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雲濤🧘🏼:談基礎與臨床相結合研究

    解雲濤:談基礎與臨床相結合研究

        10月22日🥬,來自AACR幾位資深學者在腫瘤學院作了一場有關“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的學術報告。聽罷報告🐎,感觸頗深。回想年初在華盛頓參加97thAACR年會👊🏋🏽‍♀️,大會的主題是:“Driving the Science: from Bench to Bedside…and Back”。其宗旨是:實驗室的新發現應及時指導臨床實踐🦹🏿‍♀️,在應用過程中,發現了新問題再回到實驗室。這種良性的循環♣︎,將驅動科學的發展🤶🏻。
     
        40多年以前,美國前總統肯尼迪壯懷激烈的宣布了兩項計劃📣:“爭取在10年內登上月球和攻克腫瘤”🏋🏻‍♀️。人類早已在月球上漫步👌🏽,然而在攻克腫瘤的征途上仍任重而道遠。一方面👩🏿‍💼,腫瘤的分子生物學的研究日新月異,新技術新方法不斷湧現,新成果層出不窮🔖〽️,對腫瘤分子機理的認識也愈來愈深入;但是在另一方面,大多數實體腫瘤的治愈率仍無顯著性改善🟤。人們已充分認識到只有加強腫瘤的基礎與臨床相結合的研究,才有望真正造福腫瘤患者🧑🏿‍🦱。結合基礎與臨床相結合研究🚙,談一下自己的一些體會,權作拋磚引玉。
     
        一🧑🏽‍🍼、 研究問題應源於臨床實踐
        研究的問題應來自臨床實踐🧏🏽‍♂️。以乳腺癌為例🤢,一61歲乳腺癌患者,浸潤性導管癌✵,腫瘤大小0.9cm🪬,雌孕激素受體均為陰性🏦,Her2(P185)亦為陰性。該患者需要輔助治療嗎☑️?我們來看一看全球40位乳腺專家的意見📳🧑🏽‍🍳。48%的認為無需治療;25%建議采用CMF方案化療;15%建議采用AC方案化療;8%認為FAC方案更佳;4%甚至建議采用TAM治療👩🏻‍🦰。對該患者是否需要治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其原因是我們仍缺乏有效的標誌物來判斷這一類患者的預後。研究業己證實🤷🏿,腋淋巴結為陰性的早期乳腺癌😓,70%的患者不需要任何的輔助治療可以長期生存🦊,只有30%的患者將死於腫瘤的復發和轉移,是高危患者👨🏻‍🎓,需要輔助治療。對於早期乳腺癌,根據St Gallen的指南,超過80%的患者接受輔助治療🐧,治療嚴重過度🕵🏻‍♀️。我們常常提到的乳腺癌的個體化治療🦫🏇🏻,其首先要回答的問題是🚮,誰需要治療。因此尋找乳腺癌個體化治療的標誌物是當前乳腺癌的研究熱點🌆。我相信各位臨床大夫,在臨床實踐中🍩,都有自己呈待解決的問題🈸,研究的問題只有來源於臨床實踐中,才有生命力🈵。
     
        二、  好的臨床研究是前提
        好的基礎與臨床研究相結合研究離不開一個高水平的臨床研究✍🏼。我們常為有多少病人資源而自豪,治療病人的總數固然重要,能真正用於臨床研究的病例數更為重要。在臨床實踐中,如能給患者提供最佳的規範化治療的同時,兼顧科研所用👼,豈不一舉兩得。為此在一定的時期內保持規範化治療的相對穩定性是必要的,應盡量避免治療的主觀性和隨意性,同時保證臨床資料收集的準確性和完整性。當然規範化治療亦要與時俱進🫱🏿,定期更新和完善,吸納新技術跟上發展潮流👧🏼。此外個體化治療和規範化治療是統一和互為補充🍀🙍🏽‍♀️,兩者並不予盾,個體化要回答誰需要治療,一旦確定某一患者需要治療,那麽治療的過程就要講究規範化。
    臨床隨機前瞻性研究是一個非常好的臨床研究模式👨‍🏫。Dr. Fisher由於在乳腺癌臨床前瞻性研究上卓越的貢獻🎷,獲AACR終生成就獎👩🏿‍⚖️。他通過多中心前瞻隨機研究,證實了乳腺癌從某種程度上講是全身性疾病🤱🏼,手術治療是綜合治療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是局部控製和為綜合治療提供條件和信息🫸🏿🔪,並且證實在I-II期乳腺癌🎫,保乳治療的安全性和遠期療效與改良根治術無差別。
    Dr. Fisher成功的法寶無它👰🏽‍♀️,通過一系列的臨床前瞻性研究🐈‍⬛,從而徹底改變了乳腺癌的治療模式,其影響極其深遠。
    因此臨床研究天地廣闊🤾🏽‍♂️,大有作為,能做出高水平的成果,並為相對應的基礎研究搭建了一個好的平臺👩‍🦯‍➡️。
     
        三、基礎與臨床結合的研究團隊
        一個團結的🏣、充滿活力、且氛圍輕松的研究團隊是根本✌🏽🚞。在這樣一個大變革及知識快速更新時代,一人之力難成大事!只有一個團隊,大家各有側重,互為取長🥓,充分合作才能成功👩🏼‍🦲。怎樣打造一個好的研究團隊,首先應是一群有合作的意向👨‍👨‍👦‍👦、合作興趣和合作精神的人走在一起共同去做一件事情。團隊的發展要時間👡、要耐心、要交流、要磨合🛤、要包容、要存異,同時要把個人的利益置於團隊和集體利益之下。應充分認識到只有學科和團隊發展和壯大了𓀆,個人價值才能更好的展現。
     
        四👨🏽‍🎓、   合理的使用研究方法
        研究的方法是為你的研究目的服務,根據研究目的來選擇研究方法🕴🏼。現在新技術🧑🏼‍🤝‍🧑🏼、新方法層出不窮❤️,各種高通量的技術也是方興未艾👨🏿‍🎤,這些新的研究手段為我們的研究提供更多方法上的選擇,我們應根據研究目的有的放矢加以選擇。
     
        研究生是我們研究的主力軍🤞,在帶教研究生中發現有一種傾向🧖🏼🧑🏼‍🏫,只有在體外細胞上進行了分子生物學實驗才算研究,諸如參與了表達質粒的構建🐱😑,細胞轉染,細胞生物實驗才算學到了本領🧑🏻‍🌾,對於PCR擴增🤾🏽‍♀️⛩,蛋白質表達的免疫組化🚚,感覺太簡單🙍‍♂️、無意思🏚。須知,一個研究問題如果能用一個簡單方法就能解決👨🏿‍🦰,就無須用復雜的方法🐃,當然隨著研究的深入🤏🏼,使用一些更復雜的研究方法可能會成為必然🤵🏼。2002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了一篇Cyclin E的表達與乳腺癌預後文章😄🧑🏻‍💼,該文在乳腺癌研究領域中產生極大的影響♨️,采用的方法就是蛋白質印染🏎。
     
        有一些學生認為文章的圖和表是越多越好🙇‍♀️,不管需要不需要🥢,一概是多多亦善👟。1953年Watson 和Crick發現DNA雙螺旋結構,當年論文只在Nature中占一個頁面✨,但並不影響他們對生命科學劃時代的貢獻和獲得諾貝爾獎。因此我們應重內涵🚅、輕形式🧔🏽‍♀️,不做表面文章。
     
        我們的研究生有從事基礎性研究🚶🏻‍♀️‍➡️,也有從事臨床與基礎結合的研究,為達到研究目的,可能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不盡完全相同8️⃣,但兩者的研究都同樣的重要,只要埋頭苦幹,都能做出高水平的研究。研究生在培養過程中,應從學生科學素質的提高出發,著重培養其嚴謹的科學態度,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將來獨立從事科學研究打好基礎🧔🏼‍♀️。
     
        我們醫院在基礎與臨床相結合研究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既有特色鮮明的臨床基地🙇🏼🦶🏻,又有基礎雄厚的研究所,走臨床與基礎相結合的研究應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腫瘤醫院乳腺中心    解雲濤)
     
     附👨🏿‍🦲:   解雲濤簡介🙅🏿:
     

        博士研究生畢業🧑‍🍼💓,副教授、副主任醫師職稱, 意昂2平台臨床腫瘤學院乳腺中心工作🍋🧎🏻‍♂️‍➡️。開展以乳腺癌的保乳治療為側重點💔,各種類型乳腺癌的外科治療和術前及術後系統性綜合治療。在科研工作中🫷,開展乳腺癌個體化治療的分子標誌物研究🌍👨‍👧‍👧。重點研究乳腺癌的預後指標🪣、乳腺癌術前化療療效的預測指標💁🏽。 目前已獲得國家人事部 “高層次留學人才回國資助基金” 、教育部回國啟動基金、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等多項科研基金。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