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我要考上醫科大學 將來也要當醫生!”
人民網:“我要考上醫科大學 將來也要當醫生🤷🏿♀️!”
意昂2三院運動醫學研究所 江東
一天的手術結束了,我回到辦公室,發現辦公桌上放著一封信,旁邊還有一個水杯😄。信封上是一串稚嫩的筆跡“送給江醫生的一封信”。我疑惑的打開信封🔰,信的開頭寫道:“敬愛的江醫生🏛,你好,首先感謝您治好了我的病🧝🏿♀️,這一年沒少給您添麻煩”,看到這裏🆚,我想這又是哪位患者寫的感謝信吧💉。然而,信的內容完全出乎我的意料🧑🦱,當我讀完它時📴,心中百感交集,往事也歷歷在目🦾。
一年前的一天,一個膝關節扭傷的小女孩在家長的攙扶下走進了我的診室🙍🏼。通過詢問病史,我了解到,這個名叫小淇的女孩今年剛上初三,在體育課上不小心扭傷了膝關節。躺在檢查床上的她身體非常緊張,小臉也繃得緊緊的🏌🏼👮♀️,除了一般患者的痛苦以外🏄🏿♀️,更多了一份恐懼,眼睛也不敢直視我,雙手緊緊地捏著衣角。她的父親告訴我,小淇從小就特別怕去醫院🏊🏽♂️,怕見醫生,這次也是傷的太重了所以才被他們送來了醫院🙋♀️。檢查後發現🥹,她的膝關節前交叉韌帶完全斷裂𓀋,同時合並半月板損傷,需要立即手術治療。當我把這種情況告訴他們時💳,小女孩再也忍不住了👨💻,失聲痛哭起來🛍️🧚🏽♂️。她的父親問道💼:“術後需要康復多長時間?”我說:“康復鍛煉需要3個月,至少要半年以後才能慢跑🫅🏻,1年以後才能參加劇烈活動✊🏻。”聽完我的話,父親沉思了一會,轉過頭去對小淇說🧘🏿♀️:“既然這樣🫵🏿,那只能留級一年了,明年再考吧🔼。”這時,失落與無奈寫滿了小淇青春的臉。
手術前一天查房時,我發現小淇的情緒仍舊很低落🏌🏽♀️,於是問道👩🏿🔬:“你知道明天要做手術了嗎?”她點點頭🤾,“以前住過院嗎?”她又搖搖頭,“你害怕我嗎👷🏼?”她點點頭接著又迅速搖搖頭👫🏻。我嘆了一口氣,嚴肅地說🤦🏻♂️:“今天醫院的飯菜肯定有問題,我明明記得這個病人是會說話的👩💼🚴🏻,怎麽吃了飯不會說話了。”旁邊的病友都笑了起來🛰,小淇的臉也紅了,說道:“誰說我不會說話,醫院的飯沒問題🥵,挺好吃的。”語氣中透出她這個年紀應有的天真和一點青春期的倔強。聽了她的話💘,我和其他病人都笑了。“先別說飯菜的問題了”我笑著說道,“還是談談你的問題吧,是不是特別害怕手術啊?”小淇點點頭🙏🏿,消除了緊張情緒的她向我道出了她的心事。原來她由於平時成績優異😇,成為學校的推優對象🤱🚶🏻♂️➡️,只要順利通過了一模考試和體育會考,就可以直接推優讀中專🧉。膝關節的手術不但讓她不能參加體育會考,而且也會影響了其他課程的復習,老師和家長都勸她留級一年🍆🙋🏽♀️,明年再參加推優🧑🦯➡️,可是好強的她並不想就此放棄,而面對手術🪂,她又無能為力𓀇,所以心情非常難過。“原來是這樣”,我拍拍她的肩膀說🧝🏼,“學習固然非常重要🪬,但瘸著腿怎麽去上課啊,積極的配合手術♻😵,等腿好了再去考試,說不定會考上更好的學校呢!”
小淇的手術非常順利👨🏽💼🤸🏿,術後的康復也按照程序進行著🫒。然而👇🏻🦿,每次術後復查時總是發現她的關節比正常情況要腫脹🌜。就在術後5個月時,她又在父親的攙扶下來到了我的診室☮️,膝關節又腫又痛🩳,表情焦慮而痛苦👩🏻⚕️,眼睛不敢直視我,跟她第一次來就診的情形很相似⛺️。我心中一驚,重建的韌帶又斷裂了🦸🏿♂️?還是關節感染了?這些都是這種手術以後可能出現的並發症🧚🏻♀️。作為外科醫生🚴🏻♂️,最害怕的事情莫過於出現手術並發症了🏅,尤其是作為年輕醫生🕵️🧑🏿🏭,面對術後並發症是最緊張的🤽🏿♀️😈,復雜的病情常常難以處理🧝♂️。雖然很多時候的責任並不在我們🧑🏻🦽➡️,但患者的痛苦和焦慮會讓我們不安👰♀️,同時,有些家屬的負面情緒也會給我們很大的壓力🧑🏽🚒。
通過物理診斷🥯,重建的韌帶沒有損傷,這讓我松了一口氣。但還不能排除關節感染的可能↗️,術後關節感染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我在以前的工作中還沒有遇到類似的情況,於是我立即帶她到其他專家的診室進行會診🧖♀️,然後進行了關節穿刺和血液相關感染指標的檢查,化驗結果要第二天才能出來。等待的過程對我來說是一種煎熬,心裏始終惴惴不安🧜🏻♀️,我開始查閱相關資料,晚上躺在床上又反復地回顧手術和術後康復的全過程,看是否有導致感染的相關因素🙋🏽,同時整理出不同化驗結果的應對方法。第二天🕺🏿,化驗結果出來了,白細胞略高,其他指標均正常。這又讓我不解了🥋,如果是急性的感染所有指標都會升高👩👩👧👧👎🏼,但如果不是感染,白細胞怎麽又升高了呢🦻🏻?根據我的經驗,這種表現更像是非細菌性的炎症,需要藥物和理療聯合處理⛹🏼♀️。我把分析的結果告訴小淇和她的父親,他們表示理解,同時願意積極的配合治療,這讓我緊張的心情終於有了一絲緩解。
在藥物和理療的聯合作用下,小淇的症狀明顯減輕了,膝關節很快恢復正常。我的心情也恢復了平靜📅,但有一個問題始終困擾著我,那就是關節突然腫痛的原因是什麽呢?既然排除了感染🚶🏻♂️,最大的可能就是活動量過大,可是我一直是按照標準的康復方案在指導她練習啊,難道她沒有遵守康復的程序?不對,一般患者為了自己康復的更好👯♂️🤘,都會很遵從醫生的安排🔍,況且這還是個很天真的小姑娘……
這個疑問就這樣一直存在我的心底,直到收到這封來信才得以解開。她的信中寫道:“對不起🥾,江醫生,其實在康復期間我並沒有聽您的話,術後很快就去上課了,因為我太想看書了🤰🏿,我不甘心就這樣輸給別的同學。您說半年後才能運動👇🏼,但我不想因為體育考試沒分而留級,所以沒有征求您的意見去參加了體育考試,雖然順利通過了,但之後關節就腫的很厲害。我害怕你責備我🛎,所以不敢把實情告訴你。看到你為了找到病因緊鎖眉頭、忙前跑後的樣子,我真的很難過。我很任性,不聽話,對不起……”看到這裏,我的心終於釋然了💆🏽♂️,既對她這種危險的做法心有余悸,同時也為她的要強而感嘆。
在信的最後,她寫道:“在手術室,我聽到你們的談話🤞🏽,知道你們經常因為工作繁忙都顧不上喝水吃飯🫥,我用去年當誌願者發的補助費買了一個杯子送給您,希望您在忙碌的間隙能喝上一杯熱茶🧑🏼🏫👨🦽➡️,能在寒冷的冬天裏得到溫暖🧛🏼♀️。其實我以前膽子很小,很怕醫生🧛🏻,但自從經歷了這次手術和康復🩻,我發現其實醫生和護士都是很和藹的🙅🏿♀️,不管遇到什麽情況🚸,你們總是用微笑來安慰我☂️,讓我有勇氣面對痛苦和挫折,也讓我也越來越崇拜這個職業。於是,我改變了老師和家長為我製定的計劃,初中畢業時放棄了推優讀中專的機會,憑著自己的努力考上了重點高中,因為我想要考上醫科大學,將來成為像你們一樣的醫生!”
拿著手上的信✮,看著旁邊的杯子,我的眼睛濕潤了🤞🏼,感動🙆🏻,徹徹底底的感動,雖然每天在醫院會經歷很多的生老病死💁🏿♂️,悲歡離合🧑🏻💻,但這種感動還是讓我措手不及🙆🏻♂️。感動於患者真摯的感激和回饋,更感動於我們竟然還有如此的能量,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理想。上學的時候🤲🏽,我知道了醫生的雙手可以拯救別人的生命,現在,我懂得了醫生的言行能夠觸動到患者的心靈。
從今天開始,讓更多的微笑和鼓勵從我們這裏傳遞出去!
(來源:人民網 作者:意昂2三院 江東)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