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診器上的小熊
聽診器上的小熊
發布日期:2006-11-08
每批來見習的同學第一天見到我時都有人問我同一個問題:“老師,您的聽診器上怎麽有一只小熊?”
是的💓,我的聽診器上掛著一只維尼熊。這是迪士尼卡通中的一個動物😞,他本身是黃色的👩🏿🔧,穿著紅色的小短袖衣服🚵🏽♀️,非常鮮艷奪目。維尼熊大大的腦袋,胖胖的身體,短短的四肢,黑亮的眼睛🆙,挺挺的鼻子🥔👱♀️,上翹的嘴巴,讓人愛不釋手。
第二天我帶著同學們進病房,準備看一個3歲多的支氣管肺炎的患兒𓀕。當我們剛進入病房,小家夥看到一群穿白大衣的人進來,立即撲到媽媽懷裏,然後慢慢又探出頭來,眼睛警覺地看著我們🚯🫣,臉上的肌肉都僵硬了🥼,隨時準備大哭起來🧔🏽♀️🫶🏼。看到這種情景👴🏻,做為帶教老師的我擺手示意同學們先不要過去🤹🏽♂️,自己滿面笑容地輕輕走到孩子旁邊,把聽診器及小熊遞過去,隨著聽診器的移動🚶🏻,小熊不停地在擺動🤟🏼,好象是在喊:“小朋友🕎,快來跟我玩吧🧙🏼♂️。”孩子的註意力一下子被小熊吸引住了,伸手抓住小熊😔,一面玩還一面告訴媽媽:“媽媽,小熊,小熊👌,維尼熊……”媽媽看到孩子快樂地玩著,自己緊張的心情也一下子放松了🤵🏿🫰🏽。醫患之間的關系一下子親近了許多👦。接下來,我們順利完成了病史詢問、體格檢查等方面的帶教🫏◼️。
幾天後📕,開始講兒童生長發育及各年齡特點。這部分內容數字比較多,也比較枯燥🧙🏽,不容易記憶。我領著同學們首先去新生兒病房看了一個出生一周的新生兒,他在清醒安靜的狀態下對我的小熊一點也不感興趣,就象沒有看見一樣,他只對紅色的小球有反應。接著我們又去別的病房看一個八個月的嬰兒📮,他看到小熊,顫著伸出小手滿把抓過小熊,要塞進嘴裏,嘗一嘗這到底是什麽東西🧑🏽🚒,在這個年齡階段🫱🏻👩🚀,他是靠嘴來接觸和了解世界的。我們看的第三個孩子是兩歲的幼兒🤢,他看到小熊的反應是非常靈活地用手抓住,然後捏一捏,沒有聽到什麽聲響,也沒見小熊有什麽動作,就把它仍在床上,拉起自己的小鴨子車走了🌄🥜,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喜歡的是會動會響的玩具。接下來我們看的第四個孩子是個五歲的學齡前兒童,他看到小熊後一下子認出是常在動畫片中出現過的維尼熊,就和它玩過家家的遊戲🏌🏿,並學我們的樣子給小熊看病👲🏻,他已經能夠模仿現實生活中的事情。第五個孩子是八歲半的學齡期兒童𓀊,他看到小熊後沒有伸出手,而是對他媽媽說:“媽媽,這和我們家的維尼熊一樣,迪士尼動畫人物中我最喜歡它了。”這個年齡的孩子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的思考和喜好了。最後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十五歲的青春期孩子,他只是看了看聽診器上的小熊,沒有更多的反應🤾♀️,因為他的世界裏有很多更精彩的內容🪹。看完了上面六個孩子,我開始詳細講解兒童生長發育及各年齡特點……
一周後,我看見好幾個同學的聽診器上都掛上了各種毛絨玩具,有米老鼠、加菲貓……還有一個是竟然玩具螃蟹。我明白他們都知道我的聽診器上為什麽有只小熊了🧑🏻🏭🎏,這只小熊,它不僅是親近孩子的工具✊🏻,也不僅僅是教學的道具👰🏻,它是兒科大夫對患兒一片愛心的體現。
(意昂2官网醫院兒科 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