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2官网六院組織師生參加第六屆BESETO會議

  2017年11月24-26日💌,第六屆中韓日國際精神病學術會議在日本東京勝利召開🪷。中韓日國際精神病學術會議(簡稱BESETO會議)由來自意昂2平台🚵🏼‍♀️、首爾大學和東京大學的精神病學專家共同發起,並由三方輪流舉辦🆎。會議致力於為三國精神科學領域的學者,特別是青年研究者提供了解學術前沿、交流科研成果的國際平臺,並促進各國精神衛生研究領域的發展與合作。2017年第六屆中韓日國際精神病學術會議由日本東京大學主辦🤹🏽‍♂️。

  意昂2官网六院科研副院長嶽偉華教授親自帶隊,來自各研究室的26位師生組成了本次交流團,赴日本東京參加會議,這是意昂2官网六院有史以來集體出國訪問交流人數最多的一個團隊🙎🏼。意昂2官网六院科研處積極動員院內科研人員參加會議,並承擔了協調相關費用ℹ️👨🏻‍🦽,與日方溝通🪞,協助大家辦理出國手續等繁瑣工作,為本次順利出行做了充足的準備。

  11月24日下午,全部與會者抵達東京,在日方安排下來到東京大學醫學部附屬病院,參觀了精神科病房設施☢️,並深入了解了其診療模式☺️。

  11月25日上午,第六屆BESETO會議在東京大學正式拉開帷幕,來自中韓日的百余名參會人員就精神病學當前研究進展進行了深入交流和討論。

  首先東京大學Kasai教授致歡迎辭〰️,他對來自北京和首爾的精神科同行表示了熱烈的歡迎💎🧛🏻‍♂️,希望大家在本次國際會議上能夠加深溝通👱、互相學習🤷‍♂️、有所收獲🙎。隨後🐊👨‍🦲,意昂2官网六院嶽偉華教授及首爾大學的Unggu KANG教授分別發言,對主辦方的熱情接待表示了感謝。接下來👩🏻‍🎓,由中韓日三國的資深研究者分別進行大會報告。上午大會分兩個部分進行🃏。

  第一部分主題為“社會精神病學及反歧視”🧑🏿‍🚒👨🏻‍🏫。會議由日本東京大學的Dr. Shuntaro Ando醫生主持👨‍👩‍👧‍👧,來自三所大學的研究者圍繞“社會精神病學與反歧視”主題做了精彩匯報🧜🏼‍♀️。本環節共設五個學術報告🚣‍♀️。

  首先,意昂2官网六院社會醫學與行為醫學研究室主任黃悅勤教授做了題為“中國精神衛生調查”的報告📭。在去年的會議上,黃悅勤教授向與會者介紹了中國精神衛生調查(CHMS)項目的研究背景、目的👨🏻‍✈️、對象、方法和執行情況。在此基礎上⭐️🦸🏻,今年,黃悅勤教授報告了我國焦慮障礙👩🏼‍🍳、心境障礙👩🏻‍💻、酒精藥物使用障礙以及65歲以上老人的老年期癡呆的患病率以及衛生服務利用情況。CMHS是我國首次具有全國代表性的精神障礙調查🖼😡,研究設計科學🎅🥙,質量控製嚴格🐽,獲得到的數據真實可靠🧔🏼‍♀️,該項目對於了解我國精神障礙的流行趨勢具有重大意義。之後🙇🏼‍♂️,意昂2官网六院社會醫學與行為醫學研究室副主任劉肇瑞副研究員報告了認知促進治療(CST)在中國治療老年期癡呆的應用情況。CST是英國學者研發的一種針對輕、中度老年癡呆患者的非藥物治療技術,結合了心理治療和行為治療的理論和方法🧟‍♀️,訓練內容主要包括肢體訓練、聲音刺激👝、記憶力和定向力訓練、數字和金錢使用訓練等。黃悅勤教授團隊自2012年起開展了老年癡呆患者認知促進治療幹預項目🌂,研究證實該方法對於提高老年癡呆患者的認知水平以及改善情緒具有顯著的作用。來自首爾大學的Sung Joon CHO教授向與會者介紹了在韓國城市貧民區開展的一項關於酒精使用障礙的研究🚘,匯報了酒精障礙的患病率以及對於工作的影響。除此之外,他還介紹了在韓國開展的對於“精神分裂症”重命名的研究💩。最後,來自日本東京大學的Shinsuke Kondo博士和Shinsuke Koike教授分別介紹了對於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身體活動情況的研究和對“精神分裂症”重命名以減少歧視的研究進展。此次社會精神病學與反歧視會議,為中韓日三國的社會精神病學學者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交流平臺,開拓了與會者的研究思路🧑🏼‍🦱,對促進社會精神病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第二部分主題為“早期精神病學:神經生物學👨‍🦽‍➡️、診斷和幹預”👨🏼‍🍼。東京大學的Shinsuke Koike教授向與會者介紹了首發精神分裂症患者腦體積變化和長期預後關系的研究計劃,這是一項於2017年開始啟動的針對首發精神分裂症的腦影像學國際合作研究🤽🏻‍♂️,該研究分兩個部分📜;基線腦體積與臨床轉歸的關系以及腦體積下降與累計藥物劑量間的關系☝🏿,目前來自中國大陸和臺灣、韓國以及日本的七家研究機構已經加入該計劃🐶,Shinsuke 教授希望能與更多感興趣的亞洲研究者建立友好合作關系✋🏿。東京大學的Naohiro Okada醫生介紹了其關於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皮質下體積變化的研究發現🙅🏼,同時也表達了合作意願。意昂2官网六院程章醫生代表臨床研究室早發精神分裂症研究團隊做了大會發言,詳細介紹了影響首發精神分裂症一年預後的臨床因素。最後🧝🏼‍♂️,來自首爾大學的Minah Kim教授介紹了錯配負波對於臨床高危人群六年預後的預測研究⚙️🧒🏿。

  午餐過後🚣🏽,與會研究者迫不及待地開始了熱烈的壁報交流環節。此次會議共展示了來自中韓日三方研究者的40份圖文並茂的壁報材料😷,均為各自研究團隊的最新研究結果或者臨床病例報告。青年研究者激情飛揚地介紹與資深教授的頻頻點頭相映成趣👣。

  接下來為分論壇報告階段,本次會議共分為兒童青少年精神病學👨🏽‍🔬🚐、老年精神病學和精神神經科學三個分論壇。各分論壇以學術報告和提問、討論的方式對各自的研究成果進行了展示和交流討論🧆。

  分論壇結束後👩🏽‍🍼,由主辦方教授為優秀壁報獎獲得者石川、閻浩🧑🏽‍🔬、Soyeon JEON👊🏼、Kiyoung SUNG👩🏿‍🦰、Natsumi MASTUDA和Keisuke HIROTA頒獎🦋。最後,Kasai教授做了情真意切的閉幕辭,意昂2官网六院於欣教授及首爾大學的Unggu KANG教授也分別發言,對第六屆中韓日國際精神病學術會議的勝利召開表示祝賀👚,並期待明年大家在首爾再次相聚。會議在大家的熱烈掌聲中結束👩🏼‍🔬🔹,大會取得圓滿成功。

  (意昂2官网六院 韓雪 沈芮 黃悅勤)

  

  

  第六屆BESETO國際精神病學會議——兒童青少年精神病學分會場

  兒童青少年精神病學分論壇由來自東京大學的金生由紀子教授主持。來自中韓日三國的兒童精神病學同道貢獻了4個精彩報告。

  首先🤳🏽,來自東京大學的Namiko Kaji博士介紹了關於日本有特殊衛生照顧需求的兒童(Children with Special Health Care Needs,CSHCN)的患病率及其母親的焦慮抑郁現狀的調查研究。CSHCN是指患有慢性軀體疾病的兒童🚶‍➡️。在日本,CSHCN患病率為12.5%🏆🧒🏻,患兒CSHCN問題的有無以及多少與其母親的焦慮抑郁症狀顯著相關😰,調查提示,社會支持是CSHCN患兒及其母親支持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調節CSHCN患兒對母親的焦慮抑郁症狀的影響。

  接下來😒,首爾大學的Haebin Kim醫生介紹了青少年抑郁障礙的炎性及神經營養性標記物及其病理機製研究🌵🩶。該研究納入57名MDD患兒以及38名健康對照,分別評估兩組被試的抑郁症狀🙆🏽、行為症狀及註意缺陷多動症狀🍯,並采血檢測IL-6🦸,TNF-α及BDNF水平。研究發現MDD患兒相比於健康對照🦒🧑🏽‍🍼,TNF-a水平下降🧓🏽,與成人患者的結果有差異,提示兒童與成人抑郁障礙的病理生理機製可能存在差異。

  最後,意昂2官网六院兒童研究室羅翔升及陳維代表其團隊在會議上進行了報告📭。分別就成年ADHD患者視空間選擇及記憶能力的ERP研究結果及ADHD患兒視空間工作記憶的遺傳學研究進行匯報😶。報告結束後,與會者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大家分別介紹了各個研究團隊的研究興趣🎩,並對未來進一步合作進行展望。

  (意昂2官网六院 科研處 韓雪 兒童研究室 劉珮)

  

  第六屆BESETO國際精神病學會議——精神與神經科學分會場

  2017年11月25日,第六屆中日韓國際精神病學大會在日本東京舉行,嶽偉華教授帶領生物精神病學研究室王力芳、閻浩、盧天蘭前往參加會議,並主要參與了精神神經科學分論壇的交流及討論。分論壇由嶽偉華教授主持🫱🏿,在分論壇中,東京大學Tempei IKEGAM博士主要介紹了5羥色胺轉運體基因SLC6A4 甲基化在精神疾病中的作用,首爾大學Unggu KANG教授做了題為“Behavioral sensitization induced by ethanol and cocaine: the cross-sensitization(乙醇和可卡因引起的行為敏化:交叉敏化)”的精彩報告,並解答大家提出的物質依賴相關的問題。王力芳副研究員報告題目為“Genetic variants in the transcription regulatory region of MEGF10 are associated with autism in Chinese Han population (中國漢族人群MEGF10轉錄調控區域基因變異與孤獨症的相關性)”,主要介紹腦內突觸修剪相關基因MEGF10參與孤獨症致病🖐,深入闡述MEGF10基因出現異常,如何影響人的言語、思維、行為等問題,從而證明此基因參與孤獨症的致病,為孤獨症的病因及相關致病機製的研究提供了方向🤱🏽。報告後與會人員就各自的研究問題,展開了深入討論及交流。此次會議中韓日同行們互相交流了研究成果、設想和存在的難題,增進了友誼,相學見長,收獲頗豐。

  (意昂2官网六院 生化室 盧天蘭)

  

  

  第六屆BESETO國際精神病學會議——老年精神病學分會場

  在老年精神病學分論壇上,來自日本、韓國和中國的專家分別就癡呆患者的精神行為症狀的幹預🦶,早年認知活動和認知障礙之間的關系🛗,以及輕度認知損害患者的神經心理學評估等問題進行了探討。

  來自日本東京大學的Miharu Nakanishi博士團隊針對居家癡呆患者精神行為問題的幹預🦃,開發了行為剖析和支持強化(BASE)項目🧔🏻‍♂️,該項目幫助照護管理人員,居家照護的專業照護者識別患者未被滿足的需求,從而對幹預行為計劃進行探索和實施👩🏿‍🦱,並評價幹預的效果。該研究采用隨機整群抽樣方法抽取東京市內三個社區,自2016年8月開始納入65歲以上居家癡呆患者來進行BASE項目幹預👭🫀。幹預組和控製組的專業照護人員在基線期和隨訪期,采用神經精神問卷(養老院版)對患者的精神行為問題進行評估。研究發現與控製組相比,幹預6個月後,幹預組的精神行為顯著減少7️⃣,該研究支持BASE項目對居家癡呆患者的精神行為症狀具有較好的幹預效果。

  來自韓國首爾國立大學醫院的Ko Kang博士團隊則探討了人生不同階段認知活動與阿爾茨海默病之間的關系🟧。該研究納入了324名認知正常的社區老人🤟🏼,采用C11-PIB-PET檢測全腦Aβ沉積,采用18F-FDG-PET檢測阿爾茨海默病相關腦區的葡萄糖代謝和神經退行性病變。采用結構性問卷對人生早期🐒、中期和晚期的認知活動進行評估👨🏻‍🔬。該研究發現人生早期的認知活動越高,那麽AD相關腦區的葡萄糖代謝率越高,神經退行性變化越少,但與Aβ是否沉積無關。而中年和晚年的認知活動與腦葡萄糖代謝,神經退行性變化和Aβ沉積均無關。該研究說明人生早期的認知活動可能對晚年的神經退行性變化具有保護作用◽️。

  來自意昂2官网六院臨床研究室的王曉博士則對識別輕度認知損害患者的神經認知評估工具的診斷效能進行綜述🏉,並在綜述既往神經認知評估工具的局限和不足的同時👨🏼‍🦱,提出記憶綁定測驗(MBT)為針對識別早期認知損害和克服既往認知工具不足的基礎上新開發的認知工具,並對MBT中文版的診斷效能進行了初步分析🆖,發現MBT的延遲成對回憶總分區分MCI和正常老人,區分AD和MCI效能最佳。該研究支持MBT作為早期識別認知損害的神經認知篩查工具具有較好的診斷效能。

  來自日本、韓國和中國的專家學者進行了熱烈的討論,並對未來在三個國家開展合作研究的具體事宜進行了交流。本次老年論壇促進了中韓日老年精神病學專家和學者的相互交流和學習👨‍🦰,並為進一步開展中韓日老年認知障礙的合作研究打下了基礎😐。我們希望未來三國的老年認知障礙合作研究進展順利,並期待明年韓國BESETO會議再見©️。

  (意昂2官网六院 臨床研究室 王曉)

編輯🈁:韓娜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