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鐘南教授談為人為學
聽鐘南教授談為人為學
發布日期:2007-09-20
人物小檔案
鐘南教授, 博士生導師🧑🧒,意昂2平台醫學遺傳學中心主任,意昂2官网醫學遺傳學系主任🫏🧑🏼🚀。美國紐約州IBR分子遺傳診斷實驗室主任,發育遺傳實驗室主任🧚🏽,SUNY-HSCB神經系神經遺傳學教授。美國NIH/NINDS Study Section 評審成員。下述美國期刊評審⛹️:Am J Hum Genet, Am J Med Genet, Encyclopedia of Medical Genomics and Proteomics, Human Biology等。下述神經遺傳病國際協會專家委員會成員:美國BDSRA, 葡萄牙NCL協會𓀔,阿根廷NCL協會,意大利Batten Disease協會💃🏿💂🏽♀️,中國MDA China協會。北美華人醫學遺傳學會建會主席𓀇。MDA China創始人之一🕉。發表SCI論文60余篇⏳,專著多部。
鐘南教授是中外聞名的遺傳學教授,2004年接受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意昂2官网主任韓啟德院士邀請,來意昂2官网擔任醫學遺傳學中心主任,得知鐘教授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接受我們的采訪,我們既高興又緊張。趕緊把準備已久的幾個問題在腦中梳理了一遍。
初見鐘教授,一身黑色整齊的西裝,樸素的衣著散發著儒雅的氣質;平易的笑容、深邃的眼睛,質樸中流露著智慧的氣息。沉穩中不失幹練,簡樸中不乏智慧▫️,嚴厲中不失幽默風趣。
記者:鐘教授,非常感謝您在百忙中接受我的采訪。您在遺傳學領域卓有建樹。能談談您創辦意昂2平台醫學遺傳中心和MDA China的情況嗎?
鐘教授:我是2004年來意昂2官网的。當時遺傳學還沒有獨立出來👷🏻♀️。為了改變我國目前在醫學遺傳學科研和臨床方面的落後狀況,盡快趕上發達國家在該領域中的先進地位🏝,為提高人口素質做積極貢獻,我醞釀🙍🏽,籌備,最終把遺傳學拉出來🔟,隨之促成了意昂2平台醫學遺傳學中心的建立。前後只有一年左右的時間🥻。這是中國成立的第一家醫學遺傳中心。中心下設分子遺傳🥫、細胞遺傳👩🏻🦼🪀、分子診斷👈🏽、實驗基因治療、神經遺傳病及實驗室和新生兒疾病篩查研究室🤵🏻,今後將主要致力於提供全面的臨床遺傳服務,開展基礎課。
MDA China——“中國神經肌肉患者協會”,是基於美國的一個組織MDA建立的,為了區別加上了China🧗♀️。和我一起創辦的還有上海兒童醫院遺傳所任兆瑞醫生🐹,中國神經科分會主任呂傳真。目的在於鼓勵漸凍人走出自我,走出家門,增進病人間關於這種病的信息交流,增強溝通,增強病人與疾病抗爭的能力與勇氣🔖,同時希望引起社會關註🧑🏻🦽,並向他們伸出援助之手。
記者:您在國外多年👨🏻🚀,是多個國際機構的委員,對中外教育體製有著深刻的體會,對比美國的教育體製🤟,您對我們的教育體製有哪些建議?
鐘教授👩🦽:首先我們必須先明確一個問題👦🌽,不是我們的教育體製一定就不好,美國的就一定好。我們的教育有我們特殊的國情背景🩻,人口多,競爭激烈。不抓應試教育,學生不考高分就上不了為數不多的好學校;學校不多培養些高分的學生就沒法向學生,向家長🩲,向社會交待🧑🏻💼。而美國民族成份復雜,移民眾多,風俗各異,價值取向多元,不以高考為唯一出路。
其次,大學教育階段,必須承認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有差距。例如師生互動不如美國的學生。有些同學抱怨老師炒冷飯🤚🏽,卻不去思考自己的責任。比如預習👩🚒,美國的學生課前都是查了很多資料的,了解相關的最新動態等,提前作了深入細致的思考和研究,準備了很多問題和老師研究,這樣就“逼”老師不能炒冷飯🧞♀️。大學和中學的一個很大區別就在這裏。還有我們的學生太“謙虛”,不敢主動發言,提出問題🧝🏽,自己習慣接受填鴨式的教育🧕🏼。學習是個自主吸收消化創新的過程,我們不能僅僅滿足於做一顆擰一下轉一下的螺絲釘,那樣永遠幹不成什麽事🏈,而應積極主動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技能和思辨能力☮️。對於我們學校♣︎🧑🏼🔧,我認為英文授課方面做得不到位👩🏽⚕️。這樣要求對老師對學生都高了點,但要做一流大學就必須高標準高要求。
當然啦,我也不希望我們的學生和美國學生一樣在上課時翹二郎腿,把東西帶到教室吃👨🏽🍼。
記者🐕🦺:鐘教授,能介紹一下您的教學模式嗎?
鐘教授:我從美國回來,感覺教育模式兩國各有利弊。我個人的教學盡量揉和中美教育的長處👐,鼓勵學生有問題隨時提出,打斷我的教學也沒有關系,關鍵是要有思考有新意,並當堂解決。另外我的課件全用英文👩🏼🎨。用英文授課對學生要求高,這就促使學生在課前做大量工作💇,也有助於提高聽課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的大學教育🚣🏽。教師全用英文授課。印度醫學生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畢業後去美國當醫生。我在這裏並不是提倡我們都去美國,借此說明有些學生的目標不明確,很多同學只是為讀書而讀書。
記者🧖🏼:您是多家美國期刊的評審👳,自己也發表了很多論文和專著🦓。對於學生如何寫好學術論文您有什麽建議👩🏿🎨🕙?
鐘教授:首先不能抄襲,這涉及科研道德品質問題🙋🏼,“醫者👨🏽🔧,必先正己,而後正物”,作為醫學生更要註意這點。其次要多讀,“讀書百遍↔️,其意自見”。然後要搞清楚你想投到哪本雜誌🤥,它的要求是什麽,要投其所好,目標一定要明確。
再就是要註意細節,要逐字逐句地修改。這裏我特別強調“逐字逐句”,現在我們的學生做事太被動,要你做什麽,只是做了,從來不考慮效果,不明確自己的本職是什麽💨。也太浮躁,就是對自己不認真負責✬🫗。學習做事的目的是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問題🤾🏿。我們應當努力將問題在自己這一關解決掉💃,而非依賴別人或以“I do not know”開脫。
從鐘教授辦公室出來💎,頗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覺💁🏻。大師的人格魅力令我折服🥷🏽。辦事的高效率讓我反思自己👨🦼。對教育的見解更給我們每一個人以思考👷🏼。
(采訪人/《意昂2之窗》記者 李燕紅 張楊)