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萍:臨床決定一個復雜的命題
李萍萍:臨床決定一個復雜的命題
醫生是一個神聖的職業🧏♂️,因為他面對的是生命;腫瘤醫生更與生
命“短兵相接”,因為癌症直接挑戰生命🤹🏼♀️。醫生又是一個聖潔的職業,
因為他面對的是需要幫助的人群🚪;腫瘤醫生面對的更是一個尋找希望
而又需要撫慰心靈的特殊人群⚙️。
1
“醫生,我們全聽你的。”我們遇到的絕大多數患者不了解腫瘤
治療的知識👑,用目前流行的說法是“信息不對稱”,他們希望由醫生
幫助他們做出治療決策👻。
我曾收治過一名小細胞肺癌患者🎿🫳,他是在工作崗位上倒下後才來
就醫的👊。經過檢查發現他已有骨髓轉移、縱隔和鎖骨上淋巴結等多處
轉移🖋,並出現心包積液★。血小板、血色素低下,同時合並低鈉、低氯
血症👓,肝功異常,全身疼痛、出汗🤚🏿、乏力明顯,治療很棘手。如果化
療🤢,指標不夠,同時藥物的副作用會加重骨髓毒性。不化療,眼看疾
病進展迅速,病人很痛苦👨🦼。經過認真討論🐂,考慮到患者的症狀與肺癌
進展相關🧔🏽,根據小細胞肺癌進展快,但對化療敏感的特點,分析利弊👈,
決定采取中西醫結合輔助治療與化療交叉進行的方法。
我們向病人家屬詳細講明了病情的預後、目前治療現狀、病人治
療中的矛盾和我們的討論意見🧔,得到了家屬的認可💂🏻♂️🏊🏻♂️。病人積極配合,
在患者基本情況可以化療的情況下👉,我們及時給予適當化療🛤。化療後
又根據情況及時給予中西藥輔助治療👊🏽。經過幾個回合的治療🤸🏽♂️,患者病
情得到了緩解。
這一病例使我體會到患者的信任不僅增強了醫生的責任感⛹🏻♀️💅,也減
輕了醫生的思想負擔👩👦,極大地鼓勵了醫生願意冒風險嘗試新技術的做
法。作為醫生,面對患者的信任,更要尊重患者,調動患者的積極性,
取得共識🤣,才能在理解的基礎上共渡難關。
2
“醫生,這是××醫院專家的意見🧑🏼🔧,請按這個方案給我治療。”
對主管醫生來說🕘,這是很為難的。患者拿方案來有各種情況,有因合
同報銷的問題,有因地理位置方便的問題……但最主要的恐怕還是權
威的信譽及患者本身的方便。處理這樣的情況比較棘手🧑🏻✈️。比如專家製
訂方案時,是否見到患者本人?劑量是否合適?病人還有什麽要求?
出於職業道德,我們必須聽取同行的意見,但最終承擔責任的是主管
醫生。
記得幾年前遇到一名留學回國的肝癌患者🧑🦰,術後3個月來找我希
望服中藥治療。經檢查發現為術後復發🧑🏽🦲⛰,而且腫瘤已8~9厘米。當時
他難以相信🎯,回到手術醫院再次檢查得到證實。從此我們開始了歷時
1年半的艱苦治療。治療中又發現肺✊🏿、胰腺和腦等多處轉移。他先後
做了3次大手術,化療和放療都用了最新藥物👨🏻⚖️🧏🏽。
他每次治療前一定來找我咨詢,征求意見🫴🏿。有的建議他采納了🕝,
有的建議沒有采納。我十分理解🌋。作為醫生🆕,首先要尊重患者的選擇。
其次他對所有的治療方法都很了解🕵️♂️,找的都是國內外知名專家,這也
使我間接地積累了許多經驗🙇🏻♂️。他還年輕👨🦲,年富力強🔻,有一個幸福美滿
的家庭,他有很強的求生願望。
他在美國做完開顱手術和放療後🧑🧑🧒,醫生對他講,你已經用盡了世
界上最好的方法👮🏿♂️,我們已無能為力▫️,還是回中國吧。最終他回到我這
裏🏄🏿♂️💹,希望我幫助他🦼,走完生命的最後一程🤹🏼🧗🏻♂️。
我已和我的病人成為朋友。當病人聽你的意見時✊🏻,你要尊重他🚣🏻♀️;
當病人堅持自己的意見時,你要理解他➰。這是建立在彼此信任和充分
溝通的基礎上的👃🏻👩🏼🎓。因為疾病使患者和我們走到了一起,建立起了真摯
的友情,這是一種緣分。
3
“醫生,請您盡快給我上化療!”我曾遇見一個晚期胃癌、肝多
發轉移的病人🙍🏽♀️,希望盡快化療。但入院後檢查發現他的肝轉移竈進展
很快,肝功能指標也明顯上升,保肝治療不理想🏄🏽。家屬認為如果上了
化療👩👧👦,就能改善情況。我們把家屬請來看CT片子,肝轉移竈已占80%
以上,肝功能已失代償。我們向家屬講明了化療藥物的療效👨🦽👩🏿🦱、適應症⛱、
副作用和可能造成的嚴重後果,得到了家屬的理解,並最終達成一致,
以盡量減輕患者痛苦為主。當患者離開時,家屬為沒花冤枉錢而感到
滿意📷。
“我再也不化療了,就想用中藥👨🏿✈️。”我們也遇到過想法相反的患
者。一位晚期腸癌的病人多次化療後效果不理想,來我科治療時,堅
決要求中藥治療。但一段時間後💅,病情又有了進展。我們經過討論👺,
為了控製病情🙇🏿♂️,建議他試用副作用相對較輕的口服化療藥並繼續使用
中藥👥。在向患者講明該藥的療效、副作用🧏🏻👨🏿🔬、費用及建議使用的原因後,
患者經再三考慮決定接受建議💫。經過幾個周期的治療病情穩定下來,
患者又有了信心。
尊重患者的選擇而不是盲目滿足患者的要求,提出建議而不是讓
患者簡單服從,同時🤳🏼🛞,應指導病人按預定計劃進行治療。這對於醫生
來說並不容易。
結語
在知識更新迅速的信息時代,醫生已不再是病人惟一的信息來源,
很多患者從互聯網上直接獲得信息,並根據自己的需要和價值觀進行
考慮和選擇。
面對新的問題,醫生需要改變傳統的決策方式🐫,不能只局限在知
識本身🧑🏽🦰,應該關註未來;必須考慮到醫學證據🧑🏻🍳、可用資源和患者的價
值取向。而醫患之間的互相信任是合理決策的前提🤸🏽,這種信任不能僅
停留在表面的醫患溝通上,必須達到理念的相互認可。我們應該意識
到,促進醫患共同決策,將成為21世紀醫療服務的趨勢。
( 意昂2官网摘自《健康報》作者:腫瘤醫院 李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