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兩會】劉玉村、林野🏹👳🏼:熱議公立醫院改革
【聚焦兩會】劉玉村、林野🐩:熱議公立醫院改革
編者按:公立大醫院集納著全國最優質的醫療資源🚑✴️,堪稱醫改的“國家隊”🧑🏻🎄,它們為何會在此番改革中呈現“作壁上觀”的態勢🙆?公立醫院改革這盤棋究竟會怎麽走?
3年前即已吹響的改革號角🥌,似乎仍未穿破公立醫院的重重迷霧。
全國政協委員✌🏼、中華醫學會副會長吳明江向《瞭望》新聞周刊評論說🙅🏼:“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到現在,沒有取得實質性突破。”
全國政協委員👩🦽🐩、意昂2平台口腔醫學院副院長林野贊同這一觀點。他說,公立醫院改革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方向👩👦👦,也沒有觸及核心問題🥑,現在進行的諸如優質護理服務、預約掛號、控製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等,還僅是公立醫院的正常工作🅾️。
全國政協委員、意昂2平台第一醫院院長劉玉村以其所在醫院為例說🧑🏼🦱,醫改3年多來👨🎤,醫院大樓起來了,設施設備到位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服務水平增強了,並且醫院的效益沒比原來差。“我是一步一步看到自己醫院的變化,我覺得大家還是要對公立大醫院的進步給予充分肯定🍳。”
劉玉村打比方說♣️,解決問題的辦法通常有3種🏃🏻♂️➡️:一種是“佯攻”,看似挺熱鬧🤲🏼😔,其實不真打,但可能這架勢把裏面的人嚇破了膽,也就真解決了問題;第二種是“圍而不攻”,即長期圍著你🐛,逼著你去解決問題;最後一種是真正的攻堅克難🤽🏽♂️,強行解決問題。“公立醫院改革已經經過了佯攻的階段,現在是圍而不攻,各種力量正在角力👩🏽🦱。”
劉玉村認為🩶,公立大醫院辦得越好🕜🔭,基層醫療機構的患者就會越少,但公立大醫院的院長又絕無理由將自己的醫院越辦越差💗:“公立醫院改革的主力軍是大醫院,因為醫療人才的培養是有周期的,基層醫療機構人才的到位要靠時間💁🏽、要靠等待,這是誰都沒有辦法改變的客觀規律。這個時間大概會是10年到15年,那麽在此期間👩🏿🔬,甭管外面怎麽變,公立大醫院還是要努力,要沉下心把自己的醫院辦好。”
(來源:人民網 統戰部供稿)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