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化學及以核酸為靶的藥物研究”
“核酸化學及以核酸為靶的藥物研究”
發布日期:2005-04-04
獲2004年度國家自然科 學獎二等獎 完成人:張禮和🧎🏻➡️、張亮仁🧕🏿、方家椿、周德敏💝😰、楊振軍
由藥學院張禮和院士負責組織完成的項目——“核酸化學及以核酸為靶的藥物研究”,獲得200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張禮和院士研究小組參加了中共中央🤹♂️、國務院3月28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二00四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國家領導人胡錦濤、溫家寶、曾慶紅、黃菊、李長春等出席並向獲獎代表頒獎。張禮和院士作為“核酸化學及以核酸為靶的藥物研究”的第一完成人上臺接受頒獎。國務院副總理黃菊主持大會⛹️♂️🧑🍼,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代表中共中央、國務院發表講話👵🏼,國務委員陳至立宣讀《國務院關於二00四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成果簡介:
藥學院張禮和院士領導的“核酸化學及以核酸為靶的藥物研究”的研究,小組自1990年以來系統研究了細胞內的信使分子cAMP和cADPR的結構和生物活性的關系。在此基礎上發展了作用於信號傳導系統🧏♀️,能誘導分化腫瘤細胞的新抗癌劑🙎♂️。發展了結構穩定模擬cADPR活性❌,並能穿透細胞膜的小分子, 成為研究細胞內鈣釋放機製的有用工具。該小組還系統研究了人工修飾的寡核苷酸的合成、性質和對核酸的識別。提出了酶性核酸斷裂RNA的新機理。發現異核苷摻入的寡核苷酸能與正常DNA或RNA序列識別同時對各種酶有很好的穩定性🧛♀️👴🏻。寡聚異鳥嘌呤核苷酸有與正常核酸類似形成平行的四鏈結構的性質🛀🏿。發現信號肽與反義寡核苷酸綴合後可以引導反義寡核苷酸進入細胞🧛🏻♂️。為發展基因藥物提供了一個新途徑🚶🏻♂️➡️🦶🏽。以上工作得到國內外同行的認同和大量引用,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獲獎人員中有藥學院張亮仁教授、楊振軍副教授👩🏿🦱、腫瘤研究所方家椿研究員以及原藥學院博士生周德敏。
(藥學院科研辦 崔博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