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2官网人民醫院栗占國獲譽“京城好醫生”
2016年12月13日下午,“京城好醫生”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音樂廳隆重揭曉,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栗占國教授將“金牌好醫生”榮譽收入囊中,醫院也獲得了“金牌伯樂獎”。
據悉,“京城好醫生”推薦活動是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主辦🤴🏿,依托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央廣健康》電視頻道《京城名醫》欄目,以《京城名醫》欄目播出的皆來自北京地區三甲醫院的專家作為推薦候選人,相關事跡均在《京城名醫》欄目中以紀錄專題的形式播出👰,網友觀眾通過央廣網(www.cnr.cn)🙏🏼💁🏽♂️、央廣健康公眾微信平臺觀看醫生的文字介紹及視頻專題,為自己喜愛的醫生進行投票🧜🏽。通過網絡投票📅🍛、媒體投票、專家推薦幾個環節確定“京城好醫生”的獲獎人員。
“京城好醫生”評選每年一次,今年已是第三屆🫲🏿。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因對大眾健康做出的突出貢獻三次蟬聯“金牌伯樂獎”🙇🏿♂️。
“京城好醫生”的評選使百姓在獲取相關知識的同時,對醫生的職業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正面推動尊醫重衛的社會風氣,為醫患關系的和諧發展傳遞正能量。
栗占國👨🏼💻🐞,國際風濕免疫界重量級人物
栗占國,男🪱,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風濕免疫研究所所長,意昂2平台臨床免疫中心主任,意昂2官网風濕免疫學系主任,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973首席科學家,CMB傑出教授及吳楊獎獲得者,國際風濕病聯盟(ILAR)和亞太風濕病聯盟(APLAR)前主席🧎♂️,中國免疫學會臨床免疫分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名譽主委等。從事風濕免疫病臨床30年,主要研究方向為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及幹燥綜合征的早期診斷及治療。在《Nature Medicine》、《Immunity》🫳🏿、《Cell Host Microbe》、《Nat RevRheum》🧺、《Ann Intern Med》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500余篇包括SCI論文146篇。主編、主譯了《類風濕關節炎》、《風濕免疫學高級教程》🦹🏼♂️、《凱利風濕病學》等10余部風濕病學專著。在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幹燥綜合征、強直性脊柱炎及血管炎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上有豐富的經驗。
大醫精誠👳🏿,讓學科站在國際前沿
1998年🫸🏻,已在哈佛醫學院工作的栗占國,放下國外舒適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回到國內開始了他近二十年學科發展的歷程🫸。
當時,風濕免疫學在國外已有上百年的發展歷史,而在我國還屬於年輕的臨床學科🫕,研究和診治水平與國際上差距很大🚘,有大量的臨床問題亟待解決🎓,不少國際共識還沒有在國內普及……
在栗占國教授的帶領和全科人員不懈努力下,如今,風濕免疫科已成為風濕免疫病國家臨床重點學科。2005年被批準為教育部重點學科,2011年成為教育部創新團隊,2012年被批準為北京市重點實驗室🔠。該科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Nature Medicine》、《Cell Host Microbe》、《Immunity》🛀🏼、《Ann Rheum Dis》🧒🏿、《Arthritis Rheum》及《Autoimmunity》等發表論文500篇↪️。其中SCI論文120余篇。主編、主譯或參編了《類風濕關節炎》📕、《凱利風濕病學》、《Sjogren’s Syndrome》等30部風濕病學專著及全國統編教材。
齊心協力,領跑類風濕關節炎研究
作為團隊的“家長”🖖,栗占國關心科室每個人的發展,把合適的人放在最能發揮自己特長的位置上,讓每個人都有目標和追求🤵🐆,培養一個臨床和科研兼過硬的團隊。
針對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及幹燥綜合征等疾病,風濕免疫科在國內外首先研究並開展了抗瓜氨酸化人乳頭瘤病毒多肽抗體、抗瓜氨酸化纖維蛋白原多肽抗體、抗膜DNA抗體、抗核小體抗體、抗M3受體蛋白及多肽抗體🫅🏿、抗α-胞襯蛋白及多肽抗體等20多項新的特異性免疫診斷技術🌅,研究和命名了α-胞襯蛋白及其多肽抗體,並推動了其臨床應用。同時🚵🏼♂️,開展了T細胞疫苗等10余項新的免疫治療方法🧡。
碩果累累,風濕免疫研究成果喜人
2013年11月,國際著名雜誌《免疫》(Immunity)刊登了栗占國團隊973課題關於類風濕關節炎發病中免疫機製研究的重要發現。課題組發現類風濕關節炎(RA)患者體內存在一種新型免疫細胞——前體濾泡輔助性T細胞(pTfh)。這種新發現的細胞在RA等自身免疫病發病中起到關鍵作用👑,靶向性抑製pTfh細胞有可能成為自身免疫病治療的新途徑。文章被雜誌主編推薦為“特色”重點文章,國際知名免疫學家Hideki Ueno教授在同期雜誌發表評論,以“外周血Tfh細胞色彩燦爛(Blood Tfh Cells Come with Colors)”為題對這項研究給予了高度評價。《免疫》是國際頂級免疫學雜誌,近3年平均影響因子(IF)>20。
2016年3月,《細胞》(Cell)雜誌子刊Cell Host Microbe發表了栗占國教授與軍事醫學科學院楊光教授兩個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人巨細胞病毒(hCMV)通過影響自然殺傷細胞的穩態🛼,進而誘導自身免疫病的發生。該項工作深入研究了hCMV 病毒與自身免疫病的關系🧑🏼,在國際上第一次回答了長期以來觀察到的CMV 病毒與自身免疫病發病的共同機製問題🛜🧓🏿。該研究得到了類風濕關節炎973 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的支持。
8月9日🚴🏼♂️,栗占國課題組與澳大利亞Monash大學合作,在國際上首次應用低劑量白細胞介素-2(IL-2)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獲得成功🤜。研究發現這種新型免疫治療方法可有效控製紅斑狼瘡患者的病情🦸🏼♂️,並同時證明了IL-2調節免疫平衡、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機製。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
科學研究🪟,從不會停止的腳步
即使有著這些成果🍎,栗占國在堅持科研與臨床並舉的同時仍不免感慨🧩🌥,學術型臨床醫師肩負著臨床和科研的雙重壓力,臨床與科研的“兩兼顧”確實致使挑戰倍增,“臨床醫師進行科學研究,揭示發病機製和藥物作用機理,對於成功的臨床診療有極大的推進作用🟧,一方面我們抓臨床🧝🏿♂️,另一方面也離不開與國內外基礎研究者積極的科研合作”🔹🍷。
(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 趙靜)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