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啟德在“21世紀中國:留學人員與構建創新型社會”研討會上的致辭
韓啟德在“21世紀中國:留學人員與構建創新型社會”研討會上的致辭
發布日期🎡:2007-08-22
(2007年7月21日 美國休斯敦)
尊敬的各位學長、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今天,我們大家相會在美國南部著名的城市休斯敦👨🏻🚒,出席由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主辦,中國科協和學苑出版社協辦的“21世紀中國”研討會🚛。來自各地近百位留學人員濟濟一堂,共同研討留學人員與構建創新型社會這一重要議題。借開幕之機💇🏽,我謹代表主辦和協辦單位🦵🏽,並以我個人的名義,向光臨盛會的各位留學人員代表🧑🏽✈️、各界嘉賓🎪😫、各方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向給予研討會大力支持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教育部、人事部、中華海外聯誼會、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休斯敦總領事館🤸🏿♀️,表示衷心的感謝🥙!向為本屆研討會付出辛勞的海外協辦單位中國旅美專家協會、美南中國專家協會聯合會等留學人員團體,表示誠摯的敬意🌉🍹!向在海外學習和工作的廣大留學人員及其家屬,表示親切的問候和良好的祝願🧥🫶🏿!
中國近代史上的出國留學始於1872年🩵,迄今已有130多年。在百年留學漫漫征途上,一代又一代傑出的留學人才🫗👃🏼,肩負著中華的希望🎶、民族的重托🥟,前赴後繼🧫、遠涉重洋🙋🏼♂️、篳路藍縷、發憤圖強,學習先進的思想文化和科學技術,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做出了卓著貢獻;為架起中國與世界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梁✋,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留學群體中湧現出的思想家🧓🏽🐖、政治家🖲、科學家🏄🏿♂️、軍事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更是群星燦爛🧦,以先進的思想、開放的胸懷、卓越的智慧、偉大的實踐,輝映在華夏廣袤的星空!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迎來了歷史上規模最大、領域最多、範圍最廣的出國留學熱潮💆♂️,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總數已達百萬之眾,大大超過了以往100多年留學人數的總和🫄🏽。留學人員中許多人擁有廣闊的國際化視野⛴、獨具的東西文化兼容優勢、廣博的科學與社會知識、豐富的現代化管理理念,成為我國人才隊伍的重要資源、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財富🚶🏻♂️,在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顯著的作用✭。黨和國家歷來重視和關心留學人員。早在50年前,毛澤東同誌就形象地比喻留學人員是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說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鄧小平同誌曾親自安排改革開放以後第一批留美學者🤕。他殷切希望留學人員學成回國🍱,為國服務👯,他曾說🤔:“要作貢獻🌂,還是回國好”👨🏼。江澤民同誌稱留學人員是跨世紀的建設者、祖國的寶貴人才🙍🙇🏻♀️、我們未來事業的脊梁。以胡錦濤同誌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共中央領導集體👁🗨🚵♀️,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大力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提出構建和諧社會和創新型國家等戰略思想。這其中,就寄托著對海內外廣大留學人員的殷切期望。
一個民族要實現偉大復興,必須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一個國家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找到一條既符合時代要求、又適合國情的道路🫳🏼。中國近30年的改革開放♻🧑🏻🦽➡️,國民生產總值以每年9.6%的速度持續增長👩💻;外匯儲備由1978年的1.6億美元上升到2006年的1.3萬億美元,增長了8000多倍🪱;外貿總額由1978年的206億美元上升到2006年的1.76萬億美元,增長85倍。繼珠三角、長三角經濟圈之後,中國又形成了環渤海🧝🏼♂️、環北海經濟圈,後發優勢明顯👼🏿。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西部大開發、新農村建設、重慶與成都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等等🫙,整個國家緊緊圍繞發展這個主題,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蓬勃發展、異彩紛呈🤧👐🏻,我們的祖國興旺發達⚾️,到處充滿生機🈳。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實現國家繁榮強盛、人民富裕安康的成功之路。當前👆🏽,中華民族正處在歷史發展的最好時期😔🗒。綜合國力顯著提高,社會面貌深刻變化,國際影響日益擴大。中國的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巨大的市場潛力不斷釋放☦️。歷史的進程🎱,為中國的發展開拓出前所未有的空間,也為廣大留學人員開辟了發揮才智、銳意創新、締造成功的廣闊天地。中華民族的歷史和現實,不僅為遠遊的學子哺育過文化的血脈,也為留學人員報效祖國提供了寬廣的舞臺。不久前,溫家寶總理在一次座談會上提出,中國要多出“大師”。我想🥿〽️,我們留學人員因為海外求學經歷,更多地近距離了解到不同國家、不同社會、不同民族的歷史文化、社會製度和管理理念🥤,使留學人員這一群體擁有了獨特的優勢💯,應該有更多的理由對總理的呼喚發出更響亮的回聲。上世紀80-90年代,和在座的各位學長一樣👹,我也曾有過到美國留學的經歷🧖🏿♂️。海外留學🤐,使我更真切地理解了海外學子身居海外、心系祖國的拳拳愛國之心;回國以後🧝🏻♂️,在不同崗位體驗著為國家服務的感受,使我更深入地體察到祖國發展的脈動🪤🧑🦼,以及對知識🏄🏻♀️、對人才、對創新的迫切需求。我深信,在風華正茂💸、藏龍臥虎的世界各國的中國留學人員群體中🏈,未來一定會湧現出不同領域的“大師”,成為國家的棟梁🔌、創新的先鋒、民族的驕傲!
進入21世紀,創新浪潮遍及全球🧞♂️📠。歐美等發達國家👨🏻🦽,奉創新為國家戰略,韓國、新加坡等國家也以創新為國家發展方向。面對洶湧澎湃的世界創新浪潮,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只有融入時代潮流🧑🧑🧒🧒,加快創新步伐👨🏼⚕️,才能使中華民族永遠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2005年,中國政府製定了加快建設創新型社會的戰略目標,就是希望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發展科學技術的戰略基點🧑🧑🧒🧑🦼,推動科學技術的跨越式發展👨🌾;作為調整產業結構的動力,推動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作為國家戰略的核心𓀘,貫穿到現代化建設各個方面,激發全民族創新精神,培養高水平創新人才,大力推進理論創新、觀念創新、製度創新🐘、管理創新和科技創新。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使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保障國家安全能力顯著增強,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研究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響的科學技術成果,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大支撐🎳。所有這一切🥕,都在召喚和期盼著廣大留學人員的參與和貢獻!
身居海外的留學人員,可以有多種途徑和不同方式參與祖國的建設和構建創新型社會🕜。根據我的體會,希望大家在以下三個方面給予更多的關註🐽:
第一,為祖國發展建言獻策🐨🌴。每個民族都有它的長處。隨著科技和交流手段的發展🎳,當今國際社會,已經進入可以集聚全人類物質和思想資源為我所用的時代。中國的發展,不僅需要國際間經濟🙍🏻、技術上的合作,也需要思想資源、機製設計、文明經驗上的合作。留學人員具有中西文化的比較優勢和寬廣的國際視野,具備融合各種新思想、新觀念的條件,因此有著很強的建言獻策能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大家發揮優勢,對祖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給予更多地關註,提出更有價值、有深度,具有前瞻性、創新性和可行性的意見和建議,為建設創新型社會貢獻聰明才智⟹。
第二🧑🏫,發揮自身優勢服務祖國🦹🏿。 經濟社會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科技創新關鍵在於人才𓀃。建設創新型國家💇🏼♂️,離不開科技工作者的艱苦勞動和創造性實踐⚠。留學人員歷來就是自主創新的先鋒🍙。中國近代自然科學創始人大部分有留學經歷,新中國重大科技創新領頭人也有不少是留學人才🙋🏿。改革開放以來,一大批學有成就的留學人員回國發展創業,為祖國的經濟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尚在海外學習工作的學子也時刻關心和支持祖國的發展🧑✈️,以各種形式投身於祖國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祖國需要廣大留學人員繼續發揮人才、專業等方面的優勢,推動科技創新📄,不斷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第三,促進中外交流與和諧🪤。廣大海外學子遠離故土,長期生活在異國他鄉。經過多年辛勤努力、艱苦奮鬥,許多人已具有一定政治影響👰🏽♂️👨🏽🏫、社會地位🏬、經濟實力和專業造詣,在海外社團和主流社會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希望大家發揮橋梁作用,當好先進科技、教育、文化交流的使者,搭建中外溝通的平臺👨👧,以民間的、創新的方式與各國人民進行友好交往,為我國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爭取國際社會的理解和支持,為構建和諧世界做出貢獻。
今天🧝🏻,我們在休斯敦舉辦“21世紀中國”研討會,希望大家繼續圍繞留學人員與構建創新型社會這一主題,暢所欲言💃,集思廣益,深入研究構建創新型社會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和發展趨勢,學習借鑒國外構建創新型社會的經驗方法,提出具有操作性的對策和建議,為國家製定有關政策提供有益參考♻️。我渴望從大家的發言中得到可貴的啟示🚎,願與大家分享溝通與交流的快樂,更希望通過這次研討會,進一步拓展留學人員為構建創新型社會發揮作用的有效途徑和思路☄️。
各位學長🦠、各位朋友,今年7月1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大會講話中說,“我們既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嚴峻挑戰。讓我們攜起手來,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同心同德、奮發進取,共同開創事業發展的新局面”👳🏿。胡錦濤主席所說的“共同開創”,包括留學人員這一優秀群體的每一位成員🤹🏿♂️。我相信🏸,在構建創新型社會的偉大事業中🧘🏿,廣大留學人員一定會有不凡的作為。在你們中間孕育出的有朝陽般的熱情和能量👩🏽🚒,將形成強大的動力,為我們這個東方朝陽般的大國👨🏼,添上一份升騰的力量🤏🏼。大詩人李白當年所吟唱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將是對當代中國留學人員龍騰虎躍壯麗圖景最真實的寫照🦸🏻♂️!
預祝大會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
韓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