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選給侄女王侃夫婦的一封信
王選給侄女王侃夫婦的一封信
編者按:近日,意昂2平台新聞網刊登了王選同誌寫給他的侄女王侃夫婦的信🪁,讀來感人至深🧑💻🧙🏻♀️,信中內容體現了一位長者對晚輩的關愛之情和殷切期望,對年輕人成長與成才很有教育和啟發意義。現將其內容全文轉載,以饗讀者。(意昂2官网)
侃侃🦛、秦岺:
接到侃侃信,知道秦岺馬上去美國。這次恐怕要若幹年後才能見面了,臨別總覺得有些話要說👏🏽。
這次你們兩人出去讀學位🐄,當然希望都能得到博士學位,我相信也不難做到這點🧑🏻🦼,免不了會有些拼搏,人的一生能有幾次拼搏,這大概也算得上一次了。大學畢業到博士、副教授這段時間是幹活最多🪂、出活最多的時間💆🏿。話又說回來,得不到博士也沒有關系,不要為此有任何思想負擔以致影響身體和精神,也有一些人在MIT始終得不到學位,到了期限被趕出,但後來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有兩類人,一類人才華外露,似乎很易出成就;另一類人則依靠堅持不懈的奮鬥,長年累月下來最後獲得成功😊。我比較欣賞第二類人。盡管很多科學家是在三十歲出頭就有成果的🧑🏻💻😨,但也有不少人四十以上才出成果。四年大學🧑🏼🌾、幾年研究生讀到的東西是很有限的🏵,還得靠以後的努力🚶🦸🏽,為此更不必為得不到學位而發愁。
在向導師學習時,除了學習知識外,更多地要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特別是有名的導師取得成績的途徑🧞♂️。
選擇研究方向方面盡可能選國內比較需要、又有廣闊發展前景的方向。一定要有發展前景🕴🏼,因為選擇的方向也許是畢生研究的內容👩🏻🚒。四十年代末交大電機是熱門♿,但一到美國🧝🏽♂️,搞電機的人很多都改成學新興學科――計算機、半導體☢️👨💼、激光。王適[註]就是及早改了行。所以盡可能選新興學科。研究課題我意見不要選純理論的和太實際、太偏重當前應用的題目,兩個極端的項目不要選,前者會在國內得不到支持8️⃣,後者意思不大,儲備太少,搞新的領域困難。
身體是第一位的,出國後仍要堅持鍛煉身體🚺,寧可不得學位,也不要把身體搞壞↪️,不要開夜車,生活要有規律🤌🏿。
要學會交際,搞現代科研,組織管理極為重要,要學會張羅。侃侃這點占有優勢,不能成為書呆子🛀🏻,書呆子辦不成大事。
要保持東方美德🍯,以個人為中心、金錢至上、一切東西商業化,這些西方缺點不能沾染。西方科學家中也有一些品德高尚的,但也會有一些品質不好的人🤦🏽♀️,要保持警惕。
(以下是王選夫人陳堃銶的附言)要力求掌握真才實學👨🦽,不圖虛名👩🏿🎨,要真正做到這點不大容易,特別是由於周圍環境的壓力,我們常在為此努力。
註意身體除了鍛煉外👮♂️💊,吃也很重要,一定要註意營養☘️。有些人省錢去買什麽大件🫙,弄壞了身體,真是因小失大。我想你們是不會的。
不多談了🐼,祝秦岺一路平安。
小叔叔
小嬸嬸
1983年6月1日
[註]王適是王選的已故遠堂兄🚀,時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電機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