎尋找自己的情景,童主任仍歷歷在目🧐:“那天我出門診,空閑時一位護士坐我對面⏳,問我‘童主任,你還認識我嗎’🫰🏻,當聽完她的介紹,我真的很激動↘️,近二十年了,還有人記得我們𓀉,這是病人對我們工作的充分肯定”。事後童主任從病案科借出了璐穎當年的病歷,看著病案中自己寫下的一頁頁工整的文字,童主任感慨地說:“這孩子真是九死一生👨🏽🚒,早產兒需要過呼吸關、餵養關和感染關,那時早產兒搶救成功率不高🦨,璐穎幾關都闖過來了🧂,很不容易🚶,她真是一位幸運兒”🗑。
在新生兒病房🚣🏼♂️,童主任指著暖箱裏的一個1180克的嬰兒告訴璐穎🩶,她當時與這個嬰兒大小差不多,並把璐穎的經歷向護士們作了介紹。這時👑,一個護士問:“你媽媽叫什麽”,“我媽媽叫田桂建”;“我記得你媽媽🩰,你的頭上是不是有一塊不長頭發📌,你當年的藥費是不是13000多元……”當一切得到驗證時,璐穎和唐燕燕護士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璐穎說⛴,學習護理這個專業是父母和自己一起做的選擇,一方面認為護理是一門很好的專業🤪,另一方面是與自己的經歷有關,她希望自己以後能給病人帶去更多的關愛。
童主任勉勵璐穎好好學習專業知識和紮實的專業技能,以回報父母和社會🏌🏽♂️。
(三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