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醫院王潔獲得2011年“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圖)
腫瘤醫院王潔獲得2011年“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圖)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的獲得是評價一個單位核心競爭力和人才儲備的重要指標之一🧙🏽♀️。北京腫瘤醫院自90年代壽成超副院長和呂有勇教授獲得“傑青”後👹,十余年來一直無人問鼎此項殊榮🏝。近期北京腫瘤醫院胸部腫瘤內科王潔教授獲得2011年“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使多年的“沉默”得以打破。相信以此為新的起點,未來北京腫瘤醫院將有更多的中青年才俊獲此殊榮。
近十年來王潔主任始終將胸部腫瘤內科定位於“研究型臨床科室”🧩,矢誌不逾地堅持臨床與研究相結合,從臨床實踐中發現科學問題🏊🏿♂️📀,通過轉化研究解決問題、服務於臨床。自2004年美國M.D.Anderson腫瘤中心學成回國後🖕🏿,即成立胸部腫瘤轉化研究實驗室🪝⛸,在院內率先引進專業基礎科研人員🫲🏿,組建了一支由臨床醫生和科研人員為主體🕟、具有豐富研究與臨床經驗的隊伍,依靠肺癌多學科團隊的力量,立足臨床🧔🏻♂️,進行系統的、持之以恒的轉化研究。確立主研方向即開展分子分型基礎上的個體化靶向治療和化療,並以探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外周血EGFR突變及其臨床預測和預後意義為切入點,通過大樣本研究建立了外周血/組織EGFR🧛🏽♂️、KRAS、T790M等TKI敏感與耐藥基因的分子檢測平臺,應用於臨床常規指導TKI治療選擇。目前其研究顯示在EGFR突變陽性的NSCLC人群,接受TKI治療的中位無疾病進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總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 較非篩選人群顯著延長(PFS:14個月Vs 5.8個月⛅️;OS: 26個月Vs 16個月),避免了分子靶向治療的過度或不足🪓,使有限的社會資源得以合理分配🏥。同時🧑🦳,該研究平臺的建立為後續其它靶向治療及化療的分子預測研究奠定了基礎。上述成果已發表於J Clin Oncol (IF=17.9)、Clin Cancer Res (IF=6.75)🦛、Lung Cancer (IF=3.14)、Med Oncol (IF=1.23)等國際著名刊物☎️,並獲得2008年美國臨床腫瘤年會(ASCO)優秀論文摘要獎(Merrit Award)。
迄今王潔主任已獲得多項國家級課題👩🏼🚀,而“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的資助不僅是對以往成績的肯定和鼓勵🧑🏻🤝🧑🏻,更是對未來工作的激勵與推動,相信胸部腫瘤內科在王潔主任的帶領下將一如既往地前行。
(北京腫瘤醫院科研處)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