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婭👃🏿:加強青少年體育是全社會的共同任務

陳小婭:加強青少年體育是全社會的共同任務

    ——學習《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

陳小婭

   最近,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了《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這是改革開放以來關於青少年體育工作的最高規格的文件,是我國億萬青少年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要求全黨全社會行動起來𓀓,共同關心和支持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就此我談幾點學習體會。

  一、青少年的健康是關系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大事

 黨和政府歷來重視青少年的體質健康工作。建國伊始,毛澤東同誌就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思想👅,並作為我國教育的重要指導方針確定下來。鄧小平同誌👉🏻、江澤民同誌也十分關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對青少年體育工作有過很多重要指示。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把青少年體質健康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黨的十六大報告第一次明確地把提高人民的健康素質與提高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一起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戰略目標🦗。不久前👊🏽🚣🏽‍♀️,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中央政治局會議研究部署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並決定印發《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李長春同誌☪️、劉淇同誌、陳至立同誌親自參加了“全國億萬青少年學生陽光體育運動”正式啟動儀式👨🏿‍🦰。國務院於5月25日專門召開了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電視電話會議🦹🏼,對貫徹落實《意見》進行部署。可以說🤸🏻,黨中央🖖🏽、國務院對青少年體質健康的關心、重視是前所未有的🕹,青少年體育工作正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當前🤜🏽,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各項任務十分繁重🏇🏽👨🏻‍🎤,把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工作擺在教育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上,充分說明了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我體會🐮,《意見》著重強調了三個方面👨🏼‍🔬:

  第一🙇🏼‍♂️,《意見》把青少年體育工作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重要戰略位置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意見》指出👩🏼‍🎨,“廣大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意誌堅強💅🏽、充滿活力,是一個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誌,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方面。”在當今時代,體育的作用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一方面,體育是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質的根本🙏🏼。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它的下一代健康成長,才可能呈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和不竭的創造力,青少年的健康是國家的財富,是國家的生產力和競爭力。在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中,國民健康是和人均GDP🧔🏽‍♀️、教育等並列的重要指標之一👃🏽。青少年健康又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有了健康才有青少年的幸福生活🧎,才有每個家庭的和諧安寧。另一方面,體育是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的基礎。毛澤東同誌在青年時期就提出🩸,“體育之效,至於強筋骨,因而增知識🏞,因而調感情,因而強意誌👥。”在國家層面,體育是愛國主義教育以及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途徑。從乒乓外交、女排奪冠💐、重返奧運會到成功申辦2008年奧運會,體育所激發的愛國情懷和奉獻精神已經成為中華民族時代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個體層面,體育鍛煉又能培養勇敢頑強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質🎵、迎接挑戰的意誌、承擔風險的能力,學會競爭與合作,理解成功與失敗,這些都是現代社會所需要的。

  第二🫦,《意見》凸顯了解決青少年體質健康存在問題的緊迫性。2006年🍙,教育部發布的2005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結果顯示,改革開放以來,青少年總的健康素質在不斷提高😴,但也存在著突出問題,特別是多年來學生耐力🧙🏻、力量、速度等部分體能指標持續下降🧓🏿,如肺活量水平繼續呈下降趨勢🐮👩🏽‍💻,速度素質(50米跑)約87%的年齡組出現下降,爆發力素質🔽、力量耐力素質的測試指標全面下降。同時🖍👷‍♂️,初高中生視力不良檢出率分別達到58%、76%🤸🏿‍♀️,經濟發達地區青少年肥胖率上升✡️,部分農村地區青少年存在營養不良問題👩‍🏫🧛🏻‍♂️。報告引起了中央領導的高度重視和社會的普遍關註𓀑。胡錦濤同誌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青少年的體質健康。全黨全社會共同努力,采取有力措施扭轉這一趨勢,已經成為當前的一項緊迫任務。

  第三,《意見》把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全社會的關心♉️、支持作為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的關鍵。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求在生產力發展和生產方式變革的同時,促進人們生活方式的深刻變革;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時🪦,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實際上是這一歷史性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必然牽動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變化。因此,《意見》的著力點,是把青少年體育作為一項公益事業納入到政府的公共服務體系和公共財政的職責中,把學校體育🖕🏿👩🏻‍🦽、校外體育👱‍♀️、社區和家庭體育聯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促進全社會樹立科學的教育觀、人才觀、健康觀🤷🏽,為青少年體育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社會環境和必要的物質條件。只有全社會共同努力,《意見》才能得到很好的貫徹👩🏼‍💼,預期的目標才能實現🛌🏼。

  二、當前青少年體育工作面臨新形勢、新挑戰

  《意見》中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的政策舉措,都是根據當前青少年體育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問題提出來的,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

  總體來看,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為青少年體育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一是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為增強青少年體質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例如,青少年營養狀況得到了較大幅度的改善。據統計,2005年青少年的低體重及營養不良檢出率比2000年下降1—2個百分點🧞‍♀️。二是國家財力的大幅增加使國家對公共體育設施的投入增加。近年來,各個城市都在進行大型體育場館的建設👐🏿,並利用財政投入、體育彩票資金在社區、農村完善全民健身的設施👨🏼‍🏭🦸🏼‍♂️。三是教育經費投入機製不斷完善有利於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近年來,一些學校體育場地煥然一新,體育器材不斷完備,體育經費逐年增加。

  但是🔪,不利的因素仍然很多🆘,特別是在一些舊的矛盾尚未解決的同時,又出現一些新的矛盾。

  首先是“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還沒有落到實處,社會🛂、家庭、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的現象仍很嚴重🛌,一些地方還有加劇的趨勢。一些地方政府仍然將升學率作為考核學校、考評校長的唯一指標,很少關心青少年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由於片面追求升學率,學校體育成為學校教育中最為薄弱的環節。今年1月對8省(市🐫、區)8000余所學校的調查顯示👷🏽‍♂️,76%的學校沒有按照要求開足開齊體育課♚,平均比規定課時少1—2節/周;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時間不能保證,其中有37%的學校沒有組織學生開展課外體育活動。很多家長對子女健康的關心遠遠比不上對學習成績的關心,甚至認為體育鍛煉是不務正業。調查顯示,有12%的家長明確表示每天參加體育鍛煉會影響學習。應試教育帶來的沉重課業和心理負擔👏🏼🐚,擠占了本應屬於青少年遊戲和玩耍的時間🛖,奪走了孩子活潑快樂的童年🙆🏿‍♂️。

  其次🧏🏽‍♂️,體育設施條件落後仍然是製約青少年體育的重要因素。一是學校專職體育教師嚴重不足👬🏻、兼職體育教師素質不高。調研表明,專職體育教師配備率平均只有38.82%左右🕴,農村小學中約有80%的學校聘用兼職體育教師上體育課。二是多數學校體育場地和設施難以滿足學校體育課和體育活動的要求🚣🏿。城市學校由於生源增加,新建教室和辦公樓往往占用體育場地🏌🏻‍♂️📓,使學校體育中的人地矛盾更為突出,農村學校普遍存在場地狹小、器材短缺的問題。學生在馬路上進行晨跑🚈、早操🔺,這是從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到西部農村都普遍存在的現象。三是青少年校外🤽🏿、課外體育活動往往無處可去🧒。公共體育場館不對青少年開放🙆,或只舉辦收費較高的項目🤚🏻;社區體育設施嚴重不足👆,現有的設施也往往更多地考慮成年人的需要,不受青少年的歡迎。四是農村學生衛生🤱🏿、保健等保障條件差👨🏻‍🦽。以學校飲用水為例🚭👩🏼‍💼,有63%的學校是通過自備水源供水,其中有一半的學校使用的是易受汙染的自備淺水井或河塘溝渠水。

  第三,社會生活中的一些新情況、新因素也影響青少年體育工作。例如📱,由於家庭和青少年缺乏科學的營養指導,導致青少年肥胖和超重問題日益突出🧀。與此同時,少數農村學生仍然營養不良🦉,需要政府及時有效的幹預和社會各方面的幫助👨‍🦱。獨生子女時代的體育安全問題也是新時期青少年體育工作面臨的新課題🧎🏻‍♀️。調研顯示,一些學校降低體育課難度⇨,減少體育活動時間,主要原因是擔心出意外事故。這就難以達到體育運動增強體魄🥀、磨練意誌的作用👵🏽。因此,學校要切實加強體育安全的管理,同時也要明確學校管理責任的邊界🥷🏽,完善意外傷害的保險製度。電腦和網絡的普及也在和體育鍛煉爭奪青少年有限的課外時間🫕。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最近的調查顯示,在總計1.37億的網民中,18歲以下的占17.2%,其中網絡成癮者又大多數是青少年學生👩‍❤️‍👩。將這些青少年學生吸引到有益健康的體育活動中來🥗,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三🫃🏼、凝聚全社會的共識和力量推進青少年體育工作

  讓孩子們走向操場🪯、走進大自然🤡、走到陽光下,每天鍛煉一小時,在體育運動中鍛煉成長,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對青少年體育工作提出的要求,也是廣大學生和家長的心願✴️。為了未來一代,社會各方面應當凝聚到這一共同的目標下🏊‍♂️,采取協調一致的步驟🛌,共同推進《意見》的全面貫徹落實。

  一是全社會都要支持學校體育工作。當前各級各類學校正積極落實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的要求🧝🏼,貫徹《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大力推動“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並把體育和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納入到對學生的考核評價體系中👨‍🏭。這些工作的推進🚜,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這裏首先是各地黨委🙇🏼‍♀️、政府的領導和支持,特別是能夠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來考核學校的工作,按照全面發展的要求衡量教育質量和水平🔷。如果我們的領導同誌到學校指導工作、調查研究,首先關心、過問的是青少年的健康素質,學校體育工作必然會在較短的時期內有較大的改觀。其次是各個部門齊心協力的監督👩🏼‍🍼、幫助🤦🏿‍♀️,盡快落實《意見》提出的加強學校體育設施建設👩🏻‍🦯🚊,實施陽光體育運動器材支持項目💁🏼‍♂️,健全學生健康體檢製度和營養幹預機製,完善學生意外傷害保險製度等政策舉措。同時,社會各方面要支持學校實施素質教育,支持學校進行考試評價製度改革,鼓勵學校用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時間抓學生的體質健康;企業和社會團體可以采取提供體育場地、捐助體育器材👆🏼、組織體育競賽等形式積極參與學校體育✒️。

  二是要充分利用公共體育資源發展青少年體育運動。公共體育設施建設要與學校體育設施建設相結合👏🏽。例如,北京市在奧運場館建設中,將一部分場館建在大學校園裏👩🏼‍🦲🧔🏽‍♂️,既節約了建設資金🏟,又便於日常管理,同時也充分考慮了賽後利用。新建大型體育場館主要建設在學校,這是值得各地認真研究和推廣的好思路↙️🙍🏼‍♂️。“農民體育健身工程”也可以盡可能地建設在中小學🧏,既為學生服務🙌🏼,又為農民服務,把農村社區、家庭、學校的全民健身活動都帶動起來。已有的各種公共體育場館和運動設施應當盡快免費或優惠向周邊學校和學生開放♉️。青少年活動中心、少年宮等各類校外教育機構💆🏿,要多舉辦各種形式的體育活動,少辦一些學科性的補習班。同時🤽‍♀️,相關部門要加強對各類網吧🕺🧛🏽‍♂️、遊戲廳等的規範管理🕌,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環境。

  三是要充分發揮社區和家庭的作用😑。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必須從小開始培養,在少年兒童進入學校之前應當具備一定的健康衛生意識和體育活動習慣👇。因此,家庭教育是增強青少年體質的關鍵一環。政府、學校、媒體和社區應當通過真實、生動的宣傳教育和引導,鼓勵父母經常帶孩子去體育場所,盡可能多地和孩子一起活動、鍛煉。社區要在假期和周末組織一些集體性的體育活動和孩子們廣泛參與的體育競賽👧🏻,並和學校🅰️、家庭加強溝通與合作,努力建設健康社區🏃‍♀️‍➡️、運動社區。

  四是要借奧運東風推動青少年體育邁上新臺階𓀏。我們即將迎來2008年北京奧運會。奧運會屬於全體人民🦕,更屬於青少年。一屆成功的奧運會,應當促進全民族特別是青少年體育水平和健康素質的提高。要借奧運的東風,通過新聞宣傳、公益廣告和豐富多彩的活動👩‍🦼‍➡️,大力宣傳以體育鍛煉為榮的觀念➕,形成青少年體育鍛煉的熱潮,使青少年體育成為社會公眾熱心的公益事業。現在距奧運開幕還有一年多的時間,我們要抓緊工作,抓住奧運會這個機遇🏌🏽,讓更多的青少年參與到奧運會中來,讓他們充分領略體育的魅力🍒,深刻理解奧運精神👲,這樣青少年體育工作一定會邁上一個新的臺階♾,全民族的健康素質一定能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意昂2官网摘自《求是》作者:教育部副部長)

意昂2官网专业提供:意昂2官网🐐、意昂2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官网欢迎您。 意昂2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