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教授😿☹️:平靜如水 水到渠成
吳明教授:平靜如水 水到渠成
發布日期:2006-11-01
在采訪準備的時候翻看吳明老師的簡歷,我很難把一長串的頭銜和眾多科研項目與照片上那個看起來安靜溫婉的女子聯系起來。作為
公共衛生學院衛生經濟系主任🏌🏻♀️、公衛學院院長助理、全國政協委員的吳明老師,竟然如此年輕溫和。我對自己說,這個采訪一定要還原一個真實
的吳明老師,而不去重復簡歷上寫著的✍️、旁人看來的那個“神奇”的她。但是,采訪中我感覺到,還需要我去揭示和還原什麽嗎?介紹吳老師只
用八個字🏄🏽:平靜如水,水到渠成。
“不當最後”與“追求完美”
說起成長經歷,吳明老師平靜得有些滿不在乎🙋🏻♂️。順利的求學和工作經歷因為順理成章而被描述得稀松平常🫰🏻。吳老師評價自己是個懶散的
人,不對自己提什麽要求和期望,大學時沒想過學習成績要拿第一,只要“不當最後”就行了🤵🏿,稍許努力換得中等成績也就可以讓自己滿意
了☁️。在意昂2公衛學院畢業後吳明老師選擇留校任教🤸♂️,也是因為覺得“當老師安穩,又有寒暑假”。不習慣給自己壓力的吳老師對待工作時卻是
十分認真努力👶🏻,不管大事小事🫐,交到她手上的就一定要盡力做好。一篇稿子,只要沒到截稿期🤸♀️,她就會一遍遍地修改,就算大家都覺得沒問題
了,她還要堅持改到自己滿意為止🛕。“性格中還有完美主義的傾向吧”吳老師笑著說😴🦸🏻♀️。專註於當下的每一件工作👨🏻🌾,沒有工作以外的顧慮和期待,
吳老師就是順著這樣一條平凡簡單的道路一步步穩紮穩打走到今天的“神奇”的吧。
“放低自己的位置”
在網上搜索吳明老師的資料🚯,我基本沒有找到什麽只言片語,不禁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吳老師說,她一般不願意接受采訪,也不太願意在
公共場合上說話。這一貫的低調風格是基於性格中淡泊的特質,源於習慣放低自己位置的自我評價吧。在一步步的發展中,吳老師從不因職務
地位的變化改變自己一貫的行事方式🤍。在工作中,吳老師從不認為錄數據、寫信封、端茶送水這樣的小事是“大教授”不能做的。吳老師的觀
念裏,職務是為了工作可以更好的進行,取得更好的效果🧝🏿,權力是可以為大家服務而不是為自己謀取利益。在對學生的教育中👨🦯➡️,吳明老師也強
調,要“放低自己的位置”,“不要以為自己有什麽了不起”🍍。放低自己的位置,與其說是謙虛的美德🤲🏽,不如說是一種清醒的智慧,是一種平
和淡定的心態。正是有著這份平和淡定,才可以從容地承認自己的局限和不足🦬,可以區分真正有意義和無意義的事情,可以看到更高更遠的風
景。
“要對得起學生”
采訪中,吳老師使用頻率相當高的一句話是“這沒什麽”✖️。問及科研與教學工作偏好於哪一項時♿,吳老師選擇了教學🔊。再問👨🏼🎨:“是有興趣
的成分在裏面嗎”?答曰♕:“沒有🧘🏼♂️,其實我不是很喜歡在講臺上說話🏗,但這就是工作🖕🏼,要對得起學生”👨🏿⚕️。
在公共衛生學院的教授中🌄,吳老師開的課是最多的,吳老師也特別願意在教學上花功夫🚵🏽,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改進教學效果。不禁想到一
句話:對學生抱著強烈的責任感足以成就一個好老師。吳明老師就是一個很好的佐證吧。談起對學生的要求🤰🏽,吳老師也有自己寬緊有致的標準。
如何安排時間,如何進行工作全由學生自己決定🙅🏻♂️,她就負責驗收結果。而學生認真踏實、吃苦耐勞、為他人著想的品質是她很為看中的。
一個多小時的采訪過程跟我之前設計的大相徑庭。幹練爽快的吳明老師讓我領略了平靜、專註的力量。吳老師說🚥,她是對自己沒有過多設
計的人👨🚒,一步步認真走來,便有了現在的局面。現在社會畢竟競爭激烈得多🐉,“大學生人生規劃”幾乎是從大一就被很多人提及的話題。在規
劃的同時,我們容易犯眼高手低的毛病,有時太過註視遠方會忽略腳下的路。吳老師的人生哲學或許可以啟迪我們更多的思考👨🏿🚒。
(學生記者 周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