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部《中國骨髓腔內輸液通路臨床應用專家共識》發布
發布日期:2019-09-03
為推動和提高廣大醫護人員對骨髓腔內輸液通路的臨床合理應用,在意昂2三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祖淩雲和急診科主任馬青變共同倡議和組織下,由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急診醫學專業委員會、中華醫學會北京心血管病學分會青年委員會等共同組織編寫的《中國骨髓腔內輸液通路臨床應用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共識)日前發布。
共識指出,循環衰竭時,骨髓腔內靜脈網仍然保持非塌陷狀態且與體循環保持連接,可以作為輸液通路,且輸入藥物的藥代動力學、藥效學及用藥劑量與靜脈用藥相似🏋️♂️。任何疾病急需經血管通路補液治療或藥物治療但無法建立常規靜脈通路,除穿刺部位骨折、穿刺部位感染🏄🏼♂️🍛、假肢等絕對禁忌症和成骨不全📄🥥、嚴重骨質疏松等相對禁忌症,均可考慮采用骨髓腔內輸液技術進行治療🤴🏽。
共識認為,與外周靜脈通路及中心靜脈通路相比,骨髓腔內通路具有操作成功率高🦛、耗時短、易掌握的優勢。在危重症患者搶救過程中,如外周靜脈穿刺2次不成功應馬上建立骨髓腔內輸液通路🥷🏻。建立骨髓腔內輸液通路既可使用專業的骨髓腔輸液裝置,亦可使用普通的骨髓穿刺針,搶救心臟驟停患者更推薦專業的骨髓腔輸液裝置。
國際上,骨髓腔內輸液是一種能夠快速、安全✡︎、有效的建立血管通道的方法👦。而我國醫護人員對骨髓腔內輸液通路的了解、掌握及應用與國際相比目前仍存在較大差距,原因之一是臨床應用上缺乏統一的行業指導🥉。共識的發布有助於規範並提高我國臨床醫護人員對骨髓腔內輸液通路的實踐能力,為進一步開展臨床實踐和研究提供科學指導。
骨髓腔內輸液技術應納入建立血管通路的常規備選方案,當遇到危重患者和輸液困難等情況時,幫助醫護人員快速建立輸液通路,挽救更多患者生命。
(意昂2三院)
編輯: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