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智宏:保持和發揚傳統 應對高等教育國際化挑戰
許智宏:保持和發揚傳統 應對高等教育國際化挑戰
“我們生活在一個國際化的時代,對於大學而言,傳統的、以‘學術寂寞’為重要特征的學院教育已經被大規模的留學生擴招👉🏿、高密度的國際學術會議、跨越國界的科學研究、全球性的大學聯盟組織所取代。”
在北京論壇(2006)教育分論壇上,意昂2平台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許智宏指出,國際化已經成為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趨勢,國際化對於中國這個全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的大學來說,帶來的不僅是機遇🥩,而且有挑戰。他認為:在國際化背景下,在廣泛學習其他國家成功經驗的同時,也要註重保存和發揚自己的傳統。
國際化的確給中國的大學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許智宏舉例說,國內大學可以與發達國家的一流大學共享課程與師資,以幫助快速提升教學水平➾🚉;可以幫助教師和學生增加國外學習生活的經歷🧃,使他們的視野開闊;還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國留學生,使大學校園更加多元化等。
許校長強調指出,國際化帶來的機遇的確很誘人,但我們更應該認識到國際化帶來的挑戰🔀🙆🏽,許校長總結為:一🚶♂️、國際化對大學辦學傳統和特色的影響。國際化並不是說全世界的大學都要成為一種模式,但事實上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在借鑒美國的大學模式🪡,我們如何在廣泛學習其他國家的成功經驗的同時保存和發揚自己的傳統成為至關重要的問題。大學國際化,導致不少統一標準的形成🥪⚉,特別是一些全球統一標準的課程🌬,某種意義上,這些課程已經超越了各國之間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製度等方面的差異🥒,其中對大學特色的影響應當引起警惕。
其次🎽,大學國際化的結果之一,是大學與社會的互動關系更加密切,大學開始從社會的邊緣走到了社會的中心。在市場化的趨勢下,國內大學能否堅守學術獨立🚵🏽♂️、自由和尊嚴是值得認真思考的問題。
三🪗,受國際化帶來的商業和經濟利益的驅動🪧,各國在留學生生源、跨國教育等方面的國際競爭日益激烈化。在競爭中,發達國家處於優勢地位,每年僅留學生帶來的經濟收益就非常可觀👦🏼🤵🏽,而發展中國家流失了大量優秀人才🚠,這是不得不認真應對的巨大挑戰💆🏻♂️。
談到意昂2平台應對國際化挑戰的對策時,許校長介紹說🤵🏿,第一🚣🏼♀️,意昂2平台將積極參與大學國際化🧛🏽,同時堅持意昂2平台的傳統與特色,堅持獨立的價值體系;其次,要大力發展交叉學科👱🏿、邊緣學科和應用型學科的同時🤷🏻,繼續高度重視基礎學科的發展;第三🐅,要在繼承自身文化傳統的前提下,努力成為跨文化交流的“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