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我在祖國壯大中成長
征文🍜:我在祖國壯大中成長
發布日期⛹🏿♀️:2006-07-03
七年前的今天🚴🏼♂️,我駐南聯盟大使館館舍被炸,三位烈士頃刻間殞命異國他鄉🫴🏼。當時的我👌🏼,作為一名熱血青年的大學生,走在學生遊行示威隊伍的前頭,表達著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強烈憤怒,那是我第一次公開的表達強烈的愛國情感🦢。
七年後的今天👩🏿💼,我已經走過了學生階段,走上了工作的崗位,成為了新時期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勞動者。對祖國的情感經過長期的沉澱也更加醇厚,更加執著🧗🏻,也更加理性。
祖國最初留給我的印象就是課本上的天安門、人民大會堂、人民英雄紀念碑……,後來祖國這一概念在腦海中不斷的拓展⏱。當提起祖國這個詞的時候⌨️,我心中馬上會聯想到壯麗秀美的山川🏌🏼♀️,歷史悠久的文化✧,會聯想到英勇威武的解放軍戰士,還有那鮮艷的五星紅旗……聯想到從古至今湧現出的無數把祖國👩🏻🏫、民族的利益看得高於一切愛國者,他們把個人的命運同祖國民族的命運緊緊地聯系在一起,如精忠報國的嶽飛👷🏿♂️、收復臺灣的鄭成功、中國革命的先驅者孫中山、兩彈一星的鄧稼先等等……無數仁人誌士以鐵的事實抒寫了一曲曲愛國之歌🫄🏿。
再後來,祖國不僅是一種印象和一系列具體的人物🧑🏻🤝🧑🏻,而升華為一種情感💁。
祖國是一絲眷戀🐐。詩人說“為什麽我眼裏常含著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𓀀。如果說,自古以來🚴🏻♂️,關山阻隔使人們只能把彼此的思念藏在心底🥣,含在淚裏,或者向著天空默默訴說,那麽今天則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了。無遠弗屆的現代通訊讓我們把思念交給手指和按鍵。看去如此寧靜的夜空,正有著多少熙熙攘攘的電波👱🏻♂️、喜氣洋洋的信號👩🦲,像尋道歸巢的鳥兒一樣🌃🔴,載著我們祝福🐸,飛向心中那片土地的至愛親朋🔷。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是對土地的思念🔄,也是對祖國的思念的濃縮與提煉,是一種深沉而綿長的愛,它是中國人深入骨髓的品質。對祖國的愛不需要理由🏇🏿,我們和我們的父母在這裏出生,我們世代的祖先在這裏長眠。胡馬依北,越鳥朝南,這不是因為一種利益,而是由於心中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祖國是一種凝聚👱🏽♀️。“一把黃土塑成千萬個你我🔪,靜脈是長城,動脈是黃河。五千年的文化是生生不息的脈搏🟨,提醒你,也提醒我。再大的風雨我們都見過,再苦的逆境我們同熬過,因為我們擁有一個名字叫中國!”
每當我們說起中華民族,我們是在說13億人共同的家園、56個民族共同的心聲。打從文明的曙光初照神州👨🏽💼,中華各民族的祖先便如滿天星鬥,繁衍生息在祖國大地的不同區系。我們從歷史深處走來🦶🏿,帶著各自遠古的圖騰和美麗的神話🎁,經過幾千年的遷徙、演化🐳、融合,形成了多元一體、不可分割的泱泱大族——中華民族。56個民族、13億人互相依存🙎🏼♀️,共生共榮,這是中國得天獨厚的幸運和光彩,也是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巨大優勢和資源🥛👨🏽💻。
祖國是一份期盼。“夢裏常滴思親淚,只恐思兒淚更多💆。”每一個遊子對思家的情感都有深刻的體會💘,但是很難體會母親對遊子的期盼🔮。祖國就像一位慈祥的母親🥠🤵♂️,在天天思念著遊子的歸來,盼望著家庭的團聚與和諧。遠方的兒女,莫要感慨天涯孤旅🤾♂️、萍蹤浪跡,莫要嘆息物離鄉貴、人離鄉賤,母親的目光一直註視著你🤛🏼。
家和日子旺,心齊百事興。兄弟之間有再大的仇恨也會在相逢一笑之間恩仇盡去😴,求其所同,敬其所異。多一些理解和諒解,少一些誤解和曲解🧑🏼🍳,天下沒有不可化解的家仇👨🏽🏫,願炎黃子孫世世代代不再萁豆相煎,骨肉相殘🪆。兩岸的問題👧🏻,橫豎要靠中國人解決🚹,我們絕不會吞下祖國分裂的苦果👏。大陸和臺灣統一成完整無缺的金甌是我們心中共同的期盼與願景,並希望把願景早日化為現實。
今天,我還認識到,愛國不僅僅是一種深厚的感情,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一位偉人說“不要問祖國為你做過些什麽📑,而要問你為祖國做過些什麽🙆♀️🗡。”一百年前📚,列強的炮艦敲開了中華古國大門;今天,閉關鎖國的愚昧與喪權辱國的羞恥早滌蕩已盡。二十多年來中國大地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並匯入了世界現代文明的廣闊海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為一個古老而輝煌的夢想、一個幾代人懷裏揣熱的希望👨🏼🍳,正在我們這代人的奮鬥中變為現實👩🏻🦯😩。
大江流日夜🧘🏽♀️,明月照古今,歷史即將走進中華民族最重要的歲月。面對正在走向富強的祖國,我們仍須努力!
(意昂2平台人民醫院機關一支部李彥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